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与东非大裂谷有什么不同?你会选择去吗?

乐乐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断层裂谷

泰山大裂谷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断裂地质构造,进一步在外力作用下侵蚀形成的。而东非大裂谷是因为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在板块的张力作用之下,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泰山地下大裂谷景色非常壮观,每年都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去游玩,值得推荐。

泰山地下大裂谷在古生代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形成了石灰岩地层。而山东位于环太平洋上,曾经发生了一次山体运动,在这次影响下,山东半岛等地区发生数次火山岩浆活动,由此形成了基岩海岸。随之也形成了山脉,山东泰山受季风影响,携带暖湿气团遇山脉上升,形成地形雨,随着雨水的不断冲刷与流淌,石灰岩受到侵蚀,形成溶洞,经过上亿年的演变就形成了非常壮观的泰山地下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在曾经地壳活动的时候,地幔物质上升产生巨大的张力,导致地壳不断抬升,断裂带也不断产生,地下的火山熔岩不断喷发涌出,逐渐形成了熔岩高原。东非大裂谷迄今为止也处于活跃状态,许多地理学家习惯称之为?地球上的伤疤?,泰山大裂谷比较稳定,目前也没有火山喷发及熔岩活动,处于?安静?状态,这就是有区别于东非大裂谷最显著的特征。

泰山地下大裂谷值得游玩,谷内景色非常壮观,有钟乳石、溶洞、石笋等,造型千奇百怪的石笋令人观看后难以忘怀,一环又一环的溶洞,宛若迷宫,让人流连忘返。置身于这里,仿佛忘记了尘世的喧嚣与灯红酒绿,用心感受这片难得的净土。每根钟乳石都有彩灯照着,五彩斑斓,梦幻有美丽,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的像瀑布、有的像石人、有的像飞雁,令人惊叹之余,深深地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为什么板块背离运动时出现海岭? 陆地上的裂谷断层不难理解,但理应海上也形成海沟才对嘛。海和陆咋相反?

洋脊

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公里,面积约1.2亿公里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3.其脊部通常高出两侧洋盆底部1~3公里,脊顶水深多为2~3公里,少数山峰出露于海面形成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等.洋中脊常被一系列与其正交或斜交的断裂带错开(称断错带),其中大西洋中脊在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断裂带(Romanche gap),东西错动距离达1000多公里.沿断裂带有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在大西洋和印度海中脊的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呈纵向分布的中央断裂谷地.洋中脊是现代地壳最活动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岩浆上升和地震,水平断裂(转换断层)广布.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扩张的半速度(即每边速度)多为1~5厘米/年.

俯冲带

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

转换断层

transform fault

岩石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加拿大人J.T.威尔逊1965年创立的一个断层新类型.岩石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

转换断层在洋底均呈线性分布,长度数百至数千公里,它们不仅使两侧洋底有很大高差,且平移错断了洋底的重力和磁异常条带.大陆区内的转换断层,情况更为复杂.转换断层具平移剪切断层性质,但与平移断层不同,后者在全断层线上均有相对运动.但转换断层只在错开的两个洋中脊之间有相对运动;在洋中脊外侧因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均相同,断层线并无活动特征.由于洋底岩石圈背离洋中脊向两侧推移,转换断层另一端最终与边界或消亡边界相遇而中止.

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与东非大裂谷有什么不同?你会选择去吗?

转换断层的提出为证实板块构造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运动的轨迹就是转换断层,其运动特征符合欧勒定律.岩石圈板块运动的转换断层具共同转动极,证明岩石圈板块运动具球面刚体转动性质.

岩石圈的大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

当海底发生板块背离运动时,岩层断裂处,由于岩层薄弱,地下岩浆沿着裂缝大规模涌出,在海底冷却凝固,就形成了海岭。

陆地上,由于岩层较厚,难有岩浆沿断裂带大规模涌出。也就是某些地点会有岩浆活动,形成火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