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土杏儿--苦孩(核)子
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
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小姑娘梳头--自便(辫)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不响)。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庙。(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
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关于"春"的歇后语
春蚕到死——解释:怀着丝
春草闹堂——解释:急中生智
春茶尖儿——解释:又鲜又嫩
春江水暖——解释:鸭先知
春苗得雨——解释:正逢时
春笋破土——解释:节节高;天天向上
春天的竹笋——解释:节节向上;无依
开春的柳絮——解释:满天飞
开春的兔子——解释:成群结伙
歇后语—带"竹"的
竹筒到水——一咕咚到底
竹筒子倒豆——全抖露出来
竹笼里藏火炭儿——早晚要烧起来
竹筛子盛稀饭——漏洞百出
竹笋出土——节节高
竹丝编的背篓——眼多
竹枕头——内中空
竹子当鼓——敲竹杠
竹竿顶天——差一大截
竹扁担挑竹筐——碰上字家人
竹林里挂灯笼——高风亮节
竹篓捉鱼——逃不脱
竹篮打水——一场空
竹竿儿肚肠——直筒子
竹竿子上炕——横管
歇后语—人称类
三十年开花,四十年结果——老果果(哥哥)
小蝈蝈——大肚子
木棍钉在墙上——大小算个橛(爵)
冬瓜上霜——白胡子老汉
荒坡上的枣子——小核(孩)
园外竹笋——外生(甥)
刺芭林的斑鸠——咕咕(姑姑)
凉水和面——就就(舅舅)
袖里点灯——小伙子
猪蹄子不放盐——淡脚(旦角)
谐音篇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跟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着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里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骑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动物歇后语有哪些,趣味动物歇后语大全
动物歇后语有哪些,趣味动物歇后语大全
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夜猫子进屋准没有好事
猫鼠交朋友信不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爬称钩自称自
老鼠掉进米缸里一半喜一半忧
老鼠同猫睡练练胆子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的眼睛只看一寸远
耗子拿枪窝里反
耗子掉到醋缸里 一身酸味
耗子伸腿小手小脚
耗子逗猫没事找事
耗子嫁女讲吃不讲穿
耗子吃砒霜翻白眼
耗子滚到面柜里乐糊涂了
耗子舔猫鼻子自己找死
耗子窟窿(kū long)填不满
耗子上吊猫逼的
耗子啃木箱闲磨牙
耗子钻灰堆闭着眼混
耗子进老鼠夹离死不远
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耗子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耗子爬竹竿一节一节来
耗子偷米汤勉强糊得着嘴巴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抓耗子多管闲事
狗咬乌龟无从下口
狗吃青草长着一副驴心肠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贵州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
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不是风,就是雨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屎壳郎戴花丑美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量)
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苍蝇飞进花园里装蜂(疯)
老虎头上打苍蝇好大的胆子
洞庭湖里的老麻雀胆子不小
狗赶鸭子呱呱叫
老鸦站树头呱呱叫
鸭子下水呱呱叫
麦田捉龟十拿九稳
笼里抓鸡十拿九稳
三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
荞麦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稳
骑毛驴不用赶道熟(肯定不是沿海地区产生的)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来源于北方)
山猪嘴里的龅牙包不住(不可能在平原地区流行)
看见骆驼说是马背肿少见多怪(跟沙漠地区关系更密切)
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铁公鸡 一毛不拔
属蚂蝗的 吸血鬼
天下乌鸦 一般黑
回民赶集(诸)猪事不问
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
王八肚子插鸡毛(归)龟心似箭
山鸡吃着黄连子苦在心窝不敢啼(提)
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
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鹰飞蓝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
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
马路不叫马路公道
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
鞋子里跑马没几步
对牛弹琴不看对象
捉住驴子当马骑--不识货
麻雀鼓肚子--好大的气
打蛇打在七寸上击中了要害
河里的鸳鸯--一对儿
虾子落锅死了还是红的
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
拔了毛的鸽子--看你咋飞
海底动物--不见天日
蚯蚓走路伸一下,缩一下
剥了皮的蛤蟆三-心不死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乌龟看青天缩头缩脑
虾公掉进油锅里闹个大红脸
麻雀回家叽叽喳喳
耗子掉到书箱里咬文嚼字
乌龟笑鳖彼此彼此
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牛皮鼓湿水不响
牛皮鼓,青铜锣不打不响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
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牛粪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小升初语文必考歇后语
1.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思(丝)路不对
2.一串钱九百九——不成调(吊)儿
3.一根麦秆打鼓——不想(响)
4.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运(云)
5.二两棉花打絮——谈(弹)不上
6.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7.七十岁配眼镜——老话(花)
8.下巴底下支小锅——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伞——临(淋)到头上了
10.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11.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
12.大麦去了皮——白人(仁)
13.大胡子——难题(剃)
14.丈八的灶台——高照(灶)
15.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
16.云彩上点灯——空挂名(明)
17.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19.嘴上涂石灰——白说(刷)
20.藕炒黄豆——钻空(孔)子
