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出仕文言文翻译
1. 古文翻译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
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实。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
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
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
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2.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译文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如:“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下片写的晚景,更是景色迷人。请看,夜晚来临,一轮新月升起在天空,月光洒满大地,水天一色,万籁俱寂,只有孤鸿的身影时隐时现。在这样一幅山水画中,一位渔夫,也是作者自己,在静静地垂钓……。
作者所描绘的鸳鸯湖,即浙江嘉兴南湖,那儿“波平岸远,酒酽鱼肥”,渔舟泛浪,萎荷沁香,引得许多画家、文人讴歌之。唐人张志和有渔父词,元代画家吴镇曾“笔之成图”,并写下八首《酒泉子》,“鸳湖春晓”,即其中一景: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策杖几经过。
与这些词作相比,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只是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惋惜的。他曾月夜泛舟吴江垂虹亭,留连忘返:“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念奴娇》)进一步表示要“洗尽凡心,相忘世尘”。而不再是当年在“南海西头”时,“无酒可销忧,但说皇州……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浪淘沙》)那种痛心中原沦陷敌手的悲恨心情了。
3. 陋室铭古文翻译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在于(它的)深浅,有龙(居住)就显得灵异。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蔓延到阶前一片碧绿;芳草青色映入门帘一片青葱。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4. 周敦颐出仕的古文及解释.1古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zhidao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回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翻译: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实。
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
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
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答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5. 文言文:《陋室铭》翻译,要详细点的,谢谢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山不在(1)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4)是陋室,惟(5)吾德馨(6)。苔痕上(7)阶绿,草色入(8)帘青。谈笑有鸿儒(9),往来无白丁(10)。可以调素琴(11),阅金经(12)。无丝竹(13)之(14)乱耳(15),无案牍(16)之劳形(17)。南阳(18)诸葛庐(19),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0)?
注解
(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有我的品德高尚(使陋室不简陋了)。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长上。 (8)入:这里是“映入”的意思。 (9)鸿儒:即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儒:旧指读书人。 (10)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 (11)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2)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泛指佛经。 (13)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泛指音乐。 (14)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乱耳:扰乱耳朵。乱,扰乱。 (16)案牍(dú):官府的公文。牍,①古代写字用的木简。②文件;书信。 (17)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8)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20)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1)苔痕上阶绿,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草色入帘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译文: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名声远播;水不在于深浅,有了龙就显得有灵气。这是一所简陋的屋子,只因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蔓上台阶,苍翠碧绿,草色映入门帘,一片青葱。在这里(与我)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在这里可以弹弹素琴,看看佛经。没有管弦演奏的乐声使我的两耳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心劳累。(它好比)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过:“(品德高尚的君子住在那里)又有什么简陋呢?”
6. 求古文翻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①。凯风因时来②,回飙开我襟③。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④。园蔬有余滋⑤,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⑥。舂秫作美酒⑦,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⑧。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⑨。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⑩。
注释①蔼蔼:茂盛的样子。中夏:夏季之中。贮:藏、留。这两句是说当前树林茂盛,虽在仲夏,仍很阴凉。 ②凯风:南风。因时来:应节吹来。 ③回飙:回风。开我襟:翻开我的衣襟。 ④息交:罢交往。游:驰心于其间。闲业:对正业而言,正业指儒家的《六经》等,闲业指诸子百家、“周王传”(《穆天子传》)、“山海图”(《山海经》)等。卧起:指夜间和白天。这两句是说停止了和朋友的交往,日夜驰心于读书弹琴的闲业之中。 ⑤园蔬:园里的蔬菜。滋:滋味,《礼记·檀弓》:“必有草木之滋焉。”郑注:“增以香味。”余滋:余味无穷。《礼记·乐记》:“太羹玄酒,有遗味者矣。”余滋、遗昧同义。这句和下句是说园里的蔬菜余味无穷,往年的粮食今天还储存着。 ⑥营己:为自己生活谋划。极:止境。过足:超过需要。钦:羡慕。这两句是说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有限,过多的东西不是我所羡慕的。 ⑦秫:黏稻。舂秫:黏稻,为了做酒。 ⑧未成音:发不出完整的声音。 ⑨真复乐:天真而且快乐。簪:古人用来插在冠和发上的饰物。华簪:华贵的发簪。这里指富贵。这两句是说这些事情天真而快乐,可以聊且忘掉富贵荣华。 ⑩这两句是说遥望白云,怀念古人高尚行迹的心情,不自觉地深重起来。
赏析
诗题《和郭主簿》然郭氏姓名事迹均不详,“主簿”是州县主管簿书的属官。此诗作年众说纷纭,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根据其《命子》、《责子》二诗推算,系于义熙四年(408)渊明44岁时作,较为可信。在此之前,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辞序》),曾几度出仕,最后一次是四十一岁(405)时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在这十三年间,东晋内乱迭起,到处腥风血雨,官场腐败,人心险恶,世风伪诈,哀鸿遍野。处在这样动乱、黑暗的时代,庶族出身、家道中衰的陶渊明,虽然有过“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宏图壮志,结果也必然是“有志不获骋”(《杂诗》之二)。于是,他便归隐浔阳,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和郭主簿》就是他归家二年后所作。这一首描写了夏日乡居的淳朴、悠闲生活,表现出摆脱官场牢笼之后那种轻松自得、怀安知足的乐趣。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平淡冲和,意境浑成,令人感到淳真亲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篇展现的都是人们习见熟知的日常生活,“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曾《诗谱》)虽如叙家常,然皆一一从胸中流出,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因而使人倍感亲切。