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谢谢! 谁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完整版?

乐乐1年前 (2024-03-19)阅读数 8#古诗
文章标签琵琶东坡

书名: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

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

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

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

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

美,一宏壮也。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

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

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

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七〗“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

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

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也?

〖九〗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

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十〗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

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

已不逮矣。

〖十一〗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

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十二〗“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

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

近之欤?

〖十三〗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

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

解人正不易得。

〖十四〗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十五〗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

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十六〗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十七〗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

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十八〗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

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

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十九〗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

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二十〗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

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

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二一〗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

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

工耳。

〖二二〗梅圣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

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

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二三〗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

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二四〗《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二五〗“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二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

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

不许也。

〖二七〗永叔“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

始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二八〗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

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

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

〖二九〗少游词境最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

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三十〗“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

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

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

〖三一〗昭明太子称陶渊明诗“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王无功称薛收赋“韵趣高奇,词义晦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词中惜少此二

种气象,前者唯东坡,后者唯白石,略得一二耳。

〖三二〗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

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三三〗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

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三四〗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

“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

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

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三五〗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

‘刘郎’等字。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霸岸’等字。”若惟恐人

不用代字者。果以是为工,则古今类书具在,又安用词为耶?宜其为《提要》所

讥也。

〖三六〗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三七〗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

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三八〗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白

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

等句何如耶?

〖三九〗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

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

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

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四十〗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

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

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

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

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四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

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

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四三〗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

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

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

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

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四四〗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

心也。

〖四五〗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

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

〖四六〗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

中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四七〗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

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想象,

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四八〗周介存谓“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刘融斋谓

“周旨荡而史意贪。”此二语令人解颐。

〖四九〗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如“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迫寻

已远。”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有之,其“隔江人在雨声

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乎?

〖五十〗梦窗之词,吾得取其词中之一语以评之,曰:“映梦窗凌乱碧。”

玉田之词,余得取其词中之一语以评之,曰:“玉老田荒。”

〖五一〗“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

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

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五二〗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

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五三〗陆放翁跋《花间集》,谓:“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

可爱。能此不能彼,未可以理推也。”《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

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然谓词必易于诗,余未敢信。

善乎陈卧子之言曰:“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诗。然其欢愉愁苦之

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五代词之所以独胜,亦

以此也。

〖五四〗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

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

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

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五五〗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

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

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

谢谢!  谁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完整版?

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

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

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五七〗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五八〗以《长恨歌》之壮采,而所隶之事,只“小玉双成”四字,才有余

也。梅村歌行,则非隶事不办。白、吴优劣,即于此见。不独作诗为然,填词家

亦不可不知也。

〖五九〗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

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

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六十〗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

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

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六一〗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

故能与花草共忧乐。

〖六二〗“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

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轗轲长苦辛。”可谓*鄙之尤。然无视为

*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词,读之者但觉其

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词与鄙词之病,非*与鄙之病,

而游词之病也。“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恶其游也。

〖六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六四〗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

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

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1. 描写美女弹琵琶的诗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 描写美女弹琵琶的诗句有哪些

1,《琵琶行》唐代 白居易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译文: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2,《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代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译文: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3,《古意》唐代 李颀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译文:辽东**年方十五,她弹熟了琵琶能歌善舞。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乐曲,感动得全军将士泪下如雨。

4,《贺新郎·赋琵琶》宋代 辛弃疾

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译文: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她技艺超群,将《梁州》曲演奏得哀彻云霄。

5,《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代 晏几道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832照彩云归。

译文: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3. 写美人弹琵琶的诗句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 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 求描写琵琶弹的好的和女子有才华的诗词句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弹琵琶的诗句

1.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作者:张伯淳 朝代:元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筝。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2.

菩萨蛮

作者:韦庄 朝代:唐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3.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5. 和琵琶有关的诗句

1、欲饮琵琶马上催--唐 王翰 《凉州词》

2、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 《琵琶行》

3、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 《琵琶行》

4、十三学得琵琶成--唐 白居易 《琵琶行》

5、我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 《琵琶行》

6、今夜闻君琵琶语--唐 白居易 《琵琶行》

7、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 《琵琶行》

8、胡琴琵琶与羌笛--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琵琶金翠羽--唐 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10、停杯且听琵琶语--宋 苏轼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11、传与琵琶心自知--宋 王安石 《明妃曲》

12、小怜初上琵琶--宋 王安石 《清平乐·留春不住》

13、琵琶弦上说相思--宋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4、小琼闲抱琵琶--宋 晏几道 《清平乐·千花百草》

15、琵琶弦上语无凭--宋 晏几道 《玉楼春》

16、琵琶傍畔且寻思--宋 欧阳修 《玉楼春》

17、小怜初上琵琶--宋 王安石 《清平乐·留春不住》

18、琵琶弦上说相思--宋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9、小琼闲抱琵琶--宋 晏几道 《清平乐·千花百草》

20、琵琶弦上语无凭--宋 晏几道 《玉楼春》

6. 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的诗句的大概意思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

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

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

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

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

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

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

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

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

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

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

7. 描写琵琶的诗句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唐·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2、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唐·牛殳《琵琶行》

译文: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样难得,而且五音俱全。一但弹起来时,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盘中发出时断时续的圆润声音。

3、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宋·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

译文: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毛。

4、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宋·苏轼《诉衷情·琵琶女》

译文: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6、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