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散入珠帘湿罗幕的下一句

小肉包7个月前 (03-23)阅读数 5#古诗
文章标签春雨杜甫

散入珠帘湿罗幕的下一句是:狐裘不暖锦衾薄。

散入珠帘湿罗幕的意思是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罗幕。这个描绘了冬天的天气很冷,雪花透过珠帘飘进了室内,打湿了罗幕,让人感到更加寒冷。

狐裘不暖锦衾薄的意思是穿着狐皮大衣也感觉不到温暖,盖上锦缎做的被子也嫌单薄。这个描绘了即使穿着华丽温暖的狐裘和盖上厚实的锦被,也难以抵挡寒冷的天气,表达了天气极端的寒冷。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

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达的思想:

1、离别情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和武判官在边塞相聚的情景,当武判官即将返京时,诗人怀着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离开的忧伤和离别之情。

2、思乡之情:诗中通过描写漫天大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暗示了自己在边塞的孤独和思乡之苦。

3、对母亲的思念:诗中有一句心知不遇恩,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暗示了自己在官场上的不如意和对家庭的思念之苦。

4、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写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们的不惧严寒、镇守边防,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赞美之情,暗示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爱国之情。

5、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写了雪的美丽与冷酷,就像人生的境遇一样,有时美好有时困苦。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暗示了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哲理。

1.关于雨的诗句(要有诗词的解释)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唐。王维。

秋夜独坐]。山中下着雨,在雨中树上的果子一颗颗落在地上,屋里点着灯,灯下,草里的秋虫不停的在唧唧鸣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唐。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屋外的雨,不停的落在叶子已经枯黄的树上;屋内灯上,灯火照耀着满 头白发的老人,作者描写自已独居荒野,感叹叶黄人老,不由悲凄万分。现今常用此句来形容人老颜衰的凄凉愁苦。

雨足桔槔声暂歇,翠畦瓜豆已成行。 [清。

周再勋。溪阴]大雨过后雨水充足,水车打水的声音暂时停歇下来;青翠的菜畦和瓜棚豆架已经 长成行列。

雨歇林间凉自生,风穿径里晓逾清。 [宋。

杨万里。桧径晓步]雨停了之后,树林里自然的产生凉气;风吹过来了小路,清晨的空气更显得清新。

2.关于雨的意思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伶仃洋》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毛熙震《清平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江雨靡靡江草齐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雨过天青云破处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大雨落幽燕 白雨乱珠跳入船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关于雨的诗句及释意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象我一样,

象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 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

叹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象梦一般地,

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象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叹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4.有没有6年级以上关于雨的古诗及意思

我上学使候诊没有 现在有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诗文解释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

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

“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

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

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

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

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

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此外,诗歌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的优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总之,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

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我们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关于雨的诗句都有什么

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辛弃疾《西江月》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5.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宋·苏轼《浣溪沙》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11.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唐·温庭筠《咸阳值雨》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响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4.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16.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唐·王驾《春晴》 1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南志《绝句》 1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6.关于下雨的诗句,最好有解释和作者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词人。主要生活在宋、元两朝换代之时。咸淳十年(1274)成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一生饱经战乱。

这首《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选取了词人自己漫长的生活中“听雨”这样一个典型的情景,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壮年的流离景况以及宋亡后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与心情,刻画地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同样是听雨,在三个不同时期,却又有迥乎不同的意境。

少年听雨,地点是“歌楼”,当时的情景是“红烛”照耀,“罗帐”轻舞。用一个“昏”字把景物糅合起来,勾勒出一幅少年浪漫、温馨、逍遥的冶游生活画面,色彩鲜明,历历在目。这是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意境。词人回味意气风发的少年生活,是为下文表现人生苦多乐少,中年颠沛流离、晚年老境孤寂凄凉做反衬。

壮年听雨,地点是“客舟”中,这便寓有漂泊他乡、人生无定的意味。当时的情景是:在“江阔云低”的肃杀气氛中,凄厉的西风里传来声声“断雁”的哀鸣。“断雁”,即掉队的大雁,写出其孤独寂寥。在这悠悠的天地中,词人抑郁难平,饱受颠沛流离、寂寞难耐之苦。词人回味壮年听雨的寂寞凄凉,既是与前文少年生活作比较,呈现出青春好梦的破碎,又是为下文写老年苦涩的境遇作铺垫。

老年听雨,地点是“僧庐下”,鬓已斑白。词人在这里没有写景,而是用一生的感慨来抒情。“悲欢离合总无情”一句,“无情”即“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是词人饱经沧桑后的感叹。“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句,更是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绝望之语。阶前雨滴,点点滴滴都敲痛词人之心。这里有少年的憧憬,有壮年的哀愁,更有老年的难堪的孤寂之情。老年听雨这一部分,是这首词的重心,他回顾了词人的一生,言有尽而意无穷,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这首寥寥五十六字的小词,选取典型的情景,前后照应,互相对比,为词人的一生作了一部传记,同时,也为那个时代的文人作了一个写照。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清代文学评论家刘熙载在他的著作《艺概》中说:“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史达祖)较贞,视梦窗(吴文英)较清。刘文房(刘长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蒋捷的词作,被古人认为是填词的法度和标准。 许多词作,都表现出作者怀念故国的心情,抒发了丧失山河之恸。如:“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贺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过吴江》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故后人又称其为“樱桃进士”。蒋捷有《竹山词》、《小学详断》等著作传世。存词90余首。周铁镇竺山有蒋捷墓。

7.关于雨的古诗,意思和背景都要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1)乃:就。“乃”一作“及”。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2)潜:暗暗地,悄悄地。

(3)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4)野径:乡间小路。

(5)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6)发生:促发植物生长

(7)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8)重:读作zhòng作品译文 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

译文:

到了春天需要雨的时候,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

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地降临大地,如丝如缕。

散入珠帘湿罗幕的下一句

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显。

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杨凝·咏雨

尘浥多人路,泥归足燕家。可怜缭乱点,湿尽满宫花。

译文;多人行走的泥泞的道路,脚上沾满了泥水回到有燕子筑巢的农家。可怜那缭乱的雨点啊,淋湿了所有宫廷的花。

李商隐·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译文;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神女当时的意态,长发披拂而下,熠熠地闪光泽,萧萧地传送凉意。不就同眼前洒落的细雨相仿佛吗?

韩偓·暴雨

电尾烧黑云①,雨脚飞银线。

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

气凉氛祲消②,暑退松篁健③。

丛蓼亚赬茸④,擎荷翻绿扇。

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⑤。

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

注释①电:闪电。②氛祲:不祥之气。③篁:竹。④亚:通“压”。赬:红色。⑤逸趣:闲情逸致。

8.关于雨的诗句和成语有哪些

诗句:

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释义: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释义: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释义: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释义: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释义: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成语:

1、大雨滂沱 [ dà yǔ pāng tuó ]

释义: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 形容雨下得很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

2、风雨交加 [ fēng yǔ jiāo jiā ]

释义: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出处: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3、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释义: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出处:宋·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4、牛毛细雨 [ niú máo xì yǔ ]

释义:指细而密的小雨。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9.描写雨的诗句和赏析有哪些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赏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赏析:写山中溪流: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

赏析: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赏析: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赏析: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7、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赏析: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飏到天尽头了。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赏析: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赏析:乌云开始从皤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

10、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赏析:词家有主张“词不宜和韵”的,因为词句参差,音律很严,难以使抒写的情思与限定的声韵吻合无间。但乐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韵者,虽和犹如自作”,这首小令便是如此,因而颇为著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