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下一句是什么?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全文如下:
古训《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
生不论魂,死不认尸。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得宠思辱,安居虑危。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
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龙生龙子,虎生豹儿。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风凰池。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腾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人之本,输人算人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侠客须呈剑,不是才人莫献诗。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
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用着衣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肚,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君子安平,达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
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
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药,快心事过恐生殃。
富贵定要安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触来莫与说,事过心清凉。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
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卿。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
良田万倾,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恢恢,报应甚速。
圣贤言语,神钦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苗从地发,树向枝分。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官有正条,民有和约。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勤耕足养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奉劝君子,各宜守己。
只此程式,万无一失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一魏志一
武帝操
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汉桓帝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他的养子曹嵩继承爵位,官做到太尉。没有人能知道曹篙出生身世的底细。曹嵩生太祖。
太祖年轻时机敏警悟,有谋略权术,但负气仗义而放纵不拘,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的人并不把他看作不同寻常的人;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顒很看重他。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不是有治国能力的人才不能挽回这个局面,能够安定天下的人,大概就是你吧!”二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并任郎官,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升任顿丘令,徵召授任为议郎。
光和末年,黄巾军起事。太祖被授任骑都尉,征讨频川的贼寇。接着升任济南相,济南国辖有十多个县,县官大多依附奉承皇亲权贵,贪污受贿,名声败坏,太祖於是上奏罢免了其中八个县官的职位;禁绝滥设的祭祀,违法作乱的人都逃走了,郡国界内平静安定。过了好久,被徵召返回任东郡太守;太祖没去就任,声称有病返回故乡。
不久,冀州刺史王芬、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串连勾结当地豪强,图谋废黜汉灵帝,另立合肥侯为帝,他们将这事告诉太祖,太祖拒绝参与。王芬等人终於失败了。
金城人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郡太守后叛乱,聚众十多万人,天下骚乱不安。朝廷徵召太祖为典军校尉。恰逢汉灵帝去世,太子继承帝位,太后当朝执政。大将军何进和袁绍谋划诛杀宦官,太后不肯听从。何进就召董卓进京,想以此胁迫太后,董卓还没到京,何进就被杀了。董卓到京后,废黜少帝为弘农王而另立汉献帝,京城大乱。董卓上表荐举太祖为骁骑校尉,想和他共计国事。太祖就改名换姓,从小路回到东面去。出了虎牢关,经过中牟县,被亭长怀疑,抓起来送到县裏,县裏有人暗地裏认出了他,为他说情得以释放。董卓接着杀死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回到陈留,散发家中的财产,聚合义兵,准备讨伐董卓。冬十二月,开始在己吾起兵,这一年是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都起兵,各拥兵数万人,推举袁绍做盟主。太祖代理奋武将
二月,董卓听说各地兵马起事,就迁徙天子改都长安。董卓留下来驻守洛阳,竟焚烧了皇宫。这时袁绍驻扎在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驻扎在酸枣,袁术驻扎在南阳,孔伷驻扎在颍川,韩馥驻扎在邺。董卓兵力强盛,袁绍等人没有谁敢率先进攻。太祖说:“发动义兵讨伐暴乱,大军已经会合,各位还有什麽可迟疑的呢?假使董卓听到崤山以东义兵起事,依仗王室的威望,据守古代西周、东周所在的险要地方,向东出兵来控制天下,即使用不合正道的手段去做,仍然足以造成祸害。现在焚烧皇宫,劫持迁徙天子,全国震惊,人们不知归附谁,这是上天要灭亡他的时候。打一仗就可以安定天下,不可失去良机啊!”於是带领军队向西进发,准备占据成皋。张邈派遣将领卫兹分带一支军队跟随太祖。到达荥阳的汴水,遭遇到董卓的将领徐荣,和他交战失利,士兵死伤很多。太祖被流箭射中,骑的马也受了伤,堂弟曹洪把马让给太祖,才得以在夜裏逃脱。徐荣看见太祖带领的军队不多,还奋力作战了一整天,认为酸枣不容易攻取,也带领军队返回。
太祖到达酸枣,各路军队的兵力有十多万,将领们每天摆酒设宴,不考虑进军攻取。太祖黄备他们,接着冯他们谋划说:“各位听我的计策,让勃海太守袁绍带领驻在河内的军队进逼孟冲,驻在酸枣的各个将领防守成皋,占据放仓,封锁辍辕、太谷两个关口,完全控制这襄的险要地方;让袁术将军带领驻在南阳的军队进驻丹、析两地,进入武关,来震慑三辅:都高筑营土垒挖壕沟,不同敌军交战,多虚设兵阵疑惑对方,显示天下群起讨伐董卓的形势,以顺应大义来讨伐叛逆,可以很快平定。现在军队因为大义行动起来,却抱着迟疑的态度不敢前进,使天下的人失望,我私下为各位感到羞耻!”张邈等人不肯采纳他的计策于
太祖兵少,就和夏侯敦等人到扬州去招募士兵,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给了士兵四千多人。返回到龙亢,士兵有很多叛逃了。到了銍、建平两地,又招收士兵一千多人,进驻河内。
