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仞月上摩天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内容: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5.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解说: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
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
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
统一。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入”字和“摩”字运用的妙处?
是指华山,这里是形容华山非常高的意思。五千,是虚指,形容非常高;仞,是长度计量单位,古时八尺或者七尺叫做一仞。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白话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作品赏析:
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
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一先”部的七绝。
此诗妙处在,感慨由想象的虚景生发(三万里河,五千仞岳都不是实景),这种想象既是陆游清晨步出篱门的想象,也是沦陷在金人兵马下的百姓们的想象。诗人运用诗思从对面飞来的手法,明明是自己北望而有感,却出以遗民“泪尽”、“南望”而有情,感慨便加深一层。
这种推己及人,推人及己,设身处地的思想,让诗人期待收复中原在意念中有了“遗民”的响应,显得更加真实、迫切。
至于“入”、“摩”二字的运用,虽然很精妙,也并不独特。“东入海”、“上摩天”甚至可以说是古诗词中固定意象,虽然很好,但并没有什么过多值得赞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