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上弦月和上玄月?
上玄月,月牙状。
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从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
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
二是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随地球绕日运转,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月相。
在朔和上弦之间的“月牙”称之为新月,在望和下弦之间的“月牙”称之为残月。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1、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王维)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
4、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苏轼)
关于上弦月的小知识:
月亮上半夜出来,在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被称为上弦月。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初一时月亮是不可见的,十五、十六左右是满月。
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峨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至初七日左右):0°至90°;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即半月):90°;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至农历十四左右):90°至180°;
满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即望日):180°;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至270°;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半月):270°;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至月末):270°至360°;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另附:《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