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颜花的诗句
1. 关于朝颜的诗句
关于朝颜的诗句 1. 关于南宫朝颜的藏头诗
南峰喜共登.
宫中欣同归.
朝来天外去.
颜入梦中回.
南浦飞孤鹜.
宫花落九天.
朝来何处去.
颜去几时还.
南无俱在口.
宫有此时心.
朝是有情人.
颜如亦断魂.
南陌草争茂.
宫园花乱春.
朝来朝夕事.
颜去有诗人.
南峰喜共登.
宫中欣同归.
朝来天外去.
颜入梦中回.
南赣炸惊雷.
宫天暴雨摧.
朝来填海去.
颜去补天回.
南朝山半寺.
宫日月满楼.
朝天人未醉.
颜一笑东风.
南国寒霜早.
宫城冷月犹.
朝来只有诗.
颜去无须酒.
2. 与颜有关的诗句
《赋得樱桃》李世民
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
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
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
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
《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李亨
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
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
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
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
《赋戚夫人楚舞歌》李昂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
闺中歌舞未终曲,天下死人如乱麻。
汉王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栊人已荐。
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裴回入行殿。
日夕悠悠非旧乡,飘飘处处逐君王。
闺门向里通归梦,银烛迎来在战场。
相从顾恩不雇己,何异浮萍寄深水。
逐战曾迷只轮下,随君几陷重围里。
此时平楚复平齐,咸阳宫阙到关西。
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君王纵恣翻成误,吕后由来有深妒。
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
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
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
曲未终兮袂更扬,君流涕兮妾断肠。
已见储君归惠帝,徒留爱子付周昌。
3. 关于颜的好听诗句,有颜字的就行
1、云鬓花颜金步摇(唐·白居易·《长恨歌》)2、不见玉颜空死处(唐·白居易·《长恨歌》)3、使人听此凋朱颜(唐·李白·《蜀道难》)4、天威在颜咫尺(魏晋·曹操·《短歌行》)5、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收和颜而 静志兮(魏晋·曹植·《洛神赋》)7、光润玉颜(魏晋·曹植·《洛神赋》)8、羞颜未醉已先(宋·苏轼·《浣溪沙》)9、朱颜未称五年兄(宋·苏轼·《浣溪沙》)10、杏花依旧驻君颜(宋·苏轼·《浣溪沙》)11、朱颜绿发映垂杨(宋·苏轼·《浣溪沙》)12、绿鬓苍颜同一醉(宋·苏轼·《定风波》)13、不辞镜裹朱颜瘦(宋·欧阳修·《蝶恋花》)14、不辞镜里朱颜瘦(宋·欧阳修·《蝶恋花》)15、不妨随处一开颜(宋·陆游·《鹧鸪天》)16、熟听阳关不惨颜(宋·陆游·《鹧鸪天》)17、不妨随处一开颜(宋·陆游·《鹧鸪天》)18、三军过后尽开颜(现代·毛泽东·《七律·长征》)19、玉颜醉里红潮(宋·苏轼·《西江月》)20、镜里朱颜(宋·陆游·《蝶恋花》)21、强颜红紫同□(宋·虞·《水调歌头》)22、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宋·文天祥·《正气歌》)23、当年拼却醉颜红(宋·晏几道·《鹧鸪天》)24、争向朱颜不耐秋(宋·晏几道·《鹧鸪天》)25、莫教离恨损朱颜(宋·晏几道·《鹧鸪天》)26、当年拼却醉颜红(宋·晏几道·《鹧鸪天》)27、莫教离恨损朱颜(宋·晏几道·《鹧鸪天》)28、争向朱颜不耐秋(宋·晏几道·《鹧鸪天》)29、朱颜大药知能驻(宋·无名氏·《鹧鸪天》)30、日绕龙鳞识圣颜(唐·杜甫·《秋兴八首》)31、朱颜辞镜花辞树(近代·王国维·《蝶恋花》)32、镜里朱颜犹未歇(近代·王国维·《蝶恋花》)33、四照朱颜(近代·王国维·《蝶恋花》)34、颜如玉(宋·辛弃疾·《满江红》)35、相对醉颜红(宋·无名氏·《水调歌头》)36、肯把朱颜悔(近代·王国维·《虞美人》)37、争看醉颜酡(宋·无名氏·《满庭芳》)38、长使近天颜(宋·无名氏·《满庭芳》)39、瞻仰天颜有喜(宋·无名氏·《满庭芳》)40、愿朱颜绿鬓(宋·无名氏·《满庭芳》)41、养就朱颜(元·无名氏·《满庭芳》)42、妻颜似玉(元·无名氏·《满庭芳》)43、朱颜却对白髭须(宋·辛弃疾·《浣溪沙》)44、破帽遮颜过闹市(近代·鲁迅·《自嘲》)45、思归多苦颜(唐·李白·《关山月》)46、其如镜里花颜改(宋·欧阳修·《渔家傲》)47、庆华发、苍颜七十(宋·无名氏·《满江红》)48、阿母开颜笑(宋·无名氏·《蝶恋花》)49、蓬鬓衰颜不复妆(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50、登山远望得留颜(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51、颜回短命(元·无名氏·《沁园春》)52、绿鬓朱颜(宋·无名氏·《沁园春》)53、欲占朱颜长好(宋·晏几道·《清平乐》)54、欲占朱颜长好(宋·晏几道·《清平乐》)55、照衰颜华发(宋·苏轼·《好事近》)56、镜里朱颜(宋·黄庭坚·《点绛唇》)57、归来华发苍颜(宋·辛弃疾·《清平乐》)58、佳期须及朱颜好(宋·欧阳修·《踏莎行》)59、涕零雨面毁形颜(魏晋·曹丕·《