刘岱和桥瑁互相仇怨,刘岱杀了桥瑁,让王肱兼任东郡太守。
袁绍和韩馥谋划立幽州牧刘虞做皇帝,太祖拒绝这样做。袁绍又曾经得到一块玉印,在太祖在座时把玉印举向太祖的胳膊肘边,太祖因此耻笑并憎恶他。
初平二年春,袁绍、韩馥竞立刘虞做皇帝,刘虞始终不敢当。
夏四月,董卓回到长安。
秋七月,袁绍胁迫韩馥,占领了冀州。
黑山的贼寇于毒、白绕、眭固等十多万人夺取魏郡、东郡,王肱不能抵御,太祖带领军队进入东郡,在濮阳攻打白绕,打败了他。袁绍於是上表荐举太祖任东郡太守,治所设在东武阳。
初平三年春,太祖驻扎在顿丘,于毒等人攻打东武阳。太祖就带领军队向西进入黑山,攻打于毒等人的大本营。于毒听到这个消息,放弃东武阳撤回。太祖在途中截击眭固,又在内黄攻打匈奴於夫罗,都把他们打得大败。
夏四月,司徒王允和吕布一起杀了董卓。董卓的将领李侬、郭汜等人杀死王允攻打吕布,吕布战败,向东退出武关。李催等人独揽朝政。青州黄巾军一百万人开进兖州,杀了任城相郑遂,又转移开进东平。刘岱想要攻打他们,鲍信劝他说:“现在贼军有一百万人,老百姓都感到震惊恐惧,士兵没有斗志,不可以抵挡、我看贼军一群一群地跟随行进,军中没有粮草物资,只靠抢掠夺取的东西作为给养,现在我们不如积蓄军队的力量,先坚持守住城池。他们想交战不成,攻城又攻不下,势必会分离溃散,然后我们挑选精锐人马,占据他们的要害地方,进攻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岱不肯听从,於是就和黄巾军交战,果然被杀。鲍信就和州吏万潜等人到东郡迎接太祖来兼任兖州牧。太祖就进兵攻打在寿张东面的黄巾军。鲍信奋力作战直到战死,才打败了黄巾军。太祖悬赏寻找鲍信的尸体却找不到,大家就把木头雕刻成鲍信身体的样子,哭着祭奠他。太祖追击黄巾军直到济北。黄巾军乞求投降。这年冬天,太祖接受投降的黄巾军士兵三十多万人,男女百姓一百多万人,收编其中的精锐士兵,号称“青州兵”。
袁术和袁绍有矛盾,袁术向公孙瓒请求救援,公孙瓒派刘备驻守高唐,单经驻守平原,陶谦驻守发干,来威逼袁绍。太祖和袁绍联合进攻,把他们全都打败了。
初平四年春。太祖驻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截断袁术的运粮通道,袁术带领军队进入陈留,驻扎在封丘,黑山的残余贼寇和於夫罗等人辅助他。袁术派遣将领刘详驻扎在匡亭。太祖攻打刘详,袁术前去救援他,双方交战,太祖把他们打得大败。袁术后撤守卫封丘,太祖就包围他,还未合围,袁术向襄邑逃去,太祖追到太寿,扒开水渠引水灌入城内。袁术逃到宁陵,太祖继续追击他,袁术逃到九江。夏天,太祖撤军驻扎在定陶。
下邳人阙宣聚合几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和他一同起兵,占领了泰山郡的华县、费县,夺取了任城。秋天,太祖征讨陶谦,攻卜十多座城,陶谦守在城裏不敢出战、
这一年,孙策受袁术派遣渡过长江,几年内就占据了江东。
兴平元年春,太祖从徐州返回。起初,太祖的父亲曹嵩辞去官职后回到谯县,董卓作乱时,他避难到琅邪,被陶谦杀害,所以太祖立志要复仇向东征伐。夏天,太祖派遣荀或、程昱防守鄄城,自己再次征讨陶谦,攻下了五座城,最后攻占的地方直到东海。返回时经过郯,陶谦的将领曹豹和刘备驻扎在郯以东,半路截击太祖。太祖反击打败了他们,於是攻下了襄贲,所经过的地方大多遭到屠杀。
这时恰逢张邈和陈宫叛变迎接吕布,各郡县都起来响应。荀或、程昱保卫鄄城,范、东阿两县坚守,太祖就带领军队返回。吕布到达,攻打鄄城不能攻下,西去驻扎在濮阳。太祖说:“吕布一时之间得到一个州,却没能占据东平,截断亢父、泰山的通道而凭藉险要地形来截击我,而是驻扎在濮阳,我知道他不能有什麼作为。”於是进军攻打吕布。吕布出兵迎战,无用骑兵冲击青州兵。青州兵逃跑,太祖的军阵大乱,他骑马从火阵中冲出,坠落马下,烧伤了左手掌。司马楼异搀扶太祖上了马,这才撤离。还没到营地,将领们没有见到太祖,都很害怕。太祖就勉强支撑着去慰问军队,命令军中赶快准备进攻的器械,再次进军攻打吕布,和吕布相持一百多天;、这时闲起蜱虫,老百姓十分饥饿,吕布的粮食也吃光了,双方各自撤军离去。
