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唯美古风句子
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下面是我整理的唯美古风句子65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曾去过江南,却并不觉得江南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仿佛每当细雨潜入的夜晚,江南的烟雨都会不约而至,而此时原本疲倦的步伐也会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古镇忘记了这条雨巷的悠远,走走停停,更多的是烟雨霏霏的缠绵,沐浴古韵的惬意。
2、君的人生路上,铺满了爱的花蕾,总有那么一朵属于君。
3、零零三世书,舞姬妖娆流年数,胭脂楼里与君慕。三生尽,芳心负。空扫黛眉蹙,花容几何枯。浮生断,梦牵舞。
4、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射落月当空,谁能把酒临风千里长歌盈泪在杯中。谁能踏满山河千金一诺只为一相拥,谁能抛却一生倾了天下为君风情万种。是爱是痴莫非真得君不懂,一切成空。
5、年年雪里。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得满衣清泪。年海角天涯。萧两鬓生华。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6、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元。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7、臣妾也曾有一个很疼爱臣妾的少年,可臣妾的无理取闹他最后走了。
8、低枝讵胜叶,轻香幸自通。萼初攒紫,余采尚霏红。花对白日,故蕊逐行风。差不俱曜,谁肯盼微丛。
9、鸟高飞,水思源;如烟缕缕锁眉弯,慨然花间叹。已昨,琵琶咽;飞鸿渺渺几人怜,痴情作古难。
10、花开为诗,花落成词。几回花开花落,是谁,给了谁一生的依恋?又是谁,在轮回的沉浮中燃尽了一生的痴情?
1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12、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臣妾心。
13、今为羌笛出塞声,使臣妾三军泪如雨。
14、君问臣妾为什么喜欢君,其实臣妾也不知道答案。
15、得之臣妾幸,失之臣妾命。如此而已。
16、孤单的君,孤单的臣妾,孤单的灵魂,流离失所。
17、臣妾的脑子好似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思绪,从自己决定放弃那一刻,不会再想任何关于君的一切。
18、君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臣妾心中,君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19、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20、有你,即使你在天涯,我在海角,我也不再孤独,我的心灵不再寂寥。一笔一划诉春秋,一撇一捺绣温柔,一动一静情无限,一生一世牵你手。
21、花开正艳,你我却无缘,就让我在最美的时刻为你飘零。
22、这一场风花雪月的相遇,于你只不过是一次无意的花开,于我却是一个无法言说的心殇。
23、孤坟残雪,凄草上长眠。谁解一生寂寥,华服千面。
24、回首向来萧瑟处,人间风月如尘土。
25、红肥厌绿瘦,绿袄泣红豆,缘愁几多长。
26、一梦几别,一归几宿,杳然飞舞,故人踟蹰,轮看几回,牵浮几咽,望月头,终叹相思味苦。
27、那一日诵佛梵唱,升尽风马。升尽风马,只祈你一生繁华。这一世转山转水,转尽佛塔。转尽佛塔,为与你相守天涯。
28、花已向晚,卷珠帘,风月不曾闲,轩上渺渺青衫。
29、声声萧涩,一曲离殇。节之莫叹,步步彷徨。风轻云淡,花落人断肠。
30、谁能情有独钟生死与共,隔世亦相拥。莫问宏图霸业千秋一场梦。
31、思念在流年里沉淀,辗转,是谁的歌声依旧打动着彼此的'心?松声空壑动,月镌花影碧窗幽,静观淡漠了的人生中很多是是非非,那些功利性很强的东西都被大脑屏蔽,注重自然赋予的灵魂,使一切都重新回到一个起点。
32、小生不才,未有金甲圣衣,未有七彩祥云,未有万众瞩目的时刻,只有一颗真心,不知姑娘可愿做小生的紫霞。
33、借我怦然心动如往昔,借我安适的清晨与傍晚,看似水流年,听心静如水,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如此,甚好。
34、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35、清早出门就唱歌,人家骂妹嘴巴多;祖坟葬在桃花地,命带桃花不奈何!
