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天地本无心"的下一句是什么?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释义: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质朴本色。
出处:清代·李方膺《苍松怪石图题诗》
原文: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jiǎo)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què)高且坚,
迥(jiǒng)干(gàn)春风碧云里。
译文:
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哪里去寻找香草呢。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不是刻意修饰,贵在保持本真。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李方膺当地方官三十年,遭受过几次沉重的打击。凡此种种,就是他所说的“波涛宦海几飘蓬”。官场太黑暗了,他便弃官去学画竹,当了“画工”,此诗画大致创作与这个时期。
二、赏析
全诗从松外形入手,赞颂苍松品格,象征了画家本人的铮铮铁骨,苍松扎根于怪石之上,挺立悬崖而生机勃勃,给人以无限力量。
三、作者简介
李方膺(1697-1756),中国清代诗画家。李方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圆,自号借圆主人,以卖画为生。主要作品有《风竹图》、《民瘼要览》、《梅花楼诗钞》等。
乾隆十九年(1754),在南京卖画五个年头的李方膺因身体不适回乡。清乾隆甲戌(1754)的九月三日,这年他59岁,得的是“噎疾”(食道癌),临终前,他在自己的棺木上写下一生的遗憾:“吾死不足惜,吾惜吾手!”
百度百科-苍松怪石图题诗
古诗得意思
“千年方未已”的前半句是“饱历冰与霜”
出处:清代诗画家李方膺《苍松怪石图题诗》
原文: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
翻译:
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
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
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
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
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
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
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对吗?
铁骨铮铮 心音娓娓 iRUE[.hO`
——李照东《墨竹图》题诗赏析 [[3x
潮学网论坛 -- 潮学网,我的天地 zy99-xci\M李照东,生于1954年,达濠人。署其居为闲杂草堂。5岁开始临习名家字帖,7岁因一手书法而享誉粤东,时称神童,并得到许多名书法家如侯过、容庚、商承祚、秦萼生等的指点。20岁以后学习绘画,开始从《芥子园画谱》和潮籍画家王兰若、刘昌潮、郑辅宣等作品学起,然后刻苦钻研历代名画,悉心研究李可染、傅抱石、黄宾虹等近现代画家的绘画技法,期间林丰俗晓以写生之道,从此走遍祖国名山大川,留下大量游记、写生。">`uf'h_A
在长期学习传统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古代画家与西方画家的写生观念有所不同,他们重视主客观融洽,具象与抽象统一,再现与表现结合,因此他们重视的不再是山水形貌、云烟变幻、四时风物,不只是单纯、准确再现自然景物,而是将个人的精神意念和对自然、对人生诸多的理解形诸于笔墨,抒写自己的意趣和情感,自由地表现物象的形态和精神。这是他对传统情有独钟的原因,始终执著地视笔墨为其绘画的精神骨髓,其构思、立意以“闲”、“杂”为依归,格调因而显得大气磅礴。1979年在广东省梅州工艺厂任美术教师。1984年以后到深圳南山区工作。现为深圳市南山区美协主席。书画作品曾参加国内外、省内外各级展览,山水画《白水悠悠入暮云》在首届中国写意画展获优秀奖。出版有《李照东书画集》。iOT@rQo|I\|
李照东所画《墨竹图》,画中写新竹三竿,交叉呼应,叶分几组,枝叶飘摇,清韵萧萧,似飒飒有声。此图竹竿圆劲饱满,铁骨铮铮,竹枝简练概括,清瘦挺拔,随手撇写的竹叶,俯仰向背,奔放流畅,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勾节不落俗套,一笔之中墨色多变化,蕴含书法笔意,流露出无限生意,具有顽强生命力,给人以动感和力量。右上角用行草书题诗一首,斜构图的动势,竖题款的稳定,两相呼应,动中有静,表现和谐统一的美,诗曰:"|`lGmT$W
竹有虚心节,平生我敬之。竹有凌霄志,青云非我宜。清流自不息,艺海泛轻舟。 mvqJMSD6j
题款“乙酉年冬,鸿杰先生雅正,李照东于述古堂。”诗人赋竹以生命力,把竹人格化,在赞美其虚怀与傲骨的同时,又有自己的取向,从有所取和有所不取中,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竹有虚心节,指出竹子有气节、能“虚心”的品格。虚心能成大器,劲节方显奇才,其高风亮节确实让人敬之爱之,诗人平生抱负愿做一棵“虚心竹”,勤奋好学,敢斗苦寒。竹有凌霄志,竹子飘逸潇洒,挺拔向上,但诗人安贫乐道,怡然自得,淡泊名利,醉心艺术,丝毫没有青云直上的尘俗欲望。诗人这里心涌的清泉,是平淡质朴、从容而单纯的清流,这种有源头的活水,绵绵流淌,蜿蜒而充满生生不息的活力。6s2lswB
在这诗中,诗人用朴素语言和自然音调,追求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表现出单纯又隽永的韵味,寄托悠悠情愫,吐露娓娓心音。$+tM;]}m!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