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无信是何以为言的下一句?
“言而无信,何以为言;人若无信,何以为人”的意思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能言语。如果不能言语,何以称为人?
“言而无信,何以为言;人若无信,何以为人”这句话最早源自于《论语》,“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扩展资料:
古人常提倡“多做少说”,道理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都是无法收回的,因此要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有一个成语叫“食言而肥”,说的是春秋鲁国有一位大臣叫孟叔伯,惯于食言。
在鲁哀公举办的一次宴会上,他想让大臣郑重出丑,就说:“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肥呀!”,没想到郑重回答:“食言而肥”,意思是说,我老不遵守“信”,总是食言,故而越来越胖了。
没有上一句,下一句是不知其可。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即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为政》包括24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