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古诗解释

梵高11个月前 (03-21)阅读数 6#古诗
文章标签雁门关黄河

《凉州词》 王之涣

古诗解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诗歌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哀景写哀情 谋篇有特色——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鉴赏

chusai 发表于 2006-3-4 17:43:00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上录《十五从军征》,《古今乐录》、《古诗源》等均作古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五将它列入“梁鼓角横吹曲”,题为《紫骝马歌辞》,在“十五从军征”前多出“烧火烧野田”等八句。这里,我们认同《乐府诗集》,将此诗视为汉乐府,并依照通行本,保留其“十五从军征”以下的诗句。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老兵,“道逢乡里人”,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家中有阿谁?”“乡里人”答道:“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老兵家中的情况究竟怎样呢?其心情又是如何呢?“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呢?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对《出塞》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这些评价未必恰当,但它确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注释

①秦时句: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这里“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

②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代右北平郡、唐北平郡守所在地。

飞将:西汉名将李广。他曾任右北平郡太守,屡次打退匈奴的入侵,被称为“飞将军”。

③阴山:横亘於今内蒙古自治区南境的山脉。汉时匈奴常据阴山侵扰汉朝。

杨柳枝词(其一)

刘禹锡p

塞北梅花羌笛吹,p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p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招隐士》首句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招隐士》篇。《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郑燮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14岁继母郝夫人卒。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52岁妾饶氏生子。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画中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生存背景,但是苍松依然扎根岩石,挺拔青翠,可见其生命力之强。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它的本色是青翠的。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写了它的坚贞、不畏严寒和磨难的品格。

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你看到了吗,寒冬季节,到处没有绿草; (铺垫)

可是,你又看见了吗,只有松树不畏严寒,还那么青翠挺拔。(对比)

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

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

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

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之上期盼着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坚强质朴,表现了作者不屈从权贵,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

《墨梅图题诗》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

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

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墨梅图题诗》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

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

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回答者: woosa1973 - 魔法学徒 一级 11-26 21:17

白居易《浪淘沙》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译文: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的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白居易《浪淘沙》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译文: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的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关于美好山河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雁门关的诗句

关于雁门关的诗句 1. 描写雁门关的诗句有哪些

1,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出自唐代:卢照邻《战城南》白话文释义: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

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地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出自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白话文释义: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3,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

——出自唐代:李白《山鹧鸪词》白话文释义:苦竹岭头秋月皎洁,满地青辉,苦竹朝南枝头摇曳,鹧鸪飞翔。一只小鹧鸪嫁给了北京的大雁,那大雁正准备衔着鹧鸪飞向雁门关的老家。

4,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出自唐代:崔颢《雁门胡人歌》白话文释义:雁门郡东接古代燕国,郡内高山峻岭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边境附近。你看,一个胡人解开猎鹰脚上的绳索,让它飞出去追捕鸟雀,自己则骑着当地产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秋原上,四处游猎。

5,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出自唐代: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白话文释义: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虽说还不是秋天,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能在严霜中风餐露宿。

2. 有关雁门关的诗词句

1,《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清代 屈大均记烧烛、雁门高处。

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

译文:还记得,当初你我于冬日在雁门关中夜宿。那时候,大雪飞舞,厚厚的积雪将全城都给封住,天上是厚厚的阴云,让人辨不清方面,使人迷路。

在火炉中添上满满的煤炭,你我穿着貂皮大衣围着火炉在深夜里谈话。2,《古离别》南北朝 江淹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译文:心爱的人要到雁门关外很远的地方去了,我们只有无奈地道别。

天上的黄云遮蔽了千里,地上的尘埃与黄云相接,天空也暗了下来,到远方去的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3,《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雁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雁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凉州词二首》唐代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5,《雁门太守行》 唐代 李贺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3. 关于雁门关的诗句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送薛承矩秩满北游(刘长卿)匹马向何处,北游殊未还。

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

知君喜初服,只爱此身闲。古风其六(李白)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李白)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

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

绿萝笑簪绂,丹壑贱岩廊。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

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

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

迷津觉路失,托势随风翻。以兹谢朝列,长啸归故园。

故园恣闲逸,求古散缥帙。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毕。

人生信多故,世事岂惟一。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

闻君卧石门,宿昔契弥敦。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高风起遐旷,幽人迹复存。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

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长亭怨 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屈大均)记烧烛、雁门高处。

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

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

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云中道上作(施肩吾)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

雁门关野望(许棠)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阮郎归 独木桥体(元好问)别郎容易见郎难。千山复万山。

杨花帘幕晚风间。愁眉澹澹山。

光禄塞,雁门关。望夫元有山。

当时只合锁雕鞍。山头不放山。

4. 关于雁门关的诗句

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送薛承矩秩满北游(刘长卿)

匹马向何处,北游殊未还。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

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知君喜初服,只爱此身闲。

古风其六(李白)

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李白)

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

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绿萝笑簪绂,丹壑贱岩廊。

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

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

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迷津觉路失,托势随风翻。

以兹谢朝列,长啸归故园。故园恣闲逸,求古散缥帙。

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毕。人生信多故,世事岂惟一。

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闻君卧石门,宿昔契弥敦。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高风起遐旷,幽人迹复存。

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长亭怨 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屈大均)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云中道上作(施肩吾)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

雁门关野望(许棠)

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阮郎归 独木桥体(元好问)

别郎容易见郎难。千山复万山。杨花帘幕晚风间。愁眉澹澹山。光禄塞,雁门关。望夫元有山。当时只合锁雕鞍。山头不放山。

5. 描写雁门关的诗句有哪些

1、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古离别》南北朝:江淹

2、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雁门关野望》唐代:许棠

3、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虮。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古风五十九首》唐代:李白

4、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云中道上作》唐代:施肩吾

5、匹马向何处,北游殊未还。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 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知君喜初服,只爱此身闲。——《送薛承矩秩满北游》唐代:刘长卿

6. 描写雁门关的诗句

谒杨无敌祠[宋]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注释]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永州、岳州、许州。自号颍滨遗老。

文学上很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为文以策论见长。

工诗,亦能词,著有《栾城集》等百卷。死后谥文定。

李牧祠[宋]司马光椎牛晌壮士,拔距养奇才。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

旌旗移幕府,荆剌蔓丛台。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注释] 司马光(1019-1086),字公实,号迂叟。原籍山西夏县。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让、刚正不阿。从小有“司马光砸缸救人”的美传,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1. 关于山河的名诗句

关于山河的名诗句 1.形容祖国大好河山的名言有啥

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431373934东池亭宴》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那是祖国汩汩的血液。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2.形容祖国大好河山的名言有啥

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那是祖国汩汩的血液。

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

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3.描写祖国河山河山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王维 《青溪》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勃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崔颢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张祜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巴水 唐白居易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大水 唐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独有佣舟子,鼓(木世)生意气.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湖亭晚望残水 唐白居易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澄水如鉴 唐崔颢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引水 唐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水 唐韩溉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别。

4.描写山的著名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补充: 你好!以上是一些:描写山的著 名诗 句,你参考下吧!帮到你,请点击右下角采纳,谢谢!。

5.描写山河的诗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远近高低各不同,万径人踪灭。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只缘身在此山中,碧水东流至此回。

不识庐山真面目,独钓寒江雪。

两岸青山相对出迟日江山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 沙暖睡鸳鸯:李白 朝代。

望天门山

诗人。

泥融飞燕子, 春风花草香。

孤舟蓑笠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6.描写中国壮丽山河的名句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有关山的名言(或诗句)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5、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 《咸阳城东楼> 2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