36、"相思,你懂不懂,你这辈子尽是让我伤心了……"
37、七绝祝福生辰情义长,福祉日盛泛天香。朋友快乐人千里,友联轻帆燕一行。
38、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诉不尽的前尘往事,忘不掉的浮生。
39、今非昨,花已散,夏如旧,人单瘦。
40、芙蓉万里潇湘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商隐 《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41、"沈太太,你是我的朱砂痣,也是我的白月光。" ——tangstory 《长相守》
42、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绝望,伟大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43、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44、我愿做一只萤火虫,扑向你的扇底;我愿做一只飞蛾,扑向你的油灯。能让我恋恋不舍的,只有你;能让我一错再错的,也是你。为了你,倾我之力守候余生等你,有何不可?你是我的唯一,我所爱的只有唯一的你,张起灵。
45、喝了忘情水,那一次,要忘记你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海誓山盟的爱情,不曾在哪一刻改变过。
46、错爱一人,换得半生寻觅,至死不休。
47、一场烟花散尽,到如今,叶叶声声。
48、谁可以真正的把爱情韵上诗句,现实的美与虚幻的美为什么相差如此之遥远!
49、月落西窗,愁挂眉梢,帘卷西风,寒水映残月,落红无数,满眼凄凉,凝眸思远,阡陌红尘,倾心相遇,一见如故,然,缘浅情深,繁华散尽,一曲终离散,十里长亭外,相思成河。
50、那一年相逢,惊吓了画笔,触动了心事。你一句"公子",风过发丝,凡尘不染。
51、如若为你,九五至尊可弃,金口玉言可逆,生死之交可毙,刀山火海可替。
52、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
53、你是我今生渡不过的劫,在彼岸守候三载浮生未歇。
54、银月莲湖,梨花树下,盈盈一望,他就伴随着那染着焚香的清风,悄然在她的心间扎根、有一种相逢,叫做命中注定、有一种情缘,叫做至死不渝。
55、奈何情深处,不知相思悔。
56、月光稀, 是谁捣寒衣,望天涯 ,想君思故里,一夜落雪未满, 北风急千里迢迢 一心相系。
57、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要自己走下去。
58、后来,南山的风,吹散了谷堆。北海的墓,淹没了墓碑。你应该回头仔细看我一眼,我又有几分像从前!
59、你要的天下如画,与我笔下生花,青衣白马,流云赤霞。
60、每个人的心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不愿再提起,因为,他是心里的一道伤口,提起,难免会痛。
61、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62、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63、一念花开,一念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要自己走下去。
64、人生流浪无依,有如浮萍菱花,随水飘流。
65、夜雾中谁在哼着歌,浮生未歇,恍惚梦如昨,又一叶花落,花枝残,斑驳,红尘几何,人走大漠,你仍眷恋着我。
关于焚香静心的感悟与诗句
整理/净心亭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列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痒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踪,不知所之。生四女公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二目皆盲。
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
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坐,口称姓张:“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泪曰:“君既通幽冥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言毕即进公室内,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去诸妄也。
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善念真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圣号一百声以祈阴相。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恐不足。每月晦日,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具疏以告之。
持之既熟,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如是三年,年五十岁,乃万历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经敬公德品,为爰列入国学。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辞江陵回籍。张高其义,厚赠而还。公居乡,为善益力;其子娶妻,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焉。公手书《遇灶神记》、并实行必过事以训子孙,身享康寿八十八岁,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位俞公,名都,字良臣。他少年时就博学多才,十八岁中了秀才,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按正常命理推算,俞公从小就聪明过人,前途无量。 ?
