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全诗谁知道?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非“处世之道”,因为孔子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是有特定环境的。
首先来看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哪里来的。
《论语》中关于这句话的原文: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泛泛地谈做事的原则,而是有针对性的。仲弓(名,冉雍)是孔子弟子中宽厚智慧的典范,在孔子眼中,此人是个诸侯国君的料。所以孔子从治国方面,论述“仁”体现在,重民,宽民,爱民。邦,是指诸侯国;家,是指大夫的封地,不是指家庭。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则就更好理解了,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辞,经商有道,家累千金。在日常生活中,他当然免不了偶尔的口舌计较,孔子认为这是子贡个人修养上的缺陷,所以时常提醒他,要学会宽容。
综上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与其他任何一句名言一样,并不适用于一切情况。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是有特定的环境,万不可以偏盖全,断章取义。
另外,从这句话本身来分析:
1、“己所不欲”,自己的好恶,不能等同于别人的好恶。自己不喜欢的,不见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乐意的,别人却不见得就情愿。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个人的品质、性格不同,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2、“勿施于人”,那要看是什么事情,对象又是什么人。如果从法律的层面讲,这句话根本就不成立了。因为法律对于违犯它的人来说,都是强制性的。难道执法者真的会因为孔子的一句话而犯傻吗。
总之,无论是谁的名言,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甚至还有说话者个人的好恶,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能恰到好处,自圆其说。
这句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朱熹,出自他的《观书有感·其一》。全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意思是渠中的水为什么能够如此清澈,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进行补充。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和知识的隐喻。
首先,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清澈的水渠象征着纯净的心灵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观察水渠中的水,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即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活力。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自然的态度,是朱熹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方面。
其次,这句诗也体现了朱熹的读书观。他认为读书是一种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只有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素质。因此,他提倡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能不断进步。这种读书观与他的哲学思想相得益彰,也是他为学之道的重要体现。
这句诗还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诗人通过观察水渠中的水,领悟到人生应该像源头活水一样,保持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的经验和知识,才能保持内心的活力和清澈,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要求,也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最后,这句诗也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挑战的勇气。诗人通过观察水渠中的水,领悟到未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只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就能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因此,他鼓励人们要勇于面对挑战,敢于追求梦想,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