秋九月,太祖返回鄄城。吕布到达乘氏,被这个县的人李进打败,向东驻扎在山阳。这时袁绍派人来游说太祖,想联合起来。太祖刚失去兖州,军中的粮食吃完了,准备答应袁绍。程昱劝阻太祖,太祖听从了他的意见。冬十月,太祖到达东阿。
这一年一斛粮食值五十多万钱,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於是遣散新招募的官吏和工兵。陶谦死了,刘备接替了他的职位。兴平二年春,太祖袭击定陶。济阴太守吴资守卫南城,太祖没能攻下。恰逢吕布到达,又打败了他。夏天,吕布的将领薛兰、李封驻守钜野,太祖攻打他们,吕布去救援薛兰,薛兰战败,吕布逃走,於是就杀了薛兰等人。吕布又和陈宫从东缗带领一万多人前来交战,这时太祖的兵少,就设下埋伏,用奇兵突击,把吕布等人打得大败。吕布连夜逃跑,太祖再次进攻,攻下定陶,分派军队平定了周围各县。吕布向东投奔刘备,张邈跟随吕布,让他的弟弟张超带着家属守卫雍丘。秋八月,太祖包围了雍丘。冬十月,天子授任太祖为兖州牧。十二月,雍丘被攻破,张超自杀。太祖灭了张邈三族。张邈到袁术那裏请求救援,被他的部下杀死。兖州平定,太祖於是向东攻取陈国的地方。
这一年,长安发生骚乱,天子向东迁徙,在曹阳战败,渡过黄河到达安邑。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的军队到达武平,袁术所任命的陈国相袁嗣投降。
太祖准备迎接天子,将领们有的感到疑虑,荀或、程昱鼓励太祖,於是太祖派遣曹洪带领军队向西迎接天子,卫将军董承和袁术的将领茛奴凭险抵挡,曹洪不能前进。
汝南、颍川的黄巾军何仪、刘辟、黄卲、何曼等人,各拥兵几万人,起初响应袁术,后又依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征讨打败了他们,杀了刘辟、黄卲等人,何仪及其部属都投降了。天子授任太祖为建德将军。夏六月,升任镇东将军,封为费亭侯。秋七月,杨奉、韩暹护送天子回到洛阳,杨奉另外带领军队驻扎在梁。太祖就到了洛阳,守卫京城,韩暹逃走。天子授与太祖符节、黄铁,总领尚书事。洛阳破坏严重,董昭等人劝说太祖迁都许县。九月,天子出轘辕关向东到达许县,任命太祖为大将军,封为武平侯。自从天子向西迁徙,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到这时宗庙社稷的制度才又建立起来。
天子向东迁徙时,杨奉打算从梁半路拦截,没能赶上。冬十月,曹公征讨杨奉,杨奉南逃投奔袁术,於是就去攻打他在梁的军营,攻占了它。这时天子任命袁绍为太尉,袁绍因自己的位次列在曹公之下而感到耻辱,不肯接受。曹公就坚决推辞,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袁绍。天广授任曹公为司空,兼理车骑将军事。这一年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开始实行屯田制。
吕布袭击刘备,夺取了下邳。刘备前来投奔。程昱劝曹公说:“我看刘备有雄才大略而且很得人心,终究不会做别人的属下,不如趁早除掉他。”曹公说:“现在正是收揽英雄的时候,杀一人而失去天下人的心,不能这样做。”
张济从关中逃到南阳,张济死后,他的侄:广张绣统领他的军队。建安二年春正月,曹公到达宛。张绣投降,不久又反悔,再次反叛。曹公和他交战,军队战败,曹公被流箭射中,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害。曹公就带领军队返回舞阴,张绣带领骑兵前来攻掠,曹公反击打败了他。张绣逃到穰,和刘表会合,曹公对将领们说:“我降伏了张绣等人,过失就在於没有守即收取他们的人质,才弄到这种地步。我已知道失败的原因。各位看吧,从今以后不会再失败了。”於是就回到了许都。
袁术想在淮南称帝,派人告诉吕布。吕布扣留了他的使者,把他的信呈交朝廷。袁术大怒,攻打吕布,被吕布打败。秋九月,袁术进犯陈,曹公向东征讨他。袁术听说曹公亲自前来,丢下自己的军队逃走,留下他的将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曹公赶到,击败桥蕤等人。把他们全都杀了。袁术逃跑渡过淮河。曹公返回许都。