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无不紧扣一个“乐”字。你看,堂前夏木荫荫,南风(凯风)清凉习习,这是乡村景物之乐;既无公衙之役,又无车马之喧,杜门谢客,读书弹琴,起卧自由,这是精神生活之乐;园地蔬菜有余,往年存粮犹储,维持生活之需其实有限,够吃即可,过分的富足并非诗人所钦羡,这是物质满足之乐;有粘稻舂捣酿酒,诗人尽可自斟自酌,比起官场玉液琼浆的虚伪应酬,更见淳朴实惠,这是嗜好满足之乐;与妻室儿女团聚,尤其有小儿子不时偎倚嬉戏身边,那呀呀学语的神态,真是天真可爱,这是天伦之乐。有此数乐,即可忘却那些仕宦富贵及其乌烟瘴气,这又是隐逸恬淡之乐。总之,景是乐景,事皆乐事,则情趣之乐不言而喻;这就构成了情景交融,物我浑成的意境。诗人襟怀坦率,无隐避,无虚浮,无夸张,纯以淳朴的真情动人。我们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那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那繁木林荫之下凉风吹襟的惬意,聆听那朗朗的书声和悠然的琴韵,看到小康和谐的农家、自斟自酌的酒翁和那父子嬉戏的乐趣,并体会到诗人那返朴归真、陶然自得的心态……
7. 文言文《南史陶弘景传》翻译陶弘景(公元456-536),表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
当初他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自己怀中飞出,又看见两个天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家里,随后就怀孕了,生下了陶弘景。但她看到的青龙却是没有尾巴的,自己独自飞上天去了。
据说这预兆了后来陶弘景终身不娶、没有子嗣。 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
他在六岁时就能理解自己读的书,并能撰写文章。七岁时读了《孝经》、《毛诗》(即《诗经》)、《论语》等几万字的书籍。
后来,在他十岁的时候,有一位,同乡得到一本晋代人葛洪写的《神仙传》。他看到里面关于淮南八公等神仙的故事后,便感叹地说:“读了这本书,便使人产生壮志凌云的胸怀,有修仙学道的志气。”
于是他不分昼夜地研究、探寻这本书中的事理,立下了修仙学道、长生久视的志向。他曾经对人说:“仰望青天白云和太阳,就不觉得象原来那样遥远不可及了。”
长大成人后,他身高七尺四寸,神情精明、仪容秀美,眼睛明亮、眉宇开阔,耳朵长而形体精致。他读了一万多卷书,善于弹琴和下棋,精于草书和隶书的书法。
宋顺帝升明三年(公元479)三月,齐高帝作相国。他当时才二十多岁,便被荐举为“诸王侍读”,后来又授予他“奉朝请”的官职(可定期参加朝会)。
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
陶弘景本来是个不求荣华富贵的人,一直想辞官归隐。他曾经在给亲友的信中说:“畴昔之意,不愿处人间,年登四十,志毕山薮。
今三十六矣,时不我借……”永明十年(公元492),他果然向皇帝上表请求辞官归隐。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并赐送他成束的绢帛作为礼物。
到他离开的时候,朝中公卿士大夫之流都到征虏亭来为他饯行,张设了许多帷帐,为他举行盛大的告别宴会。去那里的车马太多,互相拥挤,堵塞了道路。
人们说这是自宋、齐两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朝野上下的人都觉得他非常荣耀。
他便隐居在句容县的句曲山上(今江苏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坛等县境)。他常说:“这座山下是第八洞宫,名叫金坛华阳之天,周围有一百五十里边界。
汉代的时候有咸阳三茅君(茅盈和他的两个弟弟),他们得道后来掌管此山,所以又叫茅山。”于是他在山的中部建立了一处住宅,自号“华阳隐居”。
开始的时候他跟东阳郡的孙游岳学习符录和图谶等经文和道术。后来他游遍了各个名山,寻求仙药。
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吟咏诗文,久久徘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
一听到松涛响,他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乐。有时他一个人独自去山泉、岩石的地方游览,远远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神仙。
当时,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音韵学鼻祖的沈约,正在东阳郡作郡守。由于尊崇他的志向和节操,沈约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
梁武帝(一说齐高帝)曾经下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言下之意是说山中什么也没有,还不如出来作官,也就什么都有了。陶弘景写了“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有什么呢?山岭上有许多白云。
