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茶室的诗句
1.关于茶馆的诗句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4.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6.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7.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8.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查询苏东坡有关茶的诗词苏东坡有关茶的诗词有:
1、《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2、《月兔茶》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3、《次韵僧潜见赠》
道人胸中水镜清, 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 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问底处有南北, 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 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 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 霜髭不剪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 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 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 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 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 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 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 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 谁使掩抑啼孤惸。
我欲仙山掇瑶草, 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画填委, 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 共看落月金盆倾。
4、《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
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
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5、《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注:古语云煎水即是煎茶。
3.描写茶馆的诗句有哪些《夏日湖上》
——唐 陆游
乌帽筇枝散客愁, 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 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 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 岂信人间有蜀州。
《入梅》
——唐 陆游
微雨轻云已入梅, 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 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 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 九陌红尘更可哀!
《初暑》
——唐 陆游
槐阴清润麦风凉, 一枕闲眠昼漏长。
山鹊喜晴当户语, 海桐带露入帘香。
酒缘久病常辞酌, 茶为前衔偶得尝。
云北云南动游兴, 速呼小竖治轻装。
《闲游》
——唐 陆游
江边小市旧经过, 岁月真如东逝波。
茶灶酒垆多识面, 少留卖药买渔蓑。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宋 梅尧臣
薛老大字留山峰, 百尺倒插非人踪。
其下长乐太守书, 矫然变怪神渊龙。
薛老谁何果有意, 千古乃与奇笔逢。
太守姓出东汉邕, 名齐晋魏王与锺。
尺题寄我怜衰翁, 刮青茗笼藤缠封。
纸中七十有一字, 丹砂铁颗攒芙蓉。
光照陋室恐飞去, 锁以漆箧缄重重。
茶开片銙碾叶白, 亭午一啜驱昏慵。
颜生枕肱饮瓢水, 韩子饭齑居辟雍。
虽穷且老不愧昔, 远荷好事纾情悰。
《汲江煎茶》
——宋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苏轼的茶诗名句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注释:
①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②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
③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
④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时滚动。脚:茶脚。
⑤松风:形容茶水倒出时的声音。苏轼《试院煎茶》:“飕飕欲作松风声。”泻:倒出。
⑥未易:不容易。禁:承受。这一句语意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5.形容茶馆的诗词古韵悠悠聚茶香,公子才人总擅场。
闲坐久别停一会,就此轩内听一唱。
《听罗讦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年代: 宋 作者: 王禹偁
思纯十日水乡游,归见同年说不休。
湖阔尽疑吞泽国,洞深皆道彻宣州。
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
销夏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
离离鱼网垂村巷,漠漠茶烟出寺楼。
云叶拥僧迎墨绶,浪花和鹭裹仙舟。
传书往事人难问,链药池空水自流。
明月峰高欺少室,桃花坞好似瀛洲。
许浑有句君应笑,张祜无诗我不愁。
直拟如今抛印去,雨蓑风艇狎群鸥。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4.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6.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7.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8.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6.谁有关于茶社的诗句夏日湖上 陆游 乌帽筇枝散客愁, 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 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 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 岂信人间有蜀州。 入梅 陆游 微雨轻云已入梅, 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 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 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 九陌红尘更可哀! 初暑 陆游 槐阴清润麦风凉, 一枕闲眠昼漏长。 山鹊喜晴当户语, 海桐带露入帘香。
酒缘久病常辞酌, 茶为前衔偶得尝。 云北云南动游兴, 速呼小竖治轻装。
闲游 陆游 江边小市旧经过, 岁月真如东逝波。 茶灶酒垆多识面, 少留卖药买渔蓑。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梅尧臣 薛老大字留山峰, 百尺倒插非人踪。 其下长乐太守书, 矫然变怪神渊龙。
薛老谁何果有意, 千古乃与奇笔逢。 太守姓出东汉邕, 名齐晋魏王与锺。
尺题寄我怜衰翁, 刮青茗笼藤缠封。 纸中七十有一字, 丹砂铁颗攒芙蓉。
光照陋室恐飞去, 锁以漆箧缄重重。 茶开片銙碾叶白, 亭午一啜驱昏慵。
颜生枕肱饮瓢水, 韩子饭齑居辟雍。 虽穷且老不愧昔, 远荷好事纾情悰。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听荒城长短更。
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烟荡俗尘。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 香宜竹里煎。 雀舌未经三月雨, 龙芽新占一枝春。
