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历事炼心篇(八十八)可以长久

一语惊醒梦中人8个月前 (03-16)阅读数 6#古诗
文章标签心静诀要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新年伊始。《老子》过半,还是写完。

知与行,我大抵走着先知后行,知行并进的路。这也是为什么继续学习《老子》的原因,正如之前学习其它禅哲经典,乍读之下,似乎无甚实用,也不知如何运用。但随日久,与人接触,遇事历事,随看反应,一一试验,便会生出一些体会,才感受到与道相合,与道逆行的不同。

一开始总是冲撞的,这是源于经验的欠缺。我不了解何为五浊恶世以及五欲欲火的灼热。正如本章所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为何有此一问?这竟也能成为我的疑问。

所以,历事炼心。开始了解他人也体察自己对五欲的深刻执著,开始体会生命循环反复不息的强大业力根源。问自己:如何深入其中,自然,还能不染纤尘?如何热闹看戏不发嗤笑而能生慈悲?

看别人也是看自己。高楼起,一时风光,但若不守心,若不守己,大厦将倾一瞬间。地基不牢,地动山摇。身心俱疲之际才知这忙忙叨叨一辈子,只不过追名逐利混日子,于国于家于人甚至于己无有一实在利益,只一生活在他人眼中,活在自己的感受之中,活在评价是非之中,活在自私自利之中,活在贪婪积沙之中……迷迷茫茫糊里糊涂过一生。夜,身旁无人,身体疼痛,心灵却敏锐起来。才始知,平凡之乐,平凡之难得。一粥一饭不折腾的益处。好好度日原来最幸福。

学佛,最先让我懂得——知足守份。宁可少不多,宁可失不得,宁可委屈不强争。靠意志努力多劳累,顺势水到而渠成。虽然现实总不会十全十美,但心无滞碍,心无所碍,一切皆不能碍。以利相诱,以情相诱,以名相诱,皆是利用人心贪嗔的手段,只一时香甜,智者不屑。心有所向而明察,则能置身事外亦能随心入戏。能干,能行,知足,知止,可以长久。

正所谓:

台下看戏台上演,梦里追花终为空。

雇只破船逐风浪,浪尽风涌入崆峒。

关于炼心的诗句

红尘万事,皆是炼心之所

王阳明说,在事上磨。包括在事情之中,历练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包括在事情之中,锤炼自己的心境。

有些人认为,修心,一定要在安静的环境中,一定要脱离在红尘俗世之外。比如,我听说,在终南山上,有很多很多所谓的修士,在那里,长年累月的做所谓的修心养性。但我有一个问题,脱离现实去修心,那么,所修得的这一颗心,是否可以运用于现实中呢?脱离现实太久的心,是否能够再适应于现实呢?如果不能,也都是废物而已。

确实,有时候修心,有时候心伤了,是真的需要一些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种静下心来的状态。但是,这颗心是否修得好了,是否修得强大了,还得放到现实中,放到事情中,才能得到验证。

为什么修心?就是求得真心,求得心安,培养得一颗强大的内心,然后用之于尽人事。这应该是全部的目的了。

修心,是为了能够用心做人,用心做事。所以,这颗心,应该处于现实之中,而用于现实。就是这样的。

心要处于现实之中,所以,修心,也应该在现实之中。脱离现实去修心,即使自我感觉再好,即使自以为内心如何的强大,而一旦用于现实之中,一旦用于事情之上,就未必真的有用,不崩溃都算是好的。

我以为,也只有在现实之中,也只有在事情之上,才能让这颗心适应于现实,才能让这颗心实用于事,也才能让这颗心活泼泼的在状态之中,才能让这颗心更加的强大。

所以说,红尘万事,皆是炼心之所。无论经历过什么,也都能让这颗心更加的鲜活,更加的强大,更加的能够适应于现实,适应于做事。是这样吧。

1.关于修心的诗句有哪些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戒子篇》

2.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4.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5.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上堂开示颂》

7.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8.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9.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0.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

