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描写玉带山的优美散文:家乡(寺头)有座玉带山

一语惊醒梦中人11个月前 (03-24)阅读数 7#古诗
文章标签俳句折子戏

 只要在家,我就可以随时看到你,你也须臾不离地守着我。

 你巍峨高耸但没有奇峰错列,你深邃宽广但不会阴森诡谲,你是一位饱经沧桑又宽厚仁慈的老者,守护着山下的小村子,还有你的子民。

 玉带山,一座有特色、有内涵的山!

 500米的海拔,在崇山峻岭中实在算不上出类拔萃,六十度以上陡峭的山坡,缺少纵深,巉岩绝壁,葳蕤草木,俱袒露无遗。平缓无棱角的山顶,乍一看去以为是抬升了的地平线,只觉得天地分作两半,一半轻盈舒朗,一半深沉凝重。除此之外,就是横贯山腰的那两道长长悬崖了,冷峻峭拔,凝固万年,却屈曲如环,飘忽若带,令人惊叹。

 玉带山乃石灰岩、页岩构造,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在地壳剧烈的断裂、挤压、提升中,这一段山脉既没有黄山以北地壳的深度沉陷,形成湖泊;也没有禅堂崮、冕崮山一带地壳的高高隆起,形成山崮。而是不早不晚、不偏不倚、不高不矮的关键时期,突然被宇宙神力使了定身法,运动戛然而止,凝固成这超然拔群的独特地貌。两道悬崖是整座山体的分水岭,崖体以上是坚硬的石灰岩,以下则是极易风化的页岩,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却又衔接紧密,一体共存,以磅礴山体诠释着刚柔相济、中庸调和的哲学存在。

 每一座神奇的山脉总有与之相融共生的神奇传说,犹如武林高人总有一本玄奥的武功秘籍。传说远古时代,这儿是一片汪洋大海,浩淼海波间有一芳草茵茵的绿洲,洲上生活着一只神奇的麋鹿。有一天,大海突然躁动起来,似被无形的巨兽搅动,卷起滔天巨浪,发出骇人轰鸣,麋鹿一阵惊慌迷乱之后,呦呦鸣叫,四蹄腾空,飞天而去。那躁动的海水也眨眼间消逝无踪,掩埋于深海的玉带山神奇现形。沧海变桑田,玉带山下的千亩良田也成为先民繁衍生息之所。山下的小村子原来称作鹿嗥村,后来演变为鹿皋村。也有传说,早年间村内有一尊大石狮子,晨光熹微之时,便有神鹿站立其上,呦呦鸣于村落田园。总之,神鹿乃村民的图腾,从未在世远年湮中消亡。

 传说如果不当真,这鹿皋村名还真是费思量。陌生得像临朐之?朐?,少为人识;巧妙到望文生义,勾连诸多想象。鹿皋村也的确是一个钟灵毓秀的所在。它静卧于沃野平川之上,百顷良田平铺原野,夏有麦浪滚滚,秋有玉米飘香。村东一座圆乎乎胖嘟嘟的母猪山,那头大母猪或许懂得土地的珍贵,所以把四只蹄子紧紧窝在了身下,山脚陡直,舍不得占用一分一毫的良田。村之南也有一座小山,无论是在母猪山或玉带山上,看过去都像极了一只巨大无比的神龟,圆圆的龟甲,长长的脖颈,三角状的脑袋,尖尖的嘴巴深深地扎进弥河,痛饮河水,万年不止。滚滚而来的弥河水流至此处,被神龟一挡,转头西奔,撞玉带山而来。玉带山怎把这涓涓细流放在眼里,轻轻一拨,那弥河水便绕村而过,并不敢掳掠村子的半分安宁,于是成就了?鹿皋洼?的美名,岁岁年年演绎着春播秋稔、旱涝保收的农庄日子。

 其实这玉带山更像是金牛窝川。它头枕弥水,尾翻荒郊,自南而北,肩、脊、腰、臀牛身的每一部位在山体上都有表徵,便是隐于牛体的强健肌肉,壮硕骨骼,也以山岭的起伏跌宕动感呈现。而那两道玉带般的悬崖,就变作了宽大的灰麻车袢,随着金牛挺拔的腰身、突起的腱子肉,绷紧拉直,惟妙惟肖。它就是一头奋力拉车的大公牛。

