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通神成语
什么可通神成语:钱可通神(拼音:qián kě tōng shé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张固《幽闲鼓吹》卷五十二。
“钱可通神”的原义有了钱连鬼神也可以买通;比喻金钱的魔力极大;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贬义。
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知有一大狱,颇有寃滥,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史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旦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更促之。
明日帖子复来曰:“钱五万贯。”公益怒,命两日须毕。明日复见帖子曰:“钱十万贯。”公曰:“钱至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惧及祸,不得不止。”(唐·张固《幽闲鼓吹》卷五十二)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钱可通神”。
成语寓意
三代宰相,不仅在唐朝,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三相张家”的张延赏为官还算清正奉公,政绩卓越,但面对“十万贯”也动摇了心志,唯恐再坚持下去会惹祸上身,所以来了个“难得糊涂”。可见,金钱的魔力有多大。
“钱可通神”是一种讽刺的说法,人们都应牢记,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但贪恋钱财却会使人走向毁灭。
示例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大小荆条,先决四十,再发有司,从公拟罪,钱可通神,法难纵你。”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一面又差人到京师重贿刑部司房,求速速转详,约于秋决期中结案。果然钱可通神,无不效验。
清·范锴《汉口丛谈》:“康熙中,黄冈令刘公泽溥深恶之,议毁其庙,逐其人,胥吏有从其教者惩以重典。不旬日而上官下檄,反责以多事,盖钱可通神也。’”
讽刺有的贪官。经常以铁面无私示人。但是真正利益面前就露馅。
尽管推磨很枯燥,但是只要你有钱,就可以让鬼去帮你推磨。如果你有更多的钱,就不但可以支使小鬼,还可以说动大神为你效劳了。说明那些戴着伪装的贪官其实就是一些鬼魅。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