江清月近人上一句
江清月近人上一句是:野旷天低树。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
1、移舟:划动小船。
2、泊:停船靠岸。
3、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
4、客:指作者自己。
5、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6、野:原野。
7、旷:空阔远大。
8、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9、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田家元日》《与诸子登岘山》《夏日南亭怀辛大》《秋宵月下有怀》《送朱大入秦》《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等多首。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宿建德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孟浩然在开元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30年的时候,离开家乡去往洛阳的途中,在吴越之地游玩,来排解仕途不顺的悲愤之情。孟浩然是襄阳人,在早期的时候,他有入仕之心,奈何仕途坎坷,他倍感失望与痛苦,于是他就归隐山林,再没有进入官场。
这首《宿建德江》的全文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白话译文是:我把乘坐的小船停靠在小洲附近,这个小洲看起来烟雾弥漫,夕阳西下的时候一丝愁绪涌上心头。这无边无际的旷野,远处的天空看起来比树还显得低沉,清澈的江水与明亮的月亮看起来跟人相亲相爱。
这整首诗把“舟泊暮宿”作为背景。虽然在第二句写了一个“愁”字,但是并没有将“愁”字展开描写,而是注重于景物的描写。这首诗先写了羁旅夜泊,再写了日暮添愁,最后写天低月明。更是用了“明月伴人亲”,把诗人内心的愁和孤寂描写地淋漓尽致。
后世对这首诗有很多的评价,比如《唐诗解》中评价道:“客愁因景而生,故下联不复言情,而旅思自见。”意思为:诗人的愁思是因为景物而生的,所以第二句没有描写情感,而是从景物中展现出来。《唐诗近体》中也写到:“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十字咀味不尽。”其意思与《唐诗解》中一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