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的定义与分类
(一)干旱的定义
干旱:是指一种因长期无降水或少降水而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象现象。
旱灾:一些地区由于某些原因发生天气异常,在某一时期出现降水比多年平均值严重偏少,导致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受到危害,特别对农业影响最大。如 1950~1985年全国平均每年农业干旱面积2000万hm2,成灾面积860万hm2,粮食减产100亿kg,灾损2000亿元,造成污染损失约600亿元。
(二)干旱的分类
1.气象干旱
干旱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
(1)气候学意义上的干旱
指某些地区长时期原本就一直少降水,称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形成干旱半干旱地区。特点是少降水是长期性和普遍性的。如新疆年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表6-1):
表6-1 新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2)天气学意义上的干旱
由于某些原因发生天气异常,在某些时期出现降水相对于多年平均值偏少的现象。在干旱或湿润地区都可能发生。特点是降水偏少是短期的和局部的,也称为大气干旱。
2.土壤干旱
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原因:久旱无雨导致土壤缺水;或因土壤蓄水能力差导致缺水,如石灰岩地区;滥砍森林,丧失植被调蓄水分的生态功能也会导致地表缺水;地下水位太低,耕作技术粗放,如过分深耕等都会导致地表缺水。长期的土壤干旱会引起土地退化甚至沙化,如 1960年开始,非洲持续干旱长达10a之久,地表沙化进一步加剧。
3.生理干旱
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特别是土壤持水能力差,降低植物根系吸水能力,植物缺水而受到伤害。
4.社会经济干旱
社会经济干旱指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人类社会蓄水这三者的供给关系不平衡造成生活生产所需水分短缺的现象。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
干旱通常指1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现象
2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严重干旱就是旱灾
严重干旱是自然灾害但轻微干旱不构成旱灾
答地理题目的时候问自然灾害填旱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