到了壮年时,因家中清贫,他就在私塾教学生。教书之余,和十几个同学结成“文昌社”,按《文昌帝君阴骘文》行善积德,大家一起惜字、放生、戒*、戒杀、戒口过,这样做了许多年。 俞公壮年时,家中灾祸接踵而至。他曾前后考试七次,屡考不中,名落孙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因病夭折。第三个儿子很聪明,左脚底下长有两颗痣,夫妻俩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可惜,这个儿子八岁时在外面玩耍而失踪,从此不知去向,生四个女儿,也只剩下一个。 ?
这样的家庭悲剧,导致妻子因极度思念儿女而哭瞎了双眼。俞公几十年来一直不得志,家境越来越困难,前途渺茫,非常凄惨。经过这么多挫折,俞公青年时对人生美好的憧憬完全破灭了。他自己反省:我是个读书人,有聪明才智,又一直行善积德,并没有多大的过失,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对我这样严厉的惩罚,天理何在? 年过四十之后,每年腊月三十祭灶神时,他都亲自写一篇疏文,祷告灶神,请求代为传达给上天,这样做了几年,也毫无感应。到四十七岁时的大年三十,这个不得志的家庭格外清冷。按传统,旧历除夕家家户户过大年,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然而俞公家中冷冷清清,他与瞎眼的妻子和一个病女儿,在昏暗的屋子里无言相对,看到别人家团圆美满而自己家这样凄凉,不免触景伤情,心中十分忧伤。 ?
一家三口正在感伤时,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俞公拿着蜡烛去开门,看见来人身穿黑衣,顶结方巾,胡子和头发半苍白。此人作揖后坐了下来,说:“我姓张,从远道而来,因为听到你家中有哀叹声而特地前来安慰。” 俞公觉得此人气质不凡,就对他格外恭敬,两人便交谈起来。俞公说:“我这一生读书,积德行善,可是如今不仅功名无成,还落得妻儿不全,生了九个孩子,只剩一个女儿,妻子也因伤心过度而把眼睛哭瞎了,现在我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俞公还把每年除夕所写的疏文念给张公听。 ?
张公说:“你的家事我早就知道了。你的问题是意念为恶太重,专在外表上求虚名,而且疏文之中充满怨天尤人的语气,对天地多有亵渎,恐怕惩罚还不止如此!” ?
张公这句“意念为恶太重,专务虚名”,直接点中俞公三十年来人生失败的原因。 俞公大吃一惊地说:“我听说冥冥之中哪怕是丝毫善行,上天也必定记录在案,我这三十年来发誓行善,对文昌社的规条一直遵守奉行,难道这一切用一个专务虚名就能全盘否定吗?” ?
张公见他还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针锋相对,直接揭露他内心的毛病,针对他惜字、放生等问题一一对证。 ?
先看第一条:惜字。张公说:“你的学生和朋友们,经常用旧书糊窗户,包东西,甚至拿来擦桌子,用完后借口不能玷污,随即用火烧掉。你每天都亲眼所见,没有告诫过一句。只是在路上偶然碰到字纸,拾回来用火烧掉,有什么用呢?” 再看第二条:放生。张公说:“文昌社每个月放生,你只是随波逐流,跟着别人转,假如别人不去,你也就不做了,其实慈悲心并未由衷发起。你戒杀也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爱护生命的真实善心,你家也吃虾蟹之类的动物,难道它们不是生命吗?它们在砧板上被杀,在油锅里被煎,难道就没有痛苦吗?你是外放生,内杀生,戒杀的誓言清净吗?” 再看第三条:戒口过。“戒口过”就是戒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张公接着说:“就戒口过这一条来说,你语言敏捷巧妙,听者往往为你倾倒。你说话时也自知有伤厚道,但在朋友之间说笑习惯了,随随便便就冷嘲热讽,无法克制,舌头像刀锋一样刻薄,时时处处触怒鬼神。你每天所犯的口过记录下来不知有多少,而你不但不知反省,居然还以厚道自居,你这是欺骗谁呢?难道你能欺骗上天吗?” 再看第四条:戒邪*。“你虽无邪*的事实,却有邪*之心。你见到人家的女子貌美,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心神荡漾,无法排遣,只不过是没有邪的因缘凑合而已。