燕歌行》)60、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宋·晏几道·《虞美人》)61、弱颜固植(先秦·屈原·《招魂》)62、靡颜腻理(先秦·屈原·《招魂》)63、朱颜酡些(先秦·屈原·《招魂》)64、惨愁颜、断魂无语(宋·柳永·《鹊桥仙》)65、今发白、颜苍如此(宋·刘克庄·《贺新郎》)66、休拈明镜照苍颜(宋·朱敦儒·《浣溪沙》)67、与人驻颜光(唐·李白·《短歌行》)68、不辞镜里朱颜瘦(唐·冯延巳·《蝶恋花》)69、解颜一笑迷人国(宋·刘克庄·《满江红》)70、朱颜非昔(宋·刘克庄·《满江红》)71、顾朱颜绿鬓(宋·刘克庄·《满江红》)72、朱颜老去难重少(宋·刘克庄·《满江红》)73、相思拼损朱颜尽(宋·晏几道·《玉楼春》)74、相思拼损朱颜尽(宋·晏几道·《玉楼春》)75、西风浊酒惨离颜(清·纳兰性德·《浣溪沙》)76、衰颜得酒能红(宋·晁补之·《临江仙》)77、安用丹砂巧驻颜(宋·周紫芝·《鹧鸪天》)78、惆怅玉颜成间阻(清·纳兰性德·《蝶恋花》)79、借取冰轮照玉颜(宋·无名氏·《南乡子》)80、酒醺颜色粉生光(宋·王之道·《浣溪沙》)81、对花何吝醉颜酡(宋·欧阳修·《定风波》)82、云边天日望威颜(宋·无名氏·《导引》)83、怅望惨朱颜(宋·无名氏·《导引》)84、绿鬓朱颜(宋·秦观·《江城子》)85、绿鬓朱颜(宋·秦观·《江城子》)86、咫尺玉颜(宋·秦观·《江城子》)87、颜闵相与期(魏晋·阮籍·《咏怀》)88、笑强颜、风物岂非痴(宋·范成大·《满江红》)89、长教绿鬓朱颜(宋·张孝祥·《西江月》)90、更朱颜(宋·张孝祥·《水调歌头》)91、翡翠帘开识圣颜(宋·张孝祥·《鹧鸪天》)92、天颜有喜(宋·辛弃疾·《满庭芳》)93、想慈颜望久(宋·刘克庄·《沁园春》)94、颜发改(宋·刘克庄·《沁园春》)95、经秋何事亦孱颜(近代·王国维。
4. 形容素颜的诗句
1、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月 唐代:李商隐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3、北征 唐代: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4、折桂令·问秦淮 清代: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5、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五代:顾敻。
5. 急求带“颜”的古诗词
抱山冷殑殑,终日悲颜颜。
如今苍颜白发,问耕聊尔耳,依稀农圃。
邹鲁相望击柝间,亦颜谁许独晞颜。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形迫抒煎丝,颜落风催电。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旧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知音敲尽朱颜改,寂寞时情。
相思拼损朱颜尽,天若多情终欲问。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1季冬:农历十二月,冬季最末一个月,包含小寒、大寒两个节气。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唐·杜甫《小至》
岸边已有暖意,等到腊月柳叶便可舒展。山中尚存寒气,迎着北风梅花就要开放。这两句诗极有趣味。柳是春天之物,梅是冬天之物。因冬天比较温暖,所以才会出现诗中描写的现象——柳欲舒叶、梅欲吐蕊。然而,柳叶将舒未舒,梅花欲放未放,一个将字,一个欲字,使人犹见两者谁先孰后争执不下之状,竟让人也难以判断此刻究竟是春天,还是冬天了。
衡茅林麓下,春气已微茫。
宋·林逋《山村冬暮》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暮冬时节,坐落在林边山脚下的小山村里,已经可以微略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那雪后的翠竹还泛着微微的寒气,轻风吹拂着已凋残的梅花,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山村的冬暮本是缺乏生命力的,而诗人笔下的山村冬暮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宋·沈括《延州诗》
二郎山下纷纷扬扬飘着雪花,人们效仿边塞地区的习俗住在盘旋直立的帐篷里。虽然积雪已渐化尽但冬天的寒气尚未退尽,看那帐篷中吐出的黑色煤烟仿佛洛阳街上的尘土一样多。诗句描绘陕北延安冬末的景色。积雪虽已化尽,但冬寒尚存人间,故人们尚需生煤火炉取暖,正是北方气候的特点。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一
阳光融尽了最后一抹残雪,晶莹的雪水也不再顺着屋檐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春天伴着纤嫩的小草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人间。诗人抓住典型事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回的景象。描写生动传神,诗人喜悦之情荡漾其间,也给读者带来了温馨和甜美。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宋·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
正要叫这大雪尽情地飘落,落尽透骨的冬寒。为的是不妨碍桃李享受自己美好的年华。两句诗寓意深刻。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不管残冬多么寒冷,它终不能妨碍春的到来,桃李依旧要开放,要芬芳。这是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宋·范成大《宿东寺二首》其一
