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荷叶罗裙一色裁的全诗

小肉包10个月前 (03-12)阅读数 3#古诗
文章标签罗裙荷叶

荷叶罗裙一色裁的全诗如下: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解释:

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手法,将采莲女子的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采莲女子的美丽和青春活力。诗歌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整首诗歌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荷塘之中,与采莲女子一同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采莲曲》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情感:

1、对美的追求:诗歌通过对采莲女子美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这种美不仅体现在采莲女子的容貌上,还体现在她们的青春活力和自然美上。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将采莲女子的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美的魅力和力量。

2、对自然的赞美:诗歌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非常优美,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通过描绘荷叶、荷花、莲池等自然景物,诗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种赞美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还体现在对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生态平衡的敬畏上。

荷叶罗裙一色裁的全诗

3、对生活的向往:诗歌中的采莲女子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采莲女子的青春活力、自然美和和谐的生活方式都让人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人们渴望在生活中拥有美好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充实的精神世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没有前一句,是诗的第一句。出自盛唐王昌龄的《采莲曲》,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在公元748年(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遂作采莲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