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花明驿墙的明的妙处是什么?
明的妙处在和题目相照应,突出了景物的特色,将局部融入整体,栩栩如生。
出处:《商山早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
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赏析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商山早行运用典故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该句运用的典故是: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注意“凫”的写法。
知识扩展: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诗人在商山早行的情景。整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去远方的旅途,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首句“晨起动征铎”描述了诗人清晨起床准备出发的情景,“客行悲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离开的悲凉心情。接下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鸡声茅店、板桥上的霜迹都让诗人感到孤独和寂寞。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槲叶和枳花都给诗人带来了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而受到广泛赞誉。它表达了离乡背井的游子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游子在旅途中的不易和未来的不确定。这首诗的意义在于它唤醒了人们对旅途中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鼓舞着人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之,商山早行是一首具有深刻主题的诗歌,它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表现了游子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旅途中的艰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首诗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