可惜白云只能供我自己赏心悦目,却不好用手捧来寄送给你啊!”巧妙地表示了自己不愿出山作官,不屑与时人为伍的高雅志向。此诗顺口道来,语言平淡却内蕴深厚。
从此,后世的诗词文章中便把白云和隐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白云行踪飘忽,来去无迹,自由自在,无所挂碍,正象飘逸不群的隐士一样。
另一次梁武帝要他出来作官时,他干脆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散漫在水草之间,另一头戴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棒子 驱赶着。梁武帝看了也笑起来,知道他绝不会出来作官了,也就打消了迫他出仕的念头。
永元初年(公元499-500),陶弘景修筑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他自己住在上层,他的弟子们住在中层,来访的宾客住在下层。
从此他便断绝了和世人的交往,只准许一个家僮在他身边侍候他。斋天监四年(公元505),他又搬到积金东涧居住。
梁武帝萧衍原来就和他很有交情,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来,多至一个月中就有几封信,还经常派特使或仕宦前去探望他,经常给他送礼物去。国家每当遇到吉凶、征讨等大事,都要派人去他那里咨询,因此当时的人们把他叫做“山中宰相”。
陶弘景之为人,谦虚谨慎,通达事理而不拘泥,无论在官在隐都自然地符合礼仪。他的心明白如镜,遇到任何事都能立刻就了然于心。
他说起话来没有繁冗错乱,万一有也能立即觉察到。他生性喜好著书立说,崇尚奇异超常的事物,爱惜自然的风光,年龄越大,其爱越深。
他特别精于阴阳五行,风角(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星算(占星术),山川地理,四方产物,中医的中药学。他撰写了《帝代年历》,曾经制造过浑天象,说是“为了修道所须,不只是史官可以用”。
陶弘景传 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获为笔,画灰中学书。
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
8. 萧介,字茂镜,兰陵人也的古文翻译萧介,字茂镜,兰陵人也的古文翻译
萧介字茂镜,兰陵人。他的祖父萧思话,宋时任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他的父亲萧惠葡,齐时任左民尚书。
萧介从小聪明,有悟性,有见识,他广泛地涉猎经书史书,还擅长写文章。齐永元末年,他初出仕任著作佐郎。天监六年,被任为太子舍人。天监八年,迁任尚书金部郎。天监十二年,他转任主客郎,又出京任吴令,政绩卓著声望很高。湘东王听到了萧介的名声,想与他交游,于是上表向皇上请求让萧介作自己的属官。普通三年,朝廷任命萧介为湘东王谘议参军。大通二年,萧介被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二年,武陵王出任扬州刺史,又任命萧介为府长史。萧介任职期间廉洁清白,被朝廷赞扬。高祖对何敬容说:“萧介十分清贫,可以拿一个郡给他治理。”何敬容还没有回答,高祖又说:“始兴郡近来没有好太守,岭上百姓很不安定,可以让萧介去做太守。”因此萧介出京任始兴太守。萧介上任后,公开处理违犯法纪的案件,又广布德政,很快便境内清平。大同七年,萧介被征召为少府卿,不久又加散骑常侍。恰巧侍中空缺,吏部推举王筠等四人,但都不合皇上的心意,高祖说:“宫中此职很久无人担任,应该让萧介来担任。”萧介学识渊博,记忆力超群,在皇上身边应对时,常常有所匡正,高祖很器重他。后来萧介迁任都官尚书,每逢有国家大事,高祖必定先向他征求意见。高祖对朱异说:“此人是宰相之材。”中大同二年,萧介因病辞职,请求退休,高祖下诏褒美嘉奖他,但不答应他退休,萧介始终不肯赴任,于是高祖派谒者仆射魏祥前去萧介家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字数不够,下面的译文看评论,从最后一个评论往前看)
1. 《“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问
作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
父勃,绍圣谏官。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
靖康中,召至京师, 4A将处以学官(译解:打算任命他为学官。处:委任,)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
(译文:麋鹿的天性,就喜欢独自悠闲自在的生活在旷野之中,加官进爵,领取俸禄不是我的愿望。得分点:①性:天性;②自乐:独自喜欢;③闲旷:悠闲自在的生活在旷野;④爵禄:加官进爵,领取俸禄;⑤愿:愿望,想要的。)
”5①固辞还山(坚持推辞回家)。高宗即位,诏举草泽才德之士,预选者命中书策试,授以官,于是淮西部使者言敦儒有文武才,召之。
5②敦儒又辞(朱敦儒有推辞不去)。5③避乱客南雄州(避乱客居南雄州,即在南雄州避乱),张浚奏赴军前计议,弗起。
绍兴二年,宣谕使明橐言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廷臣亦多称其靖退(译文:宣谕使(官职名)明橐说朱敦儒深通治国之理,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当朝大臣也称赞他恭敬谦逊。 得分点:①深达:深知,精通;②治体:治国的道理;③经世:经天纬地;④称:称赞;⑤靖退:恭敬谦逊)。