你自己反观一下,如果身临其境,美女投怀送抱,你能坐怀不乱吗?而你竟敢说自己终身没有邪色,这一点能在天地鬼神面前鉴定是非真假吗?你发誓遵守的规条尚且做得如此不堪,何况其它规条之外的行为,就更不用说了。” 张公接下来又说:“你每年所焚的疏文,都已原原本本汇报到天上,上帝特意派遣日游使者观察你的善恶,可是多年以来,你没有一件真实的善行可记。只见你在私居独处时,心中的贪念、*念、嫉妒念、自以为是而轻慢别人的念头、恩仇报复的念头太多太多,恶念多得不可记数。” 张公又说:“福报来自善心,灾祸由恶心召感,这么多的意念为恶在你的心中已经成性,上天的记录已经有很多,以后对你的惩罚还会日益严厉,你逃避灾祸都来不及了,凭什么希求获得福报呢?” 俞公又惊又怕,全身颤抖,跪在地上流泪说:“您既然知道冥冥之中的事,必定是神仙,求您救救我!” 张公的一席话犹如霹雳,猛然惊醒了俞公,为什么他三十年来一直自欺呢?就是不懂因果,愚昧无知。以前他根本就不认识人生的道理,不懂因果关系的可怕,自己的意念为恶那么严重,他觉察不到,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好,没有找到自己的病根,一味埋怨上天。他的无知导致了他三十年凄惨的境遇,但是他是可以改过的人,张公看他可以教化,就教给他改过的方法。 ?
张公说:“你读圣贤书明白道理,也知道要学好,以善为乐。当你听到劝善之语,内心也很激动,见人行善时,内心也深受鼓舞,也想做好人,但是你的毛病是事情一过就忘,信根本来就不深,恒心也就不稳固,因此你三十年的善言善行都落于表面,没有一件事真正落到实处。” 张公又评论他的恶。“你内心充满了各种恶心此起彼伏,终日摆脱不了,贪心、嗔心时时挂在心头,你的心地如此恶劣,却还责备上天不为你降褔,就好像你种了满地荆棘,却还痴痴盼望得到丰收的果实,天底下会有这种事吗?无因想求果,太荒谬了吧!你从今以后,要好好看着自己的心,凡有贪*的、不好的念头,见它生起,马上消灭,把心底的恶念消灭得干干净净,一心只想到行善。有力量能做的善事,就要不求回报,不求名利,不论事情大小,都要一心投入,不夹杂一点虚伪,老实去完成。如果自己做不到的善事,内心也不能失去善心,一定要让自己的善心圆满。” 张公又接着说:“第一要有忍耐心,做善事有时会有困难,不能忍耐就无法完成。第二要有永远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何圆满善业?如果具足这两种心,再大再难的善法也能圆满。做善事时切忌不可懒惰,要勤奋努力,不可自欺,如果能坚持久久做起,日久功深,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果报。你们家对我伺奉得非常虔诚恭敬,为了报答你,我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你要好自为之,尽快努力,还可挽回天意。”张公说完,就往俞公家的屋里走去,俞公起身跟随,张公走到灶下,忽然不见。俞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公是司命的灶神。 ?
当知道来者是灶神后,俞公虔诚地烧香、磕头,万分地感谢。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他决定重新做人,于是向天地礼拜、祈祷并发誓,一定要改正自己的过失。他把自己的号改为“净意道人”,改过自新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很艰难。他在家中供奉的观音菩萨像前不断地磕头,磕得头都流血了,又虔诚地发誓,今后一定善念真纯,努力精进,如果还是宽恕自己,就永远堕地狱。他每天早晨虔诚念诵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一百声,以祈求菩萨在冥冥之中加持。所以,他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行为,每动一个念头,都好像鬼神在一旁监视他,不敢有丝毫自欺和放逸。凡是有利人的事,不管大小,有空没空,别人知道不知道,力量够不够,凡是善法他都欢喜去做,直到做好为止。 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俞公记下一个月的所做所言,在灶神前写下疏文,向灶神报告。这样过了三年,俞公彻底改变了自己,满腔的意念为恶变成万善相随,真是不可思议! ?