翠叶烟腾冰碗碧, 绿芽光照玉瓯青。 吸烟有害,花钱买病, 饮茶有益,醒脑提神。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一杯春露暂留客, 两腋清风几欲仙。 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龙井茶香飘宇高, 虎跑水溢满寰瀛。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 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客至心常热, 人走茶不凉。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竹雨松风蕉叶影, 茶烟琴韵读书声。 为善读书是安乐法, 种竹植茶是明妙心。
一帘春影云拖地, 半夜茶声月在天。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 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山静无音水自喻, 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 香茗何妨为客尝。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煮沸三江水, 同饮五岳茶。 虽无扬子江中水, 却有蒙山顶上茶。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 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 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鹿鸣饮宴,迎我佳客, 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随手烹茗化白鹤, 绿地垂柳钓青钱。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 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凝成云雾顶,瓢出晨露香。 春其山中采, 香宜竹里煎。
客到座中宜数碗, 水是人间第一泉。 只缘清香成清趣, 全因浓酽有浓情。
摆开八仙桌, 招徕十六方。 菜在街面摊卖, 茶在壶中吐香。
四海咸来不速客, 一堂相聚知音人。 看水浒想喝大碗酒,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 求两餐,分清邪正,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 吃一碗,各自西东。 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
忙什么,吃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 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盏。 攀桂天高亿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7.有哪些关于“茶楼”的诗句1. 《临江小泊》
宋戴复古
舣舟杨柳下,一笑上茶楼。
适与胡僧遇,非因越女留。
云行山自在,沙合水分流。
独酌临清泚,知心是白鸥。
2.《黄家庄》
宋林逋
黄家庄畔一维舟,总是沿流好宿头。
野兴几多寻竹径,风情些小上茶楼。
遥村雨暗鸣寒犊,浅溆沙平下晚鸥。
更有锦帆荒荡事,茫茫随分起诗愁。
3.《入梅》
宋陆游
微雨轻云已入梅, 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 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 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 九陌红尘更可哀!
4.《闲游》
宋陆游
江边小市旧经过, 岁月真如东逝波。
茶灶酒垆多识面, 少留卖药买渔蓑。
5.《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8.苏轼关于茶的诗词有哪些苏轼十分爱品茶。
作词《浣溪沙》。词云:“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送刘寺丞赴余姚》),是湖州产的 “顾渚紫笋茶”和绍兴产的“日铸雪芽”;“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舟次浮石》).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9.有关茶社的诗词100字左右1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2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3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4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5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安得知百万 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诗人认为,劳动人民应得到休息。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如苏轼的《汲江煎茶》、《试院煎茶》等篇,便都化用顾卢仝的诗句。)
6
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说明:这是一首宝塔诗,茶诗中是少见的,在其他诗中也不多。宝塔诗为一种杂体诗名, 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诗的开头,用了香叶、嫩芽四字来说明茶叶的香味和细嫩,接着说诗人和僧侣们对茶的喜爱。然后谈到煎茶之事,十分讲究。
1.关于秋天的诗句苏轼
1、《行香子·秋与》
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清平乐·秋词
2、宋代: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远在钱塘江西岸。您的红旗抵达时,黄叶遍地,狼藉散乱。白霜也会袭入梁王的故园。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驻马访古,徘徊踟蹰。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大概已无。
2.关于写立秋的诗句立秋的经典古诗词 《红叶》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落叶》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红叶》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岳州看黄叶》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霜叶飞》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
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 恨脉脉、离情怨晓。
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
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
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 立秋的唯美诗句 1.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秋风引》 2.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李白《南轩松》 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5.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6.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7.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张乔《书边事》 9.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曲池荷》 10.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1.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韦应物《送杨氏女》 12.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13.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宋之问《始安秋日》 14.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5.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7.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军城早秋》 18.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9.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王维《归嵩山作》 20.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2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苏轼《阳关曲》 22.