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和生地的区别?
1、不同颜色
生地又称生地黄,原野的颜色是泥**。熟地又称熟地黄,熟地的颜色是黑色的。
生地黄:切片呈棕黑色或黑色,有光泽和粘性。它尝起来很甜。熟地黄:端面黑,有光泽,甜。
2、适用人群不同
生地擅长养心肾阴,适合血热阴虚发热,熟地主要养血滋阴,所以适用于精髓亏虚者。
3、不同的效果
熟地黄:地黄的功能也因其温暖的性质而改变,这对补血是必要的。当归、白芍、传雄的配伍是著名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
白芍熟地养肝,柏子养心,龙眼肉养脾,麻黄养血。但脾虚者不宜少食,大便不畅者不宜。
4、不同形状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薄,长6-12cm,直径3-6cm,有的细,长条,稍平,有弯曲。
熟地黄:不规则的块,块,不同的大小和厚度。表面是黑色的,有光泽和粘性。
百度百科-生地
百度百科-熟地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每年10~11月采集,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临床使用时切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生地:性寒,有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以生地为主药制成的六味地黄丸是著名的补肾良药,临床还将它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糖尿病、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据报道,六味地黄丸对人体食管癌前病变有一定疗效,并有降低致癌剂诱发肺癌和胃癌的作用。一位著名老中医常用六味地黄汤随征加肉桂、五味子治疗糖尿病、尿崩等获良效。
熟地:性微温,为补血要药。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成为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