 老辈人总结说,西有公牛山,主有田可耕;东有母猪山,主五谷丰登;南有神龟岭,主益寿延年,鹿皋村乃富贵之所,风水宝地。

 村里人有饲养耕牛的传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鹿皋大队属下的十个生产小队,哪个队里也放养着十几头牛。红毛、领垧、花犍、耙牯这些熟悉的耕牛代号,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社员们爱牛如己,奉之以优渥的待遇,有饲养棚、草料场,还安排专人饲养。一头进入老年的大犍子牛犁不动地了,队里舍不得卖掉或宰杀,像伺候老人似的喂养着,直到有一天,在一次放牧中,老牛不幸失足跌下了玉带山的悬崖

 村里人向外地人介绍玉带山,往往是以牛体及两道悬崖为坐标。

 喏,看到牛前腰上崖的那尊大石头了吧?那是一扇石门,门后有道石劈缝,窄不能过人。石缝内藏着一个山洞,洞内藏着一对金鸭子,夜深人静时,耳贴石门能听到它们呱呱的叫声。宋朝年间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待要石门开,牛家十子来。?直到元末,有牛皋的后裔迁至本村,牛家的婆娘憋着劲儿生了十个娃,可惜是九个小子一个丫。可牛家人贪心啊,就想了个歪主意,一家人呼呼隆隆上了山。十个兄弟齐上阵,使出吃奶的劲推石门,那石门果真嘎啦啦开了一道缝。由女婿充当儿子的小伙子心虚力薄,那丈母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竟冲他大喊道:?他妹夫,加把劲儿!?好啦,石门戛然而止,任凭再怎么用力,纹丝不动。这个传说的教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看到后腰下崖的大扁坎了吗?十几米长,张着大嘴,像不像一只巨大的河蚌?矮的地方窝羊,高的地方站人,是羊倌夏避雨冬遮风的好地方。有一年夏天,玉带山上空忽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瓢泼一样的下起来,一位羊倌赶着几十头羊来不及下山,就躲进了大扁坎。你猜怎么着?人和羊刚刚躲进去,上崖的石头就坍塌下来,大扁坎有好生之德、救命之恩呢。

 再看牛后脊上的那片柏树林,好大一片人造林。谁造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插队落户了一帮子知识青年,跟大家伙儿一块下地种田,还到山上栽树。他们真有想头,竟在那儿用柏树栽上了四个大字,老远老远都看得见:青年好林。他们说,留下这片林子作纪念,纪念他们在鹿皋村插队的青春岁月,也让玉带山记住他们曾经来过。现在找不到那四个字了,树生根,根生树,都满山坡了,可村里人还是习惯称那儿青年好林。

 转过牛臀,看到那道小山岭了吧?那儿有圈石围子,围子里面有一个溶洞,别看洞口小,里面纵深可长了。三五十米处高阔如厅堂,还摆有石桌子、石凳子、石床的大家什,传说是东海龙王的寝宫。可劲儿往里走,就是龙潭,一直通到东海里。

 甭说了,山脚下、牛肚腩那儿,一溜上百米的芦苇荡,还有芦苇荡下游的深水湾,才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更是半大小子们的梦场。芦苇荡里游锦鲤,芦苇杆上啼灵鸟,芦苇边下掏螃蟹,都是无与伦比的景致和快活,让一茬茬孩子的童年记忆摇曳多姿,趣味无穷。

 那片蓝盈盈的深水湾,村里人称作淹子的,名字不怎么的,可盛夏季节下淹子,却是大胆小子们的最爱。毒辣辣的太阳烤着,沙子烫的人跳高,脱光了衣服,一个猛子扎进清凉的水波里,蛙泳,仰泳,或者啥都不会,干脆乱?打嘭嘭?,甭提多带劲了。游上几个来回,一个个冷得嘴唇发青,浑身哆嗦,赶紧凫出水面,跑到晒得发烫的沙滩上,仰面躺下,打几个滚,赛过睡火炕,上热敷。剩下的时间,伙伴们会联合起来冲着空旷的玉带山?喊山?。

 ?你是谁底气足的童子腔很有穿透力,玉带山被喊醒了,赶忙送来悠长的回音:?你是谁?