曹公从舞阴回来时,南阳、章陵各县又反叛归附张绣,曹公派遣曹洪攻打他们,战事失利,后撤驻守叶,多次受到张绣、刘表的进犯。、冬十一月,曹公亲自南下征讨,到达宛。刘表的将领邓济据守湖阳。曹公攻占了湖阳,活捉了邓济,湖阳投降。又攻打舞阴,攻下了它。
建安三年春正月,曹公返回许都,开始设置军师祭酒的官职。三月,曹公在穰围攻张绣。夏五月,刘表派遣军队援救张绣,截断曹军的后路。曹公准备带领军队撤回,张绣的军队前来追赶,曹军不能前进,就采用连接营地的办法逐渐推进。曹公给荀或写信说:“贼军来追赶我,虽然我军每天只能行进几里地,但我预计,到了安众,打败张绣是肯定的了。”到了安众,张绣和刘表的军队会合据守险要,曹公的军队前后受敌。曹公於是夜裏在险要地带开凿地道,把军用物资全都运过去,设下突袭部队。追时正好天亮了,贼军以为曹公逃走了,全军出动前来追赶。曹公於是展开突袭部队和步兵骑兵夹攻,把张绣打得大败。秋七月,曹公回到许都。荀或问曹公:“先前您预计贼军肯定会被打败,为什麽呢?”曹公说:“敌人阻截我军的归路,同我处於死地的军队作战,我因此知道会取得胜利的。”吕布又为袁术派遣高顺攻打刘备,曹公派遣夏侯敦援救刘备,交战失利。刘备被高顺打败。九月,太祖向东征讨吕布。冬十月,攻下彭城大肆屠杀,俘获彭城国相侯谐。曹公进军到下邳,吕布亲自带领骑兵迎击。曹公把吕布打得大败,俘获了他的勇将成廉。追到城下,吕布害怕,打算投降。陈宫等人阻止了他的打算,向袁术请求救援,劝吕布出城交战,交战又失败,就回城坚守,曹军攻城攻不下。这时曹公连续作战,士兵疲惫,打算撤军,他采用荀攸、郭嘉的计策,於是决开泗河、沂河的水来灌入城内。一个多月后,吕布的将领宋宪、魏续等人抓住陈宫,献城投降,曹公活捉了吕布、陈宫,把他们都杀了。太山的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各自聚集队伍。吕布打败刘备时,臧霸等人都归附了吕布。吕布战败,俘获了臧霸等人,曹公宽厚地收纳、对待他们,接着划出青州、徐州的靠海地区委派他们管理,分出琅邪、东海、北海的一部分而设置城阳、利城、昌虑郡。
起初,曹公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人毕谌为别驾。张邈反叛时,张邈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和妻子儿女;曹公打发他走,说:“卿的老母亲在张邈那边,你可以离去。”毕谌叩头表示没有二心,曹公称赞他,并为他流下眼泪。毕谌出去后,就逃到张邈那裏。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活捉,大家都为毕谌的命运担心,曹公说:“对自己父母孝顺的人,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所要求得到的人。”任命毕谌为鲁国相。
建安四年春二月,曹公回到昌邑。张杨的将领杨丑杀了张杨,眭固又杀了杨丑,带着他的部属归附袁绍,驻扎在射犬。夏四月,曹公进军到达黄河边,派遣史涣、曹仁渡过黄河攻打眭固。眭固派张杨的原任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己带领军队向北迎接袁绍,请求救援,和史涣、曹仁在犬城相遇。双方交战,史涣、曹仁把眭固打得大败,杀了眭固。曹公就渡过黄河,包围了射犬。薛洪、缪尚带领部队投降,被封为列侯,曹公撤军回到敖仓。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地区的事务委托给他管理。
起初,曹公推举魏种为孝廉。兖州反叛,曹公说:“只有魏种不会背弃我。”等到听说魏种逃走,曹公愤怒地说:“魏种只要不向南逃到越,向北逃到胡,我就饶不了你!”攻下射犬以后,活捉了魏种,曹公说:“只因为他是个人才啊!”松开捆绑魏种的绳子又任用了他。
这时袁绍已经吞并了公孙瓒,据有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四州的地方,拥兵十多万人,准备进军攻打许都。曹军的将领们认为不可抵挡,曹公说:“我知道袁绍的为人,志向远大而才智不足,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妒忌刻薄而缺乏威信,兵力众多而指挥不当,将领骄横而政令不一,土地虽然广阔,粮食虽然丰足,这正好可以作为给我的奉献。”秋八月,曹公进军黎阳,派遣臧霸等人开进青州攻下齐、北海、东安,留下于禁驻守黄河边。九月,曹公回到许都,分派军队驻守官渡。冬十一月,张绣带领军队投降,被封为列侯。十二月,曹公驻扎在官渡。
