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下一句
子贡①问曰:“孔文子②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③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①子贡:端木赐,字子贡。生于公元前520年。孔子弟子。
②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③敏:敏捷,勤勉。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
“不耻下问”是孔子治学的—贯主张。“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耻。低微贫贱的人,并不一定缺少伟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真知灼见。社会是个大学校,孔子不也曾被两个辩日的小儿问得哑口无言吗?放下所谓的身份,向身边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吧,不要认为自己是最博学的。
记得采纳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下一句是: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因此称他文。敏:聪明,好:喜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下一句是: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因此称他文。敏:聪明,好:喜好。出处 《论语 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释义:耻:羞耻,耻辱。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