 我是强强!大山便紧跟着回一声?强强?。

 我是壮壮!大山也忙不迭地回一声?壮壮?。

 得到大山的鼓励,强壮的孩子们恣得翻起了跟头,打起了三蹦子。弥河滩成了山里娃龙腾虎跃的练武场。

 玉带山就像一面阔大无比的屏风,矗立于天地之间,演绎着岁月的更替、季节的变换。?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这幅前些年家家户户喜欢写的对子,我一直认为就是写给玉带山的。

 四月芳菲天,玉带山就是一幅清新靓丽的水彩画。草木初绽新芽,朵朵鹅黄挑在枝头,片片翠绿笼在山间,似淡淡的水彩,涂上山脊,描上崖畔。最养眼的要数崖上粉红的桃花,一棵棵点缀在槐树的浅翠里,柏树的浓绿中,如绽开一个个粉色的梦想。

 盛夏季节,浓浓绿色粘稠得一塌糊涂,陡陡的山坡上披挂不住,便排空卷浪地涌下山脊,漫过悬崖,一直倾泻到弥河长长的水系里。这时候的玉带山便是一幅浓彩重抹的油彩画。如果是在雨后,袅袅白云从崖根升起,丝丝缕缕挂到山崖上,影影绰绰隐到树丛里,苍翠的玉带山又成了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等秋风萧瑟了万物,丰腴的玉带山也在阵阵秋凉里褪下肥厚的夏装,换上了简约雅致的秋衣。山崖上的几株野榆、黄栌经秋风一吻,绽开了酡红的笑颜,告诉你这是一幅醉美的工笔画。

 冬天的玉带山简直就是一幅简约明快的黑白素描,每一道崖壁,每一块山石,每一株草木,都以极简省的线条勾勒着冬日清瘦的轮廓和神韵。如果皑皑白雪覆盖了山体,青龙双飞于野,挟来万丈寒气,直教大地冰凝。

 登玉带山,是很考验脚力的旅行。一条水蛇般的小路子蜿蜒在荆棘丛生的山坡上,生了钩刺的棘子,会经常挂住你的裤脚。一不小心硌脚的石子,还会摔你一跟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陡坡上打个滚,会从半山腰一直滚到沟底去的。即使这样的危险,前些年,村里人还是把挂在山坡上的地深耕细作地侍弄着。春天耩谷子,夏天种地瓜,秋天播小麦,舍不得浪费每一寸土地。他们挑起一担上百斤重的土肥,沉稳的脚步合着肩头咯吱咯吱的扁担声稳稳上升,绝不会中途撂下担子歇歇脚。想歇也没有地方,窄窄的路子两边除了荆棘就是陡峭的崖壁,放粪筐的地方都没有。一直挑到一个叫转柱子的地方,那儿有一大片平坦的地块,大家才会放下担子,喘口气,擦把汗。

 再往上就是青年好林,林子的北面有一大山夼,那里有好几百亩黑黝黝的土地。所以村里人才会不惜气力和汗水,年年趟河爬山,到这里种庄稼。

 穿过青年好林,有几道锯齿般参差的断崖。跃上断崖,你的眼界会突然开阔起来,眼前是一片平展展的荒草地。披开茂密草丛,你会发现有成片的蘑菇石,圆如锅盖,其色青灰褐黄,并有层层剥落的迹象。据说这是一种生于海底的珊瑚石,它是否佐证了那个传说的真实?真是那样的话,这片荒草地应该就是神鹿生活的芳草甸子。

 面向东方,眼前的景色会令你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整个玉带山的东侧面宛如一壁巨大的绿毯斜披在脚下,山风拂过,掀起无数绿波,互相推拥着,追逐着,被中间的悬崖一挡,向上下两面排浪般的涌去。矫健的鹰隼舒展着翼翅,在绿涛之上画出优美的弧线,炫耀着自己搏击长空、唯我独享的力量。

 放远视线,那条发源东镇沂山的弥水,披满玉石般晶莹的光芒,在古道长河里漂流奔涌,无阻无挡。河之阳就是我可爱的小村子,碧绿的庄稼地,整齐的红瓦房,像睡在摇篮里的婴孩安静而吉祥。悠悠弥水别过玉带山,绕过小村庄,倏儿北往,无声无息,令人生发?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若是赶上能见度好的晴朗天气,还可以看到绮丽壮美的两大景观:东北方向的巨洋湖,湖水青碧如蓝,帆影绰绰,波光闪烁,楼宇参差,树影幢幢,烘托其上,如海市蜃楼一般;东南方向的东镇沂山,神奇的狮子崮,高耸的信号转播塔,清晰可辨,如在眼前,更有龙舞蛇行的秀丽山川,如聚如散,壮阔无边。

