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雨天边亮的下一句是什么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1、立夏下雨,九场大水。
2、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3、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4、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扩展资料:
雨形成的原因: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之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001~0.0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0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
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
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
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撞并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
如果云体内的水汽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
在同一块云里,水汽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
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下一句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杜牧的诗作《清明》,描写了在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间,恰巧遇上了绵绵细雨。路上行人在此佳节孤身行路,本就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神情凄迷,烦闷不乐了。借问当地人何处可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