三年后的万历二年,俞公五十岁,国家举行会试。担任主考官的人是个宰相,叫张居正(明朝大政治家),想在同乡中为孩子选一位品学兼优的老师,这时人们都一致推荐俞公。 原先的俞公一直穷困潦倒、不得志,现在他诚心自省并积极行善,获得大家的推崇,竟然被宰相聘请到京城做老师。于是俞公带着全家从江西进了京城,做了宰相公子的老师。一般人会认为是运气好,岂不知冥冥中以福德力的感召,命运天天都在转变。 ?
张宰相尊敬俞公的道德,便替他报名入了国子监。又过了两年,俞公乡试中举,第二年又中了进士。有一天俞公去见内监杨公,主人叫孩子出来拜见客人,这些孩子都是杨公为了老年有个依靠,从各地找来的养子。其中有个十六岁的孩子,俞公觉得特别面熟,就问:“你老家在哪里?” 孩子回答:“我是江佑人,记得小时候在外面玩耍时,误上了别人的粮船,离开了家乡。”俞公再问这孩子的姓氏及家乡的情景,孩子说自己姓俞,说完自己依稀记得的家乡景象后,俞公发现竟然和自己以前的住处十分相似。俞公非常吃惊,就让孩子脱下左脚的鞋子,发现他的左脚底下竟有两颗明显的痣,便激动地喊道:“这是我的孩子,我的儿呀!”杨公也很震惊,真是天意,怎么会如此巧合?于是把孩子还给俞公,让他跟俞公回家。 这时的俞公,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都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还一路跑回家,喊着夫人的名字。母子见面痛哭失声,母亲抚摸孩子,欢喜得流下了血泪,孩子也哭了,他孝顺地捧着母亲的脸,用舌头舔母亲的眼睛。这时,奇迹出现了,老夫人竟然双眼复明,于是全家团聚,重享天伦之乐。 ?
俞公悲喜交集,从此辞官不做,返回家乡。俞公返乡后,比以前更加注重行善,他的儿子成家后连生七子,各个学业出众,孝顺无比,继承了书香门第。 ?
俞公亲自写下了遇到灶神以及亲身改过的事迹,以此训导子孙。他晚年快乐无忧,健康长寿,一直活到八十八岁。
1.关于焚香的诗句
1、焚香清禁中
唐
崔颢
《赠怀一上人》
2、百和焚香抽翠缕
宋
柳永
《玉楼春》
3、扫地焚香
宋
王安石
《诉衷情·营巢燕子逞翱翔》
4、绣被焚香独自眠
宋
苏轼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5、焚香宴坐
宋
朱敦儒
《沁园春·七十衰翁》
6、散花天女为焚香
宋
李纲
《望江南/忆江南》
7、绣被焚香独宿
宋
袁去华
《谒金门·清汉曲》
8、罗拜焚香青海头
宋
洪咨夔
《沁园春·饮马咸池》
9、扫地焚香伴老仙
宋
洪咨夔
《卜算子·芍药打团红》
10、隐几焚香
宋
李曾伯
《减字木兰花·如何则可》
11、翦烛焚香
宋
陈人杰
《沁园春·五彩云中》
12、想像平居谩焚香
宋
无名氏
《六州》
13、向芙蓉别殿、谩焚香
宋
无名氏
《十二时/忆少年》
14、但焚香清夜
宋
无名氏
《沁园春·申伯嵩神》
15、焚香扫地夜朝真
宋
张孝祥
《南歌子·俭德仁诸族》
16、莲社焚香冰琢句
宋
石孝友
《满江红·帘卷南薰》
17、焚香礼念降灵威
元
山主
《临江仙·四愿弘深垂教纲》
18、月下焚香频启告
元
山主
《临江仙·始向初更才未睡》
2.关于焚香的诗词《焚香昼睡比觉香犹未散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燕梁寂寂篆烟残,偷得劳生数刻闲。
三叠秋屏护琴枕,卧游忽到瀼西山。
《山斋疏陋每焚香旁舍闻之而斋中不甚觉盖香随》
年代: 宋 作者: 郑刚中
闻时清透骨,聚处细成緺。
灰厚火得所,山深风奈何。
四窗都纸破,比舍得香多。
利彼与自利,吾心宁有他。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年代: 元 作者: 沈禧
暮云收尽紫霄宽。灏气袭衣冠。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
道人星下礼蒲团。宝鼎*沈檀。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
《因诵张司业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之句拟其体》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寂寞江边舍,欹斜架上书。
焚香一童子,寻竹众鸡雏。
更甚昔人懒,宁论今世疏。
但惭为吏在,不得跨鲸鱼。
《病起掇黄花数本焚香清坐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钱时
秋风雕鹗刷天涯,有底男儿只恋家。
病后暂收文字眼,焚香清坐看黄花。
《鹊桥仙·焚香清坐》
年代: 宋 作者: 李仲光
焚香清坐,呼童沦茗,聊当一杯春酒。不须歌舞倩红裙,为祝百千长寿。
诗书万卷,绮琴三弄,更有新词千首。从今日日与遨游,便是天长地久。
《斋中焚香宴坐》
年代: 宋 作者: 宋庠
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
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
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
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
《焚香》
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3.与静心相关的诗句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2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4.关于“焚香”的诗句有哪些1. 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卜算子·芍药打团红》——宋代 洪咨夔