 目光投向西面,你会发现玉带山还有漫长的延伸,条条山脊,梯田层层;道道沟壑,绿树葱茏。隐约处炊烟升起,鸡犬相闻,那儿有更多的乡愁在发酵,更多的故事在生长。

 山腰的两道悬崖,内外错开,中间显露一平台,宽不过十几步,窄则不足二三米,断面平坦如砥,其上有千年沉积的沃土,沃土里生长着茂盛的林木,槐树、榆树、荆棘乔灌杂处,密不透风。前些年,村里有大胆的人常进去过,套野兔,逮土獾,捉狠鹄因为凭险而居,这条遮天蔽日的森林长廊成了动物的乐园。

 小时候,我就常对那道神秘的森林长廊着迷,总想去探个究竟,却一直未能成行。今年秋末的一天,我决定铤而走险,独闯神秘长廊。

 有备而来,我头上戴的是遮阳帽,脚上穿的是运动鞋,手里还握了一根圆溜溜的荆条棍,一来防身,因为听人讲,林子里常有狼虫出没;二来清扫道路,丛林间结着无数的蛛网,缠到身上是很烦人的事。我登上一尊巨石,向南瞭望,刀劈斧削的两堵悬崖间,森林长廊犹如巨大无比的绿色蟒蛇,蠢蠢蠕动,无限伸展,似乎永无尽头。

 我好不容易分辨出了一条路径的痕迹,因为它的存在,蓬勃生长、枝桠交织的灌木丛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空洞,我称它为隧道。我可以钻进这个隧道,一直往前,就不会迷路,就不会误撞到东面的悬崖下。为了以偿夙愿,我甘愿做一条?虫子?,义无反顾地钻进了这条大蟒蛇的肚子。后面的行程证明了选择的正确。虽然槐树、荆棘的钩刺经常挂掉我的帽子,刮住我的衣裤,甚至刮破我的胳臂和脸庞,令我首尾难顾,窘困不堪,但从未阻挡我前进的步伐。有时我也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因为有些地方森林茂密得分不出路径的半点影子,我只好在树木布下的迷魂阵里挣扎,实在找不到出路,干脆钻到西面的悬崖下,沿着崖根摸索前进。林子上空有秋阳高照,可浓密的树叶筛不下多少光影,我这位独行侠只能在昏暗中踟蹰前行。

 我终于钻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这儿的上下崖体都有一个断层,断层间有一条可以攀爬的小径。按着当时的心情,我真想循着路子赶紧下山,逃离这寂寞无助的旅程。可牛角山上的风光远远地呼唤,告诉我半途而废不是男子汉的作为,更是被山里人耻笑的怯懦。我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歇了歇脚,把相机定在延时拍摄上,给自己的探险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瞬间。后面的行程似乎没有想象的艰难,我拜访了那扇听无数人讲过、却从没有亲自抚摸过的石门;我走进了建筑在崖壁下的一道石围子,品读了那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我还意外发现了一些珍贵树种,皂角、槭树、水榆花楸将要走出绿色隧道时,竟邂逅了几株粗大的山楂树,几簇橘红闪亮的果子挂在枝头,像是对我的奖赏。

 眼前飘来一片光明,我终于走出了长达五里许的森林长廊。我跳上一块巨石,向着来时的方向眺望,长长的巨蟒依旧在悬崖间蜿蜒,可我已完成了对它的征服!

 伫立金牛顶的平台之上,远山随风而旋的电力风车映入眼帘。我突发奇想:如果把这条森林长廊建成一条环山公路,坐上观景旅游车,可以一览沿河盛景,还把悬泉寺、衡王墓、禅堂崮、双雀山等景区串联一体,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景观,将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事!

 目光落在了手中的荆条棍上,一个激灵,顿觉后背一阵寒凉:钻了三个多小时的绿色隧道,竟然没有遇到一只野兽,别说是狸獾狼豺,就是一只兔子、一只老鼠也没有碰到过!玉带山太寂寞了,缺少灵动的生命,它已不是动物的乐园,只是一幅凝滞的画屏,一座清冷的舞台!

 想到猎人灭绝性的杀戮,弥河滩掠夺式的开发,还有雾霾噪音下小生灵的纷纷逃离,不禁为自己的突发奇想而惭颜。沉寂的玉带山,只要原封不动的存在,只要风平浪静的休养生息,就不愁没有群鸟鸣翔、鹿奔鱼跃的未来。不要惊动它,就让它这样静静地矗立着,庇护着山下的小村子,庇护着那些勤劳善良的子民吧!