袁术自从在陈国战败,处境逐渐困窘,袁谭从青州派人迎接他。袁术打算从下邳北面经过,曹公派遣刘备、朱灵半路上截击他。恰好这时袁术病死。程昱、郭嘉听说曹公派遣刘备出战,对曹公说:“刘备不能放走。”曹公后悔,追赶已来不及了。刘备还没有东去时,暗地裏和董承等人谋划反叛,到了下邳,就杀了徐州刺史车胄,把军队驻扎在沛。曹公派遣刘岱、王忠攻打刘备,没能取胜。庐江太守刘勋带领部属投降,被封为列侯。
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的阴谋败露,都被处死。曹公准备亲自东去征讨刘备,将领们都说:“和您争夺天下的人,是袁绍。现在袁绍正要前来进攻,而您却要撇开他东去,袁绍乘机攻打我们的后方,要是这样怎麼办?”曹公说:“刘备,是人中豪杰,现在不打击他,一定会成为后患。袁绍虽然有大的志向,但遇事决断迟疑,一定不会采取行动。”郭嘉也鼓励曹公,於是东去攻打刘备,打败了他,活捉了他的将领夏侯博。刘备逃走投奔袁绍,曹公俘获了他的妻子儿女。刘备的将领关羽驻守下邳,曹公又进军攻打下邳,关羽投降。昌豨反叛帮助刘备,曹公又进攻打败了他。曹公返回官渡,袁绍终究没有出兵。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在白马攻打东郡太守刘延,袁绍带领军队到达黎阳,准备渡过黄河。夏四月,曹公向北援救刘延。萄攸劝曹公说:“现在我们兵力少,不能抵挡袁军,分散他们的兵力就可以取胜。您到延津,做出好像要把军队渡过河攻打他们后方的样子,袁绍一定会西去应战,然后我们用轻装部队袭击白马,乘他们没有防备发起攻击,颜良就可以活捉了。”曹公听从了他的建议。袁绍听说曹军渡河,立即分派军队西去应战。曹公就带领军队日夜兼程直奔白马,离白马不到十几里时,颜良十分惊慌,前来迎战。曹公派张辽、关羽先攻入敌阵,打败了敌军,杀了颜良。於是就解除了袁军对白马的包围,迁移了当地百姓,沿着黄河西去。袁绍这时渡过黄河追赶曹公的军队,到达延津南面。曹公部署军队在南面的山坡下安扎军营,派人登上。营垒了望敌情,了望的人报告说:“大约有五六百骑兵。”过了一会儿,又报告说:“骑兵逐渐增多,步兵多得数不清。”曹公说:“不要再报告了。”就命令骑兵解下马鞍放开战马。这时,从白马运出的军用物资已经上了路。将领们认为敌人骑兵多,不如把军用物资撤回去守卫军营。荀攸说:“这样做是用来引诱敌人上钩的,怎麽能撤回去呢!”袁绍的骑兵将领文丑和刘备带领五六千骑兵先后到达。将领们又说:“可以上马了。”曹公说:“还不行。”过了一会儿,袁军骑兵来得越来越多,有的分开奔向路上的军用物资。曹公说:“可以了。”於是全都上了马。当时曹军骑兵不过六百人,就出动骑兵发起攻击,把袁军打得大败,杀了文丑。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的著名将领,两次交战,都被擒杀,袁绍的军队非常震惊。曹公撤军到官渡,袁绍进军守卫阳武。关羽逃走回到刘备那裏。
八月,袁绍连结营垒逐渐推进,依托沙堆扎营,东西相连几十里长。曹公也分设营垒和敌军对峙,交战失利。当时曹公的兵力不到一万人,受伤的人占十分之二三。袁绍又进军逼近官渡,筑起土山挖掘地道。曹公也在营垒内筑起土山挖掘地道,来相对抗。袁绍用箭射入曹军的营垒内,箭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行走的人都在头上蒙着盾牌,大家非常害怕。当时曹公的军粮缺乏,他给荀或写信,商议打算撤回许都。荀或认为“袁绍把全部兵力聚集在官渡,想和您决出胜负。您用极弱的兵力对抗极强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他们,一定会被敌人所制,这是争夺天下的重要时机啊!况且袁绍这个人,只是平庸之辈中的英雄,能聚集人才却不会使用他们。凭着您的英明威武再加上以天子的名义讨伐叛逆,攻向哪裏不能取胜”!曹公听从了他的意见。