释义:可每日扫地焚香伴着老仙,在这样的生活里,人比连环玉活地还精致些。
2.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唐代 柳宗元
释义:在秋日的湿雾里点燃香火,祭坛上刚摆好玉器已经曙光初露。
3. 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赠宣城赵太守悦》唐代 李白
释义:我焚香后进入皇上的兰台,起草的文书芳言满章。
4.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咏归堂隐鳞洞》宋代 王汝舟
释义:静静的觉得眼前没有俗物,无拘无束的在屋里焚香
5. 迎箧已焚香,近鞘先泽手。——《焚香》唐代 元稹
释义:接箱子时已经焚香,接近刀鞘先搓搓手。
6. 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习静夜焚香。——《颐和园词》清代 王国维
释义:云朵在高高的宫殿上方,寂静的夜里在宫中焚香。
7.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唐代 刘长卿
释义:诵经和松涛的声音,在隐居之地焚香。
8.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宋代 苏轼
释义: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9.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碧城三首》唐代 李商隐
释义:如今,我像孤独的鄂君,只是在船上面对夜空;只有我独自一人面对着薰香和绣被。
10.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黄冈竹楼记》宋代 王禹偁
释义: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
5.形容静心的诗句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处《幽窗小记》明陈继儒
意思: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静,宠辱不惊。心中只是守着一颗平常心,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依赖权势。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纯真善良的。总之像是看透了这尘世,心中像是平静的湖面,去留无意对什么事都放开来看,胸怀浩渺,心境开阔,心中是水波不兴。真是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转云舒。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意思: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超脱,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3、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意思:心中平静琴声自然淡雅,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强调自然淡雅是弹琴的最高境界。
4、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唐李白
意思:天色清明的时候,江上明月就很会亮;人的心态平和淡定的时候,海鸥也会感知的。
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因果,都有条件,还说人的内心活动会折射到外在物质世界。
5、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寄白阁默公》唐贾岛
意思:在石屋里边带着,人的心很容易安静,结冰的水潭里边,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就是形容心静,形容景色安静。
6.表达静心的诗句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船夜援琴》唐代: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释义: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此刻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且独坐,淡然一曲吧!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双耳就是他的知音。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2、“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万山潭作》唐代: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释义: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3、“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唐代: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释义: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