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四字方针是什么
治未病的四字方针:未病先防、己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治未病”与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相吻合 第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针对机体、环境和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第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在疾病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第三级预防亦称康复治疗,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
“治未病”与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相吻合 前移战略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早诊、早治,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己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相吻合。?
“治未病”思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思想观念前移、经费投入前移、措施落实重心前移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是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
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黄帝内经》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它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扁鹊答魏文王的故事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只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其实,这就是“上医治未病”。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也说明古人早就对疾病“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内容。防患于未然就是第一级的预防;如果已经生病,就要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勿使轻病变成重病,简单的小病变成复杂的大病,这就是第二级的预防;对于不能彻底治愈的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等),要尽量使其长期保持稳定状态,保持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勿使发展到残疾和不可控制,这就是第三级的预防。
只要掌握了这三级预防,我们就能让自己的身体不生病。
养生小提示:平时要预防疾病,我们就要从细微入手,保持机体在良性、平衡状态上运行。平时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力求保症自己的生活规律;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紧张;平时多进行散步、体操、登山、游泳等体育活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