1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12.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5.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陈眉公《幽窗小记》

2.关于静心的诗词

1、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2、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3、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7、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白居易《船夜援琴》8、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9、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贾岛《寄白阁默公》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12、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13、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14、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白居易《赠吴丹》15、凡事大半天注定,何必三更费心肠。

3.关于静心的诗词有哪些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陈继儒《幽窗小记》

2、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3、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4、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5、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6、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8、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9、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10、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11、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13、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5、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形容心累的诗句

1、《春尽》

唐代: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译文:惜别伤春连日来酒醉昏昏,醒来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细水上漂着落花流入另涧,阴云带雨飘入那远处孤村。闲居无聊恨芳时白白流去,异地千里难招来古人精魂。最感激流莺掀转深情厚意,每当清晨还特意飞到西园。

2、《群鹤咏》

南北朝:萧道成

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译文:迎着八面来风张开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鸣叫飞翔的鹤。因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为帝王园囿中的玩物。

3、《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

宋代:黄庭坚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

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梦中往事随心见,醉里繁华乱眼生。

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

译文:黄昏时分,山色清幽,江声寂静,卷起白天遮阳的帘子,等待东方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突然江边并排停泊的两只船上,传来悠扬的笛声,仿佛吹笛人在向远方的朋友诉说离别的情怀。

往事历历在目,在梦中还随心可见,那些荣华富贵都是醉乡乱眼中的幻像而已。长期以来都是因为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这么多烦心事。还不如天性无情,那样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了。

4、《金字经·樵隐》

元代:马致远

担挑山头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隐去来。

柴,买臣安在哉?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译文:当明月挂上了山头,挑着柴担一步步走下山岗;在长满苔藓的石上,把斧子磨得锋亮。姑且做个樵夫,去隐居在山乡。打柴,那打柴的朱买臣如今又在何方?空山深处,埋没了栋梁高材,一年年老去了时光!

5、《跋子瞻和陶诗》

宋代: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译文:苏子瞻被贬官到岭南,当宰相的想要把他杀死。他饱吃了惠州的饭,又认真地和了渊明的诗。陶彭泽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苏东坡也是百代传名的贤士。苏的出仕与陶的归隐,情况虽有不同,但两人的风格和情味,却是多么相似啊。

5.静心的句子有哪些

历事炼心篇(八十八)可以长久

六祖有言:「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又云:「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心迷则心生,心悟则心寂。

心生则念生,心息则念灭。我息一切心,即无一切念。

我无种种心,即无种种念。修行人如能七日七夜不动念头,即可得正道。

古德云:「诸人心心不息,念念无住。若能于不息处息,于念处无念,自合无生之理。

」此是寂心息念一法。永嘉云:「凡俗多于事碍理,境碍心;常欲逃境以安心,遣事以存理。

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此亦即寂心息念一法。念念 连续不断的意念。

心可成佛,心可成道;心亦碍佛,心亦碍道。就其可成言:即心即佛,即心即道。

就其不可成言:即心非佛,即心非道。前者就真心言,后者就凡心言。

前者心心无念,后者心心有念。故夹山密公云:「心本是佛,因念起而漂沉;岩实不移,因舟行而鹜骤。

」众相现而本体不动,声色俱而不随不坏;如雁过长空空无迹,影沉寒水水无心;但自得真心自体矣。」玉虚子诗谓:「物物元无物,心非形亦非;三般观晓悟,悟者不知谁?」又云:「无无藏妙有,有有观真空;湛然俱不立,常寂性融融。

」这是彻了语。此意通三教,万法无二门,入者有得!圭峰禅师谓:「心无自相,托境方生。

境性本空,由心故现。」若能心境俱泯,体用两寂,则自心境两不相碍,本源湛寂清明,自在虚灵,则此心便不祈静而自静,不祈息而自息矣!摘自静心诀要道家养生学概要_百度百科参考资料;卷三炼心诀要(心学指微)静心诀要养心诀要附录收心法下手功夫止念诀要息妄心诀要附录真也是妄诀要。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