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沙漠上都是沙子,那把沙子挖空后有什么呢?

桃子9个月前 (03-16)阅读数 6#古诗

地球虽然很大,但人类所占据的生存空间其实并不多,因为地球上除了有一些长满植被的地方,也还有一部分的面积处于沙漠状态,而且不对沙漠进行治理的话,沙漠的面积还会逐步扩大,在极大方面控制着我们的生存空间。

然而,这个时候,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沙漠有多深呢?如果将沙漠里的沙子全部挖空,底下会出现啥呢?

撒哈拉沙漠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我们就以撒哈拉沙漠为例。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面积为为1709万平方公里,加拿大为998万平方公里,我国总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公里,澳大利亚为769.2万平方公里。

而撒哈拉沙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超过了澳大利亚的面积,延绵整个于非洲北部,几乎整个北非都是撒哈拉大沙漠的范围。

西起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包括马里、尼日尔、乍得,利比亚和埃及,东到苏丹厄立特里亚,东西长达5600公里,北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南则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交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公里。

但这么大面积的沙漠,其沙漠覆盖率仅有全部沙漠地表的15%,主要位于中北部地区,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裸露的岩石地表。

撒哈拉沙漠这种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是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所组成的,其中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比较高的地区。

主要有大片砂岩、灰岩、白垩和玄武岩构成,也有可能是岩石裸露或只是一薄层岩石碎屑,比如廷埃尔特石漠、莎菲亚石漠等,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也主要是石漠。

而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之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最后是砾漠,它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比如提贝斯提砾漠、盖图塞砾漠等。

其实沙漠的厚度和它形成的时间、风力、地形、风向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关系,而且在同一片沙漠中,沙漠覆盖区域不同、地形不同,厚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充满沙丘的地区,沙子的厚度会随着沙子的运动而变化。

一般在沙漠的边缘,沙漠的沙尘是最薄的,最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沙漠的中间,因此撒哈拉沙漠的厚度是不固定的,大概会有几十米吧!

据调查研究,撒哈拉沙漠从地下25m到地表的这一段距离是颜色比较“清淡”的粘土或者细砂,即肉眼可见的**细密沙漠;

从地下120m到地下25m还是颗粒比较细的细砂、粘土或者粉砂,不过颜色已经变成了较深的红色、橙色,材质比较紧密;从地下280m左右到120m,这一段间接的开始有了粗砂、砾石、泥岩等这样的大块,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碎石头,但由于地下钻孔深度有限,之后再往下就不是太清楚了。

极有可能有两种资源,而且非常重要,一种是石油,在撒哈拉北部的沙漠最为集中,同时石油资源也是最为丰富的,比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石油资源非常的丰富,甚至是有产业也成为了国家的经济支柱,还有一种就是地下水,沙漠怎么可能有水呢?

对,你没看错,在撒哈拉沙漠的地底下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储存量极大,有可能形成于冰河时代,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利比亚南部的沙漠下就已经发现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利比亚还修建了一个工程,以此用来利用地下水。

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撒哈拉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现在也已经变成了沙漠,尤其是在夏季,撒哈拉的沙漠面积扩大更加明显。

虽然沙漠寸草不生,环境十分恶劣,但是在沙漠却拥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而且对沙漠资源的开采对沙漠周边的国家经济发展还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现在通过中国人民的几十年努力,沙漠的治理还是很有效果的,所以在以后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刻注意,不要做危害环境的事情。

“大漠穷秋塞草腓”的下一句是什么?

燕山月似钩

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广阔的沙漠如万里铺雪,燕然山上悬挂着如钩的弯月。

何时能够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天奔驰向前。

《马诗·大漠沙如雪》是由中唐诗人李贺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歌首先描写了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一幅边塞景色图,表现出其旷远而悲凉的特点。接着,诗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马以抒情,表达出其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全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这首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十三首》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清秋”的时候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v53401915.htm?fromTitle=%E9%A9%AC%E8%AF%97%C2%B7%E5%A4%A7%E6%BC%A0%E6%B2%99%E5%A6%82%E9%9B%AA

下一句:孤城落日斗兵稀。

全文:

燕歌行

唐代: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沙漠上都是沙子,那把沙子挖空后有什么呢?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翻译: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高适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