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这首词说的是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描述的是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情景,相关信息如下:
1、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是一首毛泽东创作的词,该词作于1928年,最早发表在井冈红旗上。这首词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场景描写,表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艰苦和革命形势的严峻,以及红军官兵的斗志昂扬和革命必胜的信心。
2、词的上阕描绘了红军官兵的斗志昂扬和严阵以待的情景。其中,山下旌旗在望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红军官兵在山下整齐排列,手持红旗,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山头鼓角相闻一句,则表现了红军官兵在高山上,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紧张气氛。
3、下阕则歌颂了井冈山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其中,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两句,描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人民的团结和坚守,展示了他们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决心和勇气。
4、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这首词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场景描写,表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艰苦和革命形势的严峻,以及红军官兵的斗志昂扬和革命必胜的信心。这首词是毛泽东许多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诗词中最早的一首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诗词的意义
1、诗词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表达方式的文化艺术形式。它通过简洁、精炼、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思想、意象和意境以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诗词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阐述。诗词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在诗词中,诗人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表达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感和思想的冲击和感染力。
3、诗词具有审美价值。诗词中的语言、意象、意境等都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魅力,能够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感染力。同时,诗词中的韵律、节奏和押韵等音乐元素也能够让读者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韵律感。
4、诗词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承载着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同时,诗词也是一种教育和启示的工具,它能够通过传达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沁园春·长沙》上、下阙内容:
上阕:“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描绘了湘江的秋景。
下阕:“昔日之游”作者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追忆了同学时光,抒写了胸襟和抱负。
上、下阙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阙写景,是下阙抒情的基础,下阕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感情的直接再现,升华,而词人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阙贯穿起来。
《沁园春·长沙》
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对照: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扩展资料
《沁园春·长沙》的特色: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长调,他以传统的形式反映现代的生活内容,颇有创意,可见词人的匠心独运。词中描绘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拼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动活泼的全景式写意风景画。
全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写寒秋景物,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寒秋图画,并即景抒情,大胆发问,“谁主沉浮”。词的开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既点明了时令和地点,又为读者勾勒出了特定的环境。
“独立”二字,进一步突现了词人雄立橘子洲头、凝望湘江奔流的英姿,一代伟人的青年风采由此跃然纸上,横空而出。
接下来的七句由一个“看”字总领,通过“万山”、“漫江”、“霜天”、“飞鹰”、“游鱼”等一系列意象,不断地变换“看”的视角,将“远眺”、“近观”、“仰视”、“俯瞰”四个角度所见景物有机地揉合起来。
形成了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的艺术张力,寒秋景物因此而生动、活泼、壮丽起来了。上片的后三句,通过一“怅”一“问”,则更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