淡淡的天空如水一样雾气迷濛,屋顶上残雪和积霜冻结在鳞片似的瓦上。诗句写江南冬景。上句写残冬初春之交水蒸气升腾的景象。次句的“冻瓦鳞”把本来就屋瓦鳞次的房顶又涂上了一层斑驳陆离的银光。诗句极其简炼地将水、雾、雪、霜连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凄情萧瑟的江南残冬图,衬托出诗人客旅他乡的'孤寂愁怅的心境,更给人以凄楚之感。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2仲冬:也称中冬,农历十一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
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
晋·傅玄《诗》
凛冽的寒风可刮落人的耳朵,纷纷扬扬的白雪一落到地面便凝结住了。树枝上的积霜在北风中频频飞起,水中也已生成厚厚的冰层。诗句写深冬的严寒景象。诗人列举最能体现寒冬气象的风、雪、霜、冰四物,加以渲染,便描绘出一幅令人生畏的冰天雪地图。首句截人耳最为夸饰,北风尖利似刀,简直可以割截人耳。
零雪霏霏集宇,悲风徘徊人襟。
晋·陆机《上留田行》
飘零的雪花飞飞扬扬地洒落在屋顶上,凄厉的寒风打着旋儿吹进人的衣襟。诗句描绘了寒冬里雪花纷飞、冷风刺骨的萧杀景象,反映了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诗人拟人化的“徘徊入襟”,形象地表现出狂风回旋的景象,首句霏霏写出飞雪之密集。
冬日凄惨,玄云避天。素冰弥泽,白雪依山。
晋·包播《诗》
冬天的太阳凄暗惨淡,黑云避开了天宇,紧紧笼罩着大地。素冰充满了水泽,白雪依附着群山。诗句描写了仲冬季节的苍白景象。前两句写仰望寒空,日色晦暗。后两句远眺山泽,满目冰雪。涂满天宇山泽的冷色使人更加畏惧冬季的凄惨。“避天”为夸饰彤云密布、紧压山河的严冬景象,极有气势。
仲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
梁·萧衍《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仲冬季节,寒气逼人。凛冽的朔风吹折了细长的柳枝。诗句描写的是仲冬时节,冷气刺骨,霜风呼啸的景象。诗句紧紧围绕一个“寒”字,先写寒凉的空气,后写寒冷的冬风。“折细柳”突出寒风的猛烈、疯狂,使人对无形的寒风有了具体的感受。诗句运用凄寒的冬景申诉自己无力实现孔子的遗训。
霜风有恨号平楚,寒日无光下远岑。
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
挟霜带雪的寒风似乎有诉不尽的怨恨,在远处平林间怒号。寒冷凄残的斜阳暗淡无光,从遥远的山峰后慢慢地沉落了下去。这两句诗描写仲冬傍晚日落时的景色。诗中着力渲染了冬天的寒冷和萧索,风是“霜风”,日是“寒日”,都透着一股逼人的凉气。作者又以拟人的手法,把“风”拟人化,那风的响声似乎是“有恨”,因此才这般号鸣,更增添了冬天的凄惨。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3孟冬:农历十月,在24个节气中的立冬、小雪两个节气。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初冬寒气已至,北风呼啸,令人感到凄惨战栗。诗句以夸张的笔触状写初冬十月的凄冷景象。初冬远不至于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凄冷寒冻,然而对于心境极其孤寂的人来说,完全可能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惨栗的效果,这是艺术上的夸张。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明月皎月光》
看那北斗七星中的玉衡三星所指的方向,知道时节已进入孟冬。天空寒星闪烁,格外分明。诗句状写初冬时的景象。以写众星位置的推移来点明季节的变换。诗句较为含蓄,耐人寻味。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齐·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
满池荷花象遭到风雨袭击一样凋零衰谢,而那绿荫遮窗的翠竹也像鸟的羽毛一样枯焦无光泽。诗句写作者闲暇坐观卉木时眼中所见的萧条、冷落的初冬景象。冬日之荷必然会凋残,竹木自然也要枯蔫。作者之所以描写如此之残景,正反映了他心境之无绪。
季月寒气重,滋兰错无芳。
梁·江淹《就谢主簿宿诗》
孟冬寒气刺骨,培植的兰花杂乱无章,没有芳香。诗句写出了孟冬时节寒气逼人的气氛。下句“错无芳”三字不仅写出了兰花无人照料,杂乱而生,没有清香的萧瑟景象,而且将冷气逼人的数九寒冬用具体形象渲染了出来,使“寒”可见可感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昔日凌波挺立的荷花,现在已经枯衰,枯败的荷茎再也不能举起那似伞的碧绿荷叶来遮挡风雨了。后凋的几株残菊,虽花叶全无,但尚有那挺拔的枝干傲霜凌寒。诗句描绘秋末冬初的景色。作者写荷、菊的凋零,侧重于荷叶、菊枝的对比,观察细致,形容绝妙。“傲霜枝”,写菊虽衰残,犹存风骨,有赞美之意。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宋·陈与义《居夷行》
洞庭湖畔残留的落叶更加稀少,秋风绕林的飒飒之声已经没有了。黄帝从前在这里演奏的咸池之乐再也听不到了,川原上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日光。诗句写洞庭湖畔冬初叶落水明的景色。诗人不仅直写眼前景物用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担忧,而且还引用历史典故,说明此地确不景气。
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
宋·杨万里《晚风寒林》
本来寒林都是用淡笔描绘的,却用浓墨点上了几只栖落的乌鸦。作者从绘画的角度描写了初冬的风光。冬天,树叶凋零,树林灰朦朦一片,如果有几只乌鸦落在上面,一定会显得很黑。再加上作者的艺术处理,浓淡对比分明,便将乌鸦的形象突出在读者面前。
叶空树影疏,秋杪禽声杀。
清·蒲松龄《冬初过石隐园即景》