孙策听说曹公和袁绍相对峙,就策划袭击许都,还没有发动,就被刺客杀死。
在汝南投降的贼寇刘辟等人反叛响应袁绍,攻掠许都附近地区。袁绍派刘备援助刘辟,曹公派曹仁打败了刘备。刘备逃走,於是曹军攻下了刘辟的军营。
袁绍的运粮车几千辆至。达,曹公采用荀攸的计策,派遣徐晃、史涣在半路上截击,把袁军打得大败,把运粮车全部烧毁。曹公和袁绍相互对峙了几个月,虽然屡次交战斩杀敌将,可是兵少粮尽,士兵疲乏,曹公对运粮的人说:“再过十五天为你们打败袁绍,就不再让你们劳累了。”冬十月,袁绍差遣车辆运粮,派淳于琼等五人带领军队一万多人护送运粮车,夜裏住宿在袁绍大营以北四十里的地方。袁绍的谋臣许攸贪图钱财,袁绍不能满足他,前来投奔曹公,并劝说曹公攻打淳于琼等人。曹公左右的人对此感到怀疑,荀攸、贾诩劝曹公采纳。曹公就留下曹洪守营,自己带领步兵骑兵五千人连夜前往,正好天亮时赶到。淳于琼等人望见曹公兵少,在营门外摆开阵势。曹公迅猛出击,淳于琼后撤守卫营垒,曹军於是攻打营垒。袁绍派遣骑兵援救淳于琼。曹公左右的人有的说:“贼军的骑兵逐渐逼近,请分出兵力抵挡他们。”曹公发怒说:“贼军到了背后,再来报告!”士兵都拼死作战,大败淳于琼等人,把他们全都杀了。袁绍开始听到曹公攻打淳于琼时,对他的大儿子袁谭说:“趁他攻打淳于琼等人时,我去攻占他的营垒,他就肯定无处可归了!”於是派遣张郃、高览攻打曹洪。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被打败,就前来投降。袁绍的军队全面崩溃,袁绍和袁谭丢下军队逃走,渡过黄河。曹军追赶他们没能追上,缴获了袁绍的全部军用物资和图书珍寅,俘虏了他的人马。曹公从收缴的袁绍书信中,得到许都和自己军中的人给袁绍的信件,他把这些信全都烧了。冀州各郡大多向曹公献城投降。
当初,汉桓帝时有黄星出现在楚、宋的分界处,辽东人殷馗擅长天文,说五十年以后一定会有真命天子在梁、沛两地间产生,他的锋芒不可阻挡。到这时共五十年,曹公打败了袁绍,天下再也没有人敌得过曹公了。
建安六年夏四月,曹公在黄河边炫耀兵力,攻打袁绍驻在仓亭的军队,打败了他们。袁绍回到冀州后,重新聚集溃散的士兵,攻打平定了各个反叛的郡县。九月,曹公回到许都。袁绍还没有被打败时,派刘备攻夺汝南,汝南的贼寇共都等人响应他。曹公派遣蔡扬攻打共都,交战失利,被共都打败。曹公南下征讨刘备。刘备听说曹公亲自出征,逃走投奔刘表,共都等人都逃散了。
建安七年春正月,曹公驻军谯,发布命令说:“我兴起义兵,替天下铲除暴乱。故乡的百姓,差不多都死光了,在境内走了一整天,看不到自己认识的人,这使我感到凄凉悲伤。自从兴起义兵以来,将士阵亡没有后代的,寻找他们的亲戚作为后代,分给田地,官府供给耕牛,设立学校配置教师来教育他们。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让他们祭祀自己的祖先,如果死去的人灵魂有知,我死后还有什麽遗憾呢!”於是曹公到了浚仪,修治睢阳渠,派遣专使用太牢祭祀桥玄。然后进军官渡。
袁绍自从军队战败后,发病吐血,夏五月死去。他的小儿子袁尚接替他的职位,袁谭自己号称车骑将军,驻扎在黎阳。秋九月,曹公征讨他们,接连打了几仗,袁谭、袁尚战败后撤,坚守黎阳。
建安八年春三月,曹公攻打黎阳的外城,袁谭、袁尚出兵应战,曹军进击,把他们打得大败,袁谭、袁尚连夜逃走。夏四月,曹公进军邺城。五月返回许都,留下贾信驻守黎阳。
己酉这天,曹公发布命令说:“《司马法》规定‘将军临战退却罪当处死,,所以赵括的母亲,请求不要因为儿子打了败仗而受牵连治罪。这说明古代的将领,带着军队在外面打了败仗,在家裏的亲属都要受牵连治罪。自从我命令将领出征以来,只奖赏立功的而不惩罚有罪的,这不合国家的法度。现在我命令各将领出征,打了败仗的要治罪,作战失利的要免去官职和爵位。”
秋七月,曹公发布命令说:“自从战乱以来,已有十五年了,年轻人看不到仁义礼让的风尚,我很痛心。现在我命令各郡国都要讲习经典,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置学官,挑选乡里才学优秀的人来给予教育,这才有希望使先王之道不致废弃,从而对天下有益。”......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