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凉州和阳关的诗句
1. 有关阳关,玉门关的古诗
------------阳关-----------1.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饮席戏赠同舍》唐. 李商隐2.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答苏六》唐. 白居易3.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
--《畴昔篇》唐. 骆宾王4.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从军行》唐. 李昂5.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阳关曲》宋. 苏轼-----------玉门关-----------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唐. 王昌龄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唐. 戴叔伦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唐. 李白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七首》唐. 王昌龄5.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玉门关盖将军歌》唐. 岑参。
2. 有关阳关,玉门关的古诗------------阳关-----------
1.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饮席戏赠同舍》唐. 李商隐
2.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
--《答苏六》唐. 白居易
3.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
--《畴昔篇》唐. 骆宾王
4.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从军行》唐. 李昂
5.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阳关曲》宋. 苏轼
-----------玉门关-----------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唐. 王昌龄
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唐. 戴叔伦
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关山月》唐. 李白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七首》唐. 王昌龄
5.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玉门关盖将军歌》唐. 岑参
3. 关于阳光的诗歌1、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出自宋·赵匡胤《咏初日》译文:初升的朝阳红光四射,照耀得千山万山如同着了火一样。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译文: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译文: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5、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出自唐代李白的《阳春歌》译文:阳春三月,暖暖的太阳照耀着长安城,碧空下,杨树的枝条已经抽出嫩芽,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远看轻烟曼舞。
4. 关于王之涣的诗王之涣的诗有:
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4、《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5、《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5. 王之涣的诗凉州词 唐 . 王之涣 (688—742)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又名 《出塞》 翻译 黄河自天边奔腾而下, 在高山脚下,一座孤单的城池坐落在那里。
何必用羌笛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就算是春风也吹不过玉门关外的。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凉州词在唐代是乐府的常见曲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之事。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3、“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越过。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具体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11、何须:何必。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 尽:消失。
4.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再。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编辑本段]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鉴赏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写作特点〗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
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
6. 描写榆林的诗句《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白须宗孙侍坐时,愿持寿酒前致词。鄙词何所拟,
请自边城始。边城贵者李将军,战鼓遥疑天上闻。
屯田布锦周千里,牧马攒花溢万群。白云本是乔松伴,
来绕青营复飞散。三声画角咽不通,万里蓬根一时断。
丰州闻说似凉州,沙塞晴明部落稠。行客已去依独戍,
主人犹自在高楼。梦亲旌旆何由见,每阻清风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迟,人天无路自无期。砂泉丹井非同味,
桂树榆林不并枝。吾翁致身殊得计,地仙亦是三千岁。
莫著戎衣期上清,东方曼倩逢人轻。
7. 求《凉州》李渔古诗赏析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自幼爱好游历四方,广交名士,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康熙五年(1666年),李渔时年五十六岁,从南京出发,开始远游燕秦,途经河北正定、山西平阳至西安。受甘肃巡抚刘斗、提督张勇相邀,康熙六年(1667年)初抵皋兰(今兰州),在兰州逗留之后,继续西行,五月份来到了西北重镇凉州,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绝《凉州》: 似此才称汗漫游,今人忽到古凉州。
笛中几句关山曲,四季吹来总是秋。 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
自西汉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两次出河西,驱走匈奴,收复河西,设立河西四郡,凉州遂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处重要驿站。唐朝在凉州设河西节度府,凉州一度成为西北除长安以外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一诗中描绘当时的凉州是“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元稹《西凉伎》中的盛唐时的凉州是“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葡萄酒熟恣行乐,红颜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
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姬醉舞筋骨柔。
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唐代著名诗人诸如骆宾王、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等都到过凉州,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歌咏凉州的诗篇。