冬日来临,树木枝空叶尽,地上的树影也显得稀稀疏疏。秋日已过,疾飞的飞禽,鸣叫声也变得萧杀、凄凉起来。这两句诗描写初冬时节满目肃杀、荒凉的景色。诗句运用白描手法,空、疏、秋、杀等字都带有凄寒之气,含悲苦之意,表现出初冬的冷漠和孤寂。诗虽短小,却传神地表达出初冬之内涵。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41、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2、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3、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4、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5、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6、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7、相思一夜梅花发。
8、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9、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10、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11、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12、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13、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1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5、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16、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1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8、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19、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20、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21、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22、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23、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24、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25、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26、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27、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
28、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29、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3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31、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32、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33、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34、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35、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36、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37、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38、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39、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40、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51)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唐·李咸用《大雪歌》
2)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3)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4)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5)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6)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元稹《南秦雪》
7)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8)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9)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10)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11)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2)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13)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14) 雾凇杭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5) 岂若天庭瑞 ,轻雪带风斜。
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61.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1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1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
14.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15.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2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1.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2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2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2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26.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7.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8.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9.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30.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31.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2.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33.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当年我去戍边时,杨柳枝嫩随风摇曳;如今我回家乡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诗句描写了戍卒出征与凯旋时的情景。诗人融多种表现手法为一炉。对偶的运用造成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的结构。时间、行动、景物以及哀情乐景的对比,突出了境象的立体感。叠字的运用增强音乐节奏感。这不仅创造了诗句的形式美、韵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增强了细微曲折之情的传达。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晋·陆机《苦寒行》
山岩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融化,被风一吹,纷纷向上飞扬。寒风掠过树梢,发出凄厉的鸣声。诗句描写冬季朔风呼啸、积雪纷飞的景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风声生于树梢,甚合事理,但又为一般人所疏忽。两句诗还运用了互文手法。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过去我们话别时,正是黄莺鸟开始鸣叫的春天;如今相遇时,已是雪花飘飞的冬天了。诗句描写与故友庞参军分手与相遇时的不同景色。诗人不是抽象地陈说时序的变化,而是通过描绘当时的季节特征来表现分手与相遇的时间概念。诗句形象含蓄,感情真挚。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隋·虞世基《出塞二首》其二
大雪纷飞使天山的道路昏味不明,千里寒冰堵塞了交河的源头。笼罩在浓雾中的烽火暗然无色,结满霜花的大旗冻僵不能翻飞。这是描写塞外寒冬的景象。诗人择取了最能表现冬季特征的雪、冰、雾、霜四物,并将它们放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来描写,真切传神地突现出塞外冬天的寒冷、寂寥和戍边生活的艰苦。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唐·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因天气寒冷,渔船在码头边的河道中都冻住了,猎人们在阴冷的原野上点燃了熊熊的篝火。只有在悠悠白云的深处,时断时续地传来钟鸣声和猿猴夜间的啼叫声。夜,静极了。阴森、寒冷的环境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四
马厩里的马骨瘦如柴,无力驮人外出。邻居家的鸡冻得不能司晨报晓。两句诗通过对马和鸡的描写,从侧面渲染了严冬季节寒冷透骨的天气。诗人展开想象,施以拟人化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描摹景物,十分生动形象。
风衔松竹怒咆哮,鸟泣冰霜裂冻巢。
清·陈璧《言怀》
狂风摇撼着松枝竹干愤怒地咆哮着,小鸟在伤心地啼泣,它那本来就很寒冷的窝巢已被冰霜冻裂了。诗句写冬景。狂风、冰霜使得松竹失去抵挡的能力,使得孤苦伶仃的小鸟无家可归。诗中的“衔”字与“泣”字非常形象,把冬季里寒风和啼鸟的独特状态传神地表现出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