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黄帝内经》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它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扁鹊答魏文王的故事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只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其实,这就是“上医治未病”。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也说明古人早就对疾病“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内容。防患于未然就是第一级的预防;如果已经生病,就要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勿使轻病变成重病,简单的小病变成复杂的大病,这就是第二级的预防;对于不能彻底治愈的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等),要尽量使其长期保持稳定状态,保持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勿使发展到残疾和不可控制,这就是第三级的预防。
只要掌握了这三级预防,我们就能让自己的身体不生病。
养生小提示:平时要预防疾病,我们就要从细微入手,保持机体在良性、平衡状态上运行。平时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力求保症自己的生活规律;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紧张;平时多进行散步、体操、登山、游泳等体育活动。
上医指上等医生、下医指下等医生。
一、第一种说法:
1、“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谚语,是上等医生重视预防疾病,中等医生医治将要发生的病,下等医生医治已经发生的病。
2、清·程秀轩《医述》二引《干金方》:“古之医者?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二、第二种说法:
1、”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谚语,意思是上等医生能医治国家的弊病,中等医生能医治人的弊病,下等医生能医治身体的各种疾病。
2、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三、医生的职业道德:
1、作为医生,应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接受患者红包、宴请,不向患者或家属借钱、借物。
5、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