文学史上诗人们用《凉州词》《凉州曲》《凉州行》等为题写下的诗篇更为多见。古老的凉州虽然地处边关,但因为有了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而闻名遐迩。
作为塞上名城,使得无数的文人为之梦牵魂绕。李渔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清初的一位大文豪,作为一位喜爱漫游的诗人,这次西行,凉州自然是不可不去的地方。到了凉州,确实了却了作者的一桩心事。
所以他在诗一开头就说:“似此才称汗漫游”,“汗漫游”就是极尽兴致的漫游。李渔是南方人,曾游遍了大江南北,南方的秀美山水风光与凉州的苍凉古奥比较起来,恐怕要相形见绌了;过去的一些游历与这次凉州之行比较起来,都不足称道了!这一次古凉州之行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汗漫游”!这一句给全诗定下了基调,且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凉州有什么魅力使得大诗人如此感到“汗漫”呢? 第一句蓄势已足,于是过渡到第二句:“今人忽到古凉州。”
一“今”一“古”相对,点出李渔凉州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访古而来。一“忽”字道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人世沧桑之感。
李渔虽才华满腹,但由于纳姬妾行为的不检点而经常受到别人的讥讽排挤而仕进无望。现在来到凉州,古凉州有太多的人文积淀,也成就了历史上很多人的功名。
李渔自然地就把自己跟那些凉州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一种今(人)不如昔(人)的感慨油然而生。这里隐含了作者多少半生潦倒壮志未酬的感慨啊! 既然来到了凉州,诗人当然要游览风景名胜,凉州可写的名胜很多,狄青台、临云池、文庙、天梯山、北陌平沙……可是李渔都没去写,单单抓住了能代表古老凉州最鲜明历史特征的“笛中几句关山曲”,可谓匠心独运!这里巧妙地化用了盛唐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意,给古老凉州的文化品位定了性。
从古老的乐器羌笛(芦管)里吹出的歌曲,从汉代吹到了唐代,又从唐代吹到了明清。这不单单是一首乐曲,而是整个凉州——河西走廊的人文和历史。
一曲曲《折杨柳》《关山月》《凉州词》《阳关三叠》,一幅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画卷,曾令历史上无数的英雄为之折腰!古老的凉州,集聚了多少豪杰的英灵,也成就了多少英雄的功名。李渔来到古凉州,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仿佛又听到了那悠扬的羌笛曲,仿佛又看到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壮场面,仿佛又回到了那千军万马厮杀的凉州古战场。
怎能不使人感到这次凉州之行就是一次“汗漫游”呢! 李渔来到凉州是五月份,正是仲夏季节,怎么说是“四季吹来总是秋”呢?五月份在李渔的家乡江南,已经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桃红柳绿季节,可是在塞外凉州,仍然是凉风习习,多么像南方的秋天。唐代高适在河西节度府期间,也曾有诗描写凉州的夏天:“一队风来一队沙,有人行处没人家。
阴山入夏仍残雪,溪树经春不见花。”“秋风萧瑟天气凉”,“秋”字与“凉”字同义,这里正好巧妙地暗衬出“凉州”之“凉”字。
又,王之涣《凉州词》中有句云:“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及河西似乎春风不度,那么,“四季吹来”的就该是“秋风”了。一个“秋”字语意双关,这里既有气候的特征,又有对边塞遥远,将士们常年镇守边关不得归乡的同情之心,当然也隐含了对“春风”——君恩不及边关将士的抱怨。
而这一切都隐含在表面的写景之中,真可谓景中有情,化景为情。还有,中国文学里有所谓的“秋士”之称,一般指那些不得志的文人,李渔不就是一个“秋士”吗?——一个从南方“吹”来的“秋士”。
郁达夫在其散文《故都的秋》里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李渔来到凉州,在仲夏季节却品尝到了秋味,看。
8. 描写边寨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9. 关于意外的诗句1、意外何人知 唐 白居易 《秋池独泛》2、歌翻意外声 宋 杨无咎 《南歌子·笛喷风前曲》3、唱得凉州意外声 唐 刘禹锡 《与歌者米嘉荣》4、迢遥山意外 唐 皎然 《夏日题郑谷江上纳凉馆》5、龚黄意外扳乔松 唐 贯休 《和杨使君游赤松山》6、意外阴晴谁处问 元 元好问 《玉楼春·秋灯连夜寒生晕》7、意外功名不用图 元 刘敏中 《沁园春 张君周卿将赴济南提刑经历,出示乐》8、画出阳关意外声 宋 苏轼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二首》9、意外惊人 宋 苏轼 《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10、知结胜缘人意外 宋 王安石 《酬和甫祥源观醮罢见寄》11、意外研精麤 宋 欧阳修 《哭曼卿》12、试从意外看风味 宋 陈焕 《梅苍村咏梅作》13、意外事难量 宋 艾性夫 《杂兴五首》14、龙虎当於意外求 宋 白玉蟾 《与赵寺丞》15、良会真诚意外奇 清 赵翼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16、三叠嘉荣意外声 宋 苏辙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17、试从意外看风味 宋 陈焕 《梅苍村咏梅作》18、更欲君王意外怜 宋 陈师道 《拟汉宫词三首》19、宁须意外忧 宋 陈师道 《送外舅郭大夫夔路提点刑狱》20、意外变白黑 宋 陈造 《饯寄定海交代》21、傥无意外忧 宋 陈造 《苦旱六首》22、徇人多意外 宋 陈造 《十二月二十七日趋溪》23、意外悠悠久系情 宋 冯时行 《送何子应二首》24、流水行云意外诗 宋 刘过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25、征求常意外 宋 刘宰 《分韵送王非之官山险得再字》26、直从意外超唇吻 宋 释文礼 《颂古五十三首》27、更寻祖意外驰求 宋 释印肃 《颂四宾主》28、意外成疮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29、意外别长生 宋 宋太宗 《逍遥咏》30、分明意外隐玄机 宋 宋太宗 《逍遥咏》31、舒惨阳和意外裁 宋 宋太宗 《缘识》32、舒惨阳和意外裁 宋 宋太宗 《逍遥咏》33、三叠嘉荣意外声 宋 苏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阳关图二绝》34、意外逢奇药 宋 汪炎昶 《齿痛戏成三首》35、书通意外殷勤语 宋 王洋 《寄张文彦》36、意外失华途 宋 阳枋 《挽伏德华主簿》37、意外今获兹 宋 曾丰 《题会昌萧帝岩》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132626138、意外文字工 宋 赵蕃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39、解作阳关意外声 宋 郑侠 《赋公悦席上事送周如京》40、跳梁自意外 明 秦镐 《送熊思诚司理之比部二首》。
10. 描写边寨风光的诗句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
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龙城也就是卢龙城。
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 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
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 凉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
*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
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
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简析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
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塞下曲 卢纶 其二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鉴赏:《塞下曲》六首是卢纶 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里选了其中的两首。
它们表现了戍边将士豪迈壮丽的军事生活,刻画出一位武艺高强、英勇杀敌的将军形象。 出塞二首(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青楼曲二首(其一)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 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 遥见飞尘入建章。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