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写的诗句?全诗是什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白居易。
全诗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读音:
[yě huǒ shāo bù jìn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释义: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出处: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
全诗释义: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隆化
野火把它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遍地又再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今天我又为朋友送别,青青草儿满怀离别情。
赏析: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gushi/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如下:
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翻译: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年、三年间,是白居易少年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鉴赏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
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