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下一句
知行合一下一句是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哲学特点: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学思践悟下一句
下一句如下:
这句话没有固定的下一句。推荐“知行合一”。向上向善,知行 合一。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做人的一种素质。向上就是前进,向上就是进取,向上就是人生的正确方向,向善就是保持人的善良本性,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和坎坷的,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但不管前面的路如何艰难,做人都必须向前。
感悟:
人要向上,就要向善,善为善良,善意,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良是从小事做起的,积少成多,一个人每天做一件小事,只要能够坚持,时间长了,就能积水成渊,是善也。
古人云:“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一个人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原本就是一种善良,这是 因为没有改变人和本性,是有坚持力的人,这才是真正向上的人。
这句的下一句是“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学思践悟”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思考,还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知行合一”强调了知识与行动的统一。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砥砺前行”意味着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来不断前进。砥砺是对自己的磨砺和锻炼,是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应对。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砥砺前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方式。鼓励我们在学习中思考和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来不断前进。这种态度和方式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