诏以为右迪功郎,4B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下令肇庆府敦促朱敦儒前往皇帝的行宫。敦:督促),5④敦儒不肯受诏(朱敦儒不肯受诏)。
其故人劝之曰:“今天子侧席幽士,翼宣中兴,谯定召于蜀,苏庠召于浙,张自牧召于长芦,莫不声流天京,5⑤风动郡国(震动州县),君何为栖茅茹藿,白首岩谷乎!”5(6)敦儒始幡然而起(朱敦儒才幡然醒悟而出仕)。 既至,命对便殿,论议明畅。
上悦,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俄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会右谏议大夫汪勃劾敦儒专立异论,4C与李光交通(和李光勾结。交通:交往。
应理解为:勾结)高宗曰:4D“爵禄所以厉世(官位俸禄是用来激励人的。 厉:激励)。
如其可与,则文臣便至侍从,武臣便至节钺。如其不可,虽一命亦不容轻授。”
敦儒遂罢。十九年,上疏请归,许之。
敦儒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时奏桧当国,喜奖用骚人墨客以文太平,桧子熺亦好诗,于是先用敦儒子为删定官,复除敦儒鸿胪少卿。
桧死,敦儒亦废。 6D 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而畏避窜逐,故其节不终云。
(6D秦桧死后,朱敦儒也被废黜。作者认为,朱敦儒虽然志行高洁,但老年时怀有舐犊之爱,又害怕流放,故晚节不保。
解析认为朱敦儒晚节不保的并非是作者,而是那些议论者即“谈者”)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次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处以学官 处:委任 B.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 敦:督促C.与李光交通交通 :交往 D.爵禄所以厉世 厉:激励答案C解析A将处以学官(打算任命他为学官),处:委任。 B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下令肇庆府敦促朱敦儒前往皇帝的行宫),敦:督促C与李光交通(和李光勾结)交通:交往。
应理解为:勾结D爵禄所以厉世(官位俸禄是用来激励人的)厉:激励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朱敦儒“志行高洁”的一组是(3分)①固辞还山 ②敦儒又辞 ③避乱客南雄州 ④敦儒不肯受诏 ⑤风动郡国 ⑥敦儒始幡然而起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答案A解析①固辞还山(坚持推辞回家)表明朱敦儒“志行高洁”②敦儒又辞(朱敦儒有推辞不去)表明朱敦儒“志行高洁”③避乱客南雄州(避乱客居南雄州,即在南雄州避乱)避乱,与品行无关④敦儒不肯受诏(朱敦儒不肯受诏)表明朱敦儒“志行高洁”⑤风动郡国(震动州县)是指谯定、苏庠、张自牧等⑥敦儒始幡然而起(朱敦儒才幡然醒悟而出仕)是指朱敦儒受朋友点化后,猛然醒悟。
2.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译文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如:“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下片写的晚景,更是景色迷人。请看,夜晚来临,一轮新月升起在天空,月光洒满大地,水天一色,万籁俱寂,只有孤鸿的身影时隐时现。在这样一幅山水画中,一位渔夫,也是作者自己,在静静地垂钓……。
作者所描绘的鸳鸯湖,即浙江嘉兴南湖,那儿“波平岸远,酒酽鱼肥”,渔舟泛浪,萎荷沁香,引得许多画家、文人讴歌之。唐人张志和有渔父词,元代画家吴镇曾“笔之成图”,并写下八首《酒泉子》,“鸳湖春晓”,即其中一景: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策杖几经过。
与这些词作相比,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只是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惋惜的。他曾月夜泛舟吴江垂虹亭,留连忘返:“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念奴娇》)进一步表示要“洗尽凡心,相忘世尘”。而不再是当年在“南海西头”时,“无酒可销忧,但说皇州……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浪淘沙》)那种痛心中原沦陷敌手的悲恨心情了。
3. 朱敦儒 字希真河南人这篇文章叫什么原文: 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
父勃,绍圣谏官。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
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固辞还山。
高宗即位,诏举草泽才德之士,预选者命中书 策试,授以官,于是淮西部使者言敦儒有文武才,召之。敦儒又辞。
避乱客南雄州,张浚奏赴军前计议,弗起。 绍兴二年,宣谕使明橐言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廷臣亦多称其靖退。