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温庭筠《苏武庙》 24.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25.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26.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27.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 2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29.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罗隐《魏城逢故人》 30.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31.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阳关曲》 32.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3.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杜甫《江汉》 34.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35.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
3.关于立秋的诗句有哪些1、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出自:(宋)刘翰《立秋》
2、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出自:(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3、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出自:(唐)刘言史《立秋》
4、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出自:(宋)方回《立秋》
5、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辉。
乍惊青梧落,将催赤雁飞。
何须赋团扇,恩顾似君稀。
出自:(明)周玉如《立秋》
6、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出自:(宋)方岳《立秋》
4.关于立秋的古诗三百首1、《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清代诗人纳兰性德
原文: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译文:
盼望着银河的出现,入夜的时候却偏偏下起了悲凄的秋雨。刹那间,园里的蝴蝶和蜜蜂纷纷飞起,匆匆躲避。是暖是寒。入秋夜雨本是等闲之事,但今晚那丝丝点点的雨声却令人搅断柔肠。应该是因为此时正是别离送友的时刻,所以这秋雨才这样让人断肠吧。
秋夜雨洒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风上画出的水墨画。能否请求高高的梧桐树和烧残的灯烛细做掂量,不要在此时再添人的愁绪池塘里,荷叶已经被秋风吹残,那今夜谁来代替荷叶为鸳鸯们遮风挡雨呢?你将上路远行,从此旅途劳顿,梦醒之时,唯有悲切的寒蝉声相伴。
2、《立秋日登乐游园》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文: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译文:独自一个人行走在曲江头,游玩迟迟不上归去的马车。花白的鬓发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谁知道一下子就到了秋天。
3、《立秋》宋代诗人刘翰
原文: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译文:
小乌鸦的鸣叫聒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4、《立秋》唐代诗人刘言史
原文: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译文:早晨没有了炎热,秋风已经到来。天空收起来夏天的痕迹,树叶飘落预示了秋天来临。
5、《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文: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译文:
河水入秋便逐渐显得清浅起来,月亮要等到午夜才会徘徊于水天之间。这时不论是起身行走或是坐卧,身体和心都倍感舒适。
5.秋天的诗句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6.关于立秋的诗句有哪些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 杜甫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描写立秋的诗句有哪些? 1. 杜甫《立秋》诗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立秋前一日览镜》)。 3. 晚唐令狐楚云:“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立秋日》) 4. 北宋宋祁说:“峰云晓彤破孱颜,万里风生结早寒。……槽花并滴添新酎,笥月兼轮掩故纨。白发光阴诚可惜,五年骚首问长安。” 5. 沈括的侄子沈遘有句云:“自惜茂陵多病客,感阴惆怅尽孤吟”(《立秋书怀》), 6. 而杨齐更为直抒胸臆:“功名未了男儿事,争遣心头系得旌。”(《立秋后有感》) 7. 白居易常常在立秋日惦念远方的朋友——“故人千万里,新蝉两三声”(《立秋日曲江忆元九》),这是在长安怀念元稹; 8.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立秋夕有怀梦得》)这是想起了刘禹锡。 9.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 ,谁教同会一时秋。”(《立秋日登乐游原》。 10. 自己的年华一日日老去,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李二十升官得志“忙”得连朋友的信都不回了,相形之下,更增添了白居易失意的惆怅。 11.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催颓。无因风月下,一共平生杯。”(《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清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 12.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落阶梧叶月明中。宋·刘翰《立秋》 1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7.关于“立秋”的诗句有哪些1.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5.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6.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8.苏轼写的关于秋天的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上元侍宴》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花影》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 苏轼《念奴娇·中秋。
9.关于立秋的古诗4首,要四句话1、《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立秋》
[宋] 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3、《连夜书》
[宋] 方回
独倚西楼夜渐深,下弦月欲近觜参。
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
4、《秋日后》
[唐] 王建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5、《宫词四首》
[宋] 刘克庄
出海新蟾玉半钩,风翻荷荡起栖鸥。
女郎定有穿针约,偷看明河记立秋。
6、《芙蓉五绝呈景仁》
[宋] 韩维
不辞晨起立秋风,为爱浓芳露满丛。
若比洛阳花盛品,万枝开遍瑞云红。
7、《立秋》
[明] 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8、《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宋] 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10.关于立秋的诗词《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
《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落叶》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红叶》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