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一战功成万古枯”的下句是什么?

百变鹏仔11个月前 (03-14)阅读数 6#古诗
文章标签泽国生民

“一战功成万古枯”的下句是什么?

凭君莫话封侯事。

这句话出自于唐·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 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唐代曹松《己亥岁》中的诗句,现代解释为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出处:唐·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曹松的这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后的战争战乱殃及江汉流域,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现实。诗中揭露了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将军的战功是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换来的。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思是: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下一句,只有上一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现代解释为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

这首诗要结合上下来看。“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于唐晚期乱世。

注意诗中每句第二字,结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民,君,将为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体现,这里的君,不应为你(读者)而应解为君王,在作者眼中的伦理排位应为国民君将;再看凭字,本意为依,靠,辛弃疾也有一首词凭谁问廉颇老矣,直译为靠谁问,意译为还有谁会问。

所以,这句应该译为,还请君王不要再用封侯立名的奖励来策动官兵们了,要知道一代名将脚下是千万枯骨啊!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