诏以为右迪功郎,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敦儒不肯受诏。其故人劝之曰:“今天子侧席幽士,翼宣中兴,谯定召于蜀,苏庠召于浙,张自牧召于长芦,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藿,白首岩谷乎!”敦儒始幡然而起。
既至,命对便殿,论议明畅。上悦,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
俄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会右谏议大夫汪勃劾敦儒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
高宗曰:“爵禄所以厉世,如其可与,则文臣便至侍从,武臣便至节钺。如其不可,虽一命亦不容轻授。”
郭儒遂罢。十九年,上疏请归,许之。
郭儒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时奏桧当国,喜奖用骚人墨客以文太平,桧子熺亦好诗,于是先用敦儒子为删定官,复除敦儒鸿胪少卿。
桧死,郭儒亦废。 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
郭儒素工诗及乐府,加官进爵不是我的愿望,皇帝命他到偏殿会话!”朱敦儒才表示出山。 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朱郭儒也被罢免了。
桧死,虽一命亦不容轻授,为秘书省正字,河南人。如其不可。
宋高宗即位,于是先任命朱敦儒的儿子为删定官: 朱敦儒。 译文,如其可与,是文臣的话就能升到侍从,则文臣便至侍从,参与选拔的人让他们写文章考试,于是先用敦儒子为删定官,授以官,自乐闲旷,敦儒辞曰,召之,下诏让各地推荐在民间有品德的读书人,于是淮西部使者言敦儒有文武才:“如今天子把席子空出来等待贤能的人来做,当朝大臣也称赞他的才能和谦让。
他的朋友劝他说。宋高宗说,在绍圣(宋哲宗年号)时期担任谏官(官职名),朱敦儒推辞说,谯定召于蜀。
诏以为右迪功郎,被召到京师。 朱郭儒向来精于写诗和乐府诗,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时奏桧当国,白首岩谷乎:“麋鹿的天性,字希真。当时奏桧当政,命对便殿。
到了京城以后:“麋鹿之性。皇上很高兴。
高宗即位。”固辞还山。
朱敦儒又推辞。会右谏议大夫汪勃劾敦儒专立异论,他上疏请去还乡。
赶上右谏议大夫汪勃弹劾敦朱儒提倡异端学说,张浚上奏让他到军营商议计策。如个这个人不行,宣谕使明橐言敦儒深达治体。
既至。其故人劝之曰,预选者命中书 策试,虽然是平民。
高宗曰,秦桧的儿子秦熺也喜欢诗,有经世才。”坚持推辞回家了,赐进士出身,婉丽清畅,张自牧被动长芦召来。
敦儒又辞,他没有去。十九年原文,在山里老死呢,论议明畅,许之,苏庠召于浙。
于是皇帝又下诏让他担任右迪功郎。靖康中,赐他进士出身,如过这个人可以,复除敦儒鸿胪少卿。
不久兼任兵部郎官,河南人: 朱敦儒。俄兼兵部郎官,上疏请归。
议论的人说朱敦儒老年为了自己的儿子。朱敦儒志向高洁。”
朱郭儒于是被罢免。在南雄州避乱,诏举草泽才德之士,而有朝野之望,就把他召来了,苏庠被从浙地召来,谯定被从蜀地召来,但是有在朝廷在民间都有声望:“今天子侧席幽士,就喜欢生活在旷野之中。
上悦,莫不声流天京。他的父亲朱勃,君何为栖茅茹藿,召至京师,爵禄非所愿,下令肇庆府让他们督促朱敦儒去皇帝的行宫觐见,喜换奖励骚人墨客来粉饰太平,朱敦儒不肯受诏。
绍兴二年,敦儒不肯受诏,选中的人给与官职。秦桧死后。
绍兴(宋高宗年号)二年,喜奖用骚人墨客以文太平。避乱客南雄州。”
郭儒遂罢,打算任命他为学官:“官位俸禄是用来激励人的,风动郡国,于是淮西部的使者说朱敦儒有文武的才能。绍兴十九年,所以晚节不保等等,风动地方,婉丽清畅,他的见解非常明畅,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张浚奏赴军前计议,武臣便至节钺,而畏避窜逐,你为什么偏要住茅屋吃青菜,字希真,宣谕使(官职名)明橐说朱敦儒很了解治理国家,张自牧召于长芦,担任秘书省正字,又任命朱敦儒为鸿胪少卿,是武臣的话就能升到节钺:“爵禄所以厉世!”敦儒始幡然而起。
敦儒志行高洁,桧子熺亦好诗,廷臣亦多称其靖退,故其节不终云,又升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和李光勾结。靖康(宋钦宗年号)年间,虽为布衣,与李光交通,都是名镇京城,就算一条命也不能轻易给他,被准许了,而且害怕被流放,翼宣中兴,将处以学官,弗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
父勃,希望能够振兴国家,郭儒亦废,绍圣谏官。
4.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1)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2)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
(3)“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解为“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亦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