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上赶子”是什么意思啊?
上杆子,指主动接近或讨好。
上杆子后面常跟“不是买卖”一起使用,“上赶子不是买卖”是一句东北方言,指用买卖来比喻事理。买卖,比喻事情是否办成。方言主要是说,过于主动或一厢情愿不会办成事情。
“上杆子”在交易的时候指的是东西给的多,当然卖家赚钱就少了,而买家也会认为:“给的多,质量一定有问题”。现实生活中指的是,主动讨好别人,别人会很抵触。
比如自己是卖东西的,然后对顾客推销“我的东西不错,你买吧,我给你便宜点。”这时,如果
顾客没有和自己讲价,而自己却主动要求给顾客便宜,这样的行为,就会让顾客觉得自己的东西不是好货。
这样的行为,大家通常叫:“上赶子不是买卖”。
扩展资料:
其他类似的东北言
1、老么卡哧眼儿
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例如: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哪个能看上你。
2、秃鲁反杖?
据传,鲁智深落发为僧后,与林冲在小花园比武。林冲使出一招“回马枪”,动作舒展至极。鲁智深毫不犹豫,立即挥动禅杖,反杖相击,动作潇洒淋漓。
英雄惜英雄,林冲、鲁智深二人随后站定,一同大笑;观战众人一时看得如痴如醉。后人遂用“秃鲁反杖”,形容为人处事坚决果断,毫不拖泥带水。
3、得得瑟瑟
形容一个人得意忘形的样子。得瑟,东北话,常指获得不值一提的成就或做成一件芝麻大的事就得意忘形。一般带有贬义或者调侃之意,有时也表示严厉的训斥。
例如:就你好,那天还得得瑟瑟地跑到精神病院去做演讲去了。
4、犄角旮旯([jī jiǎo gā lá)
指边边角角,角角落落,不起眼的地方。是北方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旮旯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
犄角旮旯是口语方言,很少作为书面用语,因此很少有人会书写。
例如:那天我找丢的东西,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找了,还是没找到。
5、不项楞
意思是指不起作用。
例如:你也太不项楞了,这么点事都没办法明白。
百度百科-上赶子不是买卖
中国还有个典故,叫“上杆子不是买卖”。典故出自做买卖用的“杆秤”,杆秤称量的时候,秤杆子越向上说明卖家给的分量越足。上杆子就是秤杆子高,指主动接近或讨好买家。典故意思是,过于主动或一厢情愿不会办成事情。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