21.瓦匠的双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灯——虚挂名(明)
23.六七八九——没食(十)
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6.孔夫子的口袋——书呆(袋)子
27.石头蛋子腌咸菜——一言(盐)难尽(进)
28.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29.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3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1.皮匠不带锥子——真(针)行
32.对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3.老鼠跳到琴上——乱谈(弹)
34.老蜘蛛的肚子——净是私(丝)
35.竹林里栽柏树——亲(青)上加亲(青)
36.年初一吃酒酿——头一遭(糟)
37.灯草做拐杖——做不得主(拄)
38.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39.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40.冻豆腐——难办(拌)
41.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42.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43.草把作灯——粗心(芯)
44.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45.响鼓不用重锤——一点就明(鸣)
46.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47.旗杆上挂剪刀——高才(裁)
48.保温瓶的塞子——赌(堵)气
49.唐僧念经——一本正(真)经
50.高山上打锣——四方闻名(鸣)
二、比喻类
1.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2.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
3.一盘象棋下两天——棋逢对手
4.一粒老鼠粪——搞坏一锅汤
5.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6.二锅头的瓶子——嘴紧
7.二十一天孵不出小鸡——坏蛋
8.十月里的鸡冠花——老来红
9.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10.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1.七个钱对半分——不三不四
12.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
13.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
14.八十岁学吹打——出息不大
15.九月里的甘蔗——甜到心
16.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17.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18.三伏天喝凉茶——浑身痛快
19.三人两根须——稀少
20.三只脚的板凳——不稳
21.上天摘星星——异想天开
22.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23.大松树作烧火柴——大材小用
24.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
2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6.大门上的春联——一对红
27.大象屁股——推不动
28.下雨天打麦子——难收场
29.下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
30.下雪天过独木桥——提心吊胆
31.公鸡尾巴——翘得高
32.山西骡子学驴叫——南腔北调
33,山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3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35.口里含冰糖——嘴甜
36.小偷进牧场——顺手牵羊
37.开了瓶的烧酒——好冲
38.无根的浮萍——成不了栋梁材
39.井底的蛤蟆——见识少
40.太岁头上的土——动不得
41.乌龟找甲鱼——正是一路货
42.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别提了
43.飞机上吊蟹——悬空八只脚
44.飞机上聊天——空谈
45.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46.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47.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48.井底雕花——深刻
49.木板上钉钉——个个算数
50.切菜刀剃头——危险
老北京趣味歇后语释疑
二龙坑的鬼——跟上啦!
北京西城二龙坑,即前清郑王府附近,辛亥后,府邸售与中国大学为校址。此处旧时是一片荒地,俗名“烂死岗子”。凡清贫人家死了人,无力发送出殡,多将死者尸体用芦苇席卷裹埋葬于此。民间有“二龙坑闹鬼” 的传说,有人夜间倘若必须路过此处,须三五成群结伴,又唱又喊以壮胆,其实乃自欺欺人。
西直门到海淀——拉啦!
这是旧时北京人力车夫常说的一句谚语。
原来,由西直门到海淀距离不远,而且是从市内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人们常借用这句歇后语表达儿童排泄粪便而不知预先告诉家长,却以此诙谐之语道出。
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
北京天桥是旧时江湖卖艺人聚集的地方,其所练武艺,五花八门。有吞活蛇者,有吞宝剑、铁球者,有以头开砖者,有练刀枪把式兼卖大力丸者,有摔跤、耍中幡者……其实,天桥的把式并非净说不练,如吞宝剑、吞铁球、吞活蛇乃是真功夫,有时竟在表演时口吐鲜血,其艰苦可见。
打磨厂的大夫(医生)——懂得帽(董德懋)!
北京正阳门外迤东有一条街,名叫“打磨厂”。当年在这条街路南有一位中医师挂牌应诊,此人姓董名德懋,医术一般,故有此歇后语之流传。“懂得帽儿?” 乃北京俗语,意即什么都不懂,带有轻蔑的口气。
老太太上电车——你先别吹!
旧时,北京有轨电车每到一站停下,待乘客登车毕,售票员则以铜哨通知司机启行。车将开时,老太太从后面赶来,招呼售票员莫吹哨。此句乃讽刺爱“吹牛皮”者。
活跃于北京人口头上的歇后语,其条目之多,不胜枚举,其历时之久,数百年而不衰;且涉及人物、政治、名胜、民俗、宗教等诸多方面之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而趣味盎然。
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
这是康熙皇帝继位后,逐渐流传于京城的一条歇后语。
康熙皇帝为避免皇子争夺帝位而诱致萧墙之祸,一改退位前公布继承人之旧制,而将诏书存放于太和殿匾额后面,直待临死或退位时当众取下宣诏。文武大臣于宣诏前,面对复杂而残酷的政治斗争不知依傍哪位皇于,在诸多激烈竞争帝位的皇子之间,首鼠两端,莫衷一是,虑及将来仕途而深感无依无靠。
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以及宛平城里做知县——跪着的差使。
这两条歇后语,迄今仍被上年纪的老北京人津津乐道。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乃咽喉要道,拱卫京师之重镇。按明清旧制,京师城区分别划归宛平县和大兴县管辖,中轴线以西,皆属宛平县界,以东皆属以大兴县界。
明清两代时,上自皇帝下至朝廷重臣,凡赴西南各省办事者,皆出入宛平城。京官出行,朝廷在此为其饯行,知县须跪迎跪送;外埠封疆大吏进京先在宛平城落脚,知县亦须跪迎跪送,丝毫不敢怠慢,故有“跪着的差使”一说。区区七品芝麻官,为一顶乌纱而常年卑躬屈节,亦良可叹矣!
宛平县管界内的先农坛,特为皇帝辟有一亩三分地,供其每年春季来此耕耘,以皇帝亲事稼穑而告诫臣民莫违农时。秋收后,知县照例须向皇帝征税,以示皇帝带头遵纪守法。而七品知县胆敢向皇上征税,又有欺君犯上之罪,按律当斩,姑念其为国家收税,死罪可免,而官是绝对不能再做了。皇帝交税后,即为宛平知县罢免之时,久而久之遂成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