作者: 郭宝学

 公众号:临朐

介绍下日本俳句

1.关于戏子的诗歌

关于戏子的诗歌感觉最著名是折子戏

折子戏

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

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

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却投入情绪,

弦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别生离。

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一,

通常不会zhidao上演开始和结局,

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

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

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

如果人间失去脂粉的艳丽,

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

在剧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欢乐悲喜,

如果人间失去多彩的面具,

是不是也会有人去留恋,去惋惜。

你脱下凤冠霞衣,我将油彩擦去,

大红的幔布闭上了这出折子戏……

2.形容戏曲的诗句

年代:现代 作者: 老舍

《赠河北梆子剧院跃进剧团》

全民齐跃进,戏曲奋争先。

壮士劈山去,英雄拦马前。

红旗明晓日,粉墨好青年。

八月秦皇岛,歌潮浪接天。

年代:唐 作者: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光武休言战,唐尧念睦姻。琳琅铺柱础,葛藟茂河漘。

尚齿惇耆艾,搜材拔积薪。裴王持藻镜,姚宋斡陶钧。

内史称张敞,苍生借寇恂。名卿唯讲德,命士耻忧贫。

杞梓无遗用,刍荛不忘询。悬金收逸骥,鼓瑟荐嘉宾。

羽翼皆随凤,圭璋肯杂珉。班行容济济,文质道彬彬。

百度依皇极,千门辟紫宸。措刑非苟简,稽古蹈因循。

书谬偏求伏,诗亡远听申。雄推三虎贾,群擢八龙荀。

3.关于戏剧的诗句有哪些

1、《饮湖上初晴雨后》宋·苏轼

湖光潋滟晴放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酬朱庆余》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抵万金。

3、《无题》

四喜来个张二奎,三庆长庚皱皱眉。

和春段二不上座,急得三胜唱两回。

4、《琵琶行》唐·白居易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5、《无题》

寒梅傲骨身,

翠竹乐仙神。

芳兰天奇香,

凌菊血冷根。

万里无云天晴朗,

青山绿水好景致。

鸳鸯戏水凤配凰,

只羡鸳鸯不羡仙。

4.关于戏子的诗歌

关于戏子的诗歌感觉最著名是折子戏折子戏 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 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

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却投入情绪, 弦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别生离。 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一, 通常不会上演开始和结局, 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 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 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 如果人间失去脂粉的艳丽, 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 在剧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欢乐悲喜, 如果人间失去多彩的面具, 是不是也会有人去留恋,去惋惜。

你脱下凤冠霞衣,我将油彩擦去, 大红的幔布闭上了这出折子戏……。

5.急求赞美戏曲的诗句

关于京剧1、观京剧《将相和》(七绝)居功自傲莽廉颇,挑衅事端屡屡多。

大义相如胸纳海,负荆请罪将相和。2、赞廉颇(七绝)藐视忠良为懦儒, 廉颇自诩战功殊。

难能可贵幡然悟, 请罪负荆一丈夫。3、观京剧《空城计》城头诸葛弄瑶琴, 城下洞门空巷深。

司马犹疑失战策, 神机妙算孔明临。4、(七绝)观京剧《辕门斩子》盛誉杨家将帅贞, 凛然大义斩亲生。

今来古往忠臣在, 此等胸襟有几名?5、(七绝)观京剧《锁麟囊》百听不厌《锁麟囊》,程派唱腔婉而慷。悱恻缠绵入肺腑, 余音美妙胜琼浆。

6、观京剧《江姐》(七绝)京剧新星张火丁,舞功绝妙美声情。移植新戏颂江姐。

雏凤清于老凤声。7、红楼二尤尤二姐(七绝)金丝娇鸟入笼中,寝食无忧难驾风。

与世无争犹有梦,奈何厄运命匆匆。8、尤三姐(七绝)寄人檐下不低头,泥穴濯清自净流。

双剑痛淋贞女血,湘莲悔煞泪难收。9、观京剧《霸王别姬》(七律)盖世英雄奈若何,霸王伟业瞬间过。

十方埋伏濒亡近,四面楚歌悲泪沱。骓马哀嘶心恋战,虞妃刎别血婆娑。

狂澜难挽英魂弃,悲也壮哉一曲歌。10、观三国戏有感(七律)风驰云涌观三国,胜败是非分与和。

巧取豪争何厌诈,忠奸善恶怎明讹。长驱直入雄无畏,帏幄运筹谋几多。

叱咤风云成霸业,浪花一闪泯长河。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1]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场景布置注重写意。

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

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

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参考资料京剧 百度百科关于京剧的诗句。

6.描写“戏子”的诗句有哪些

1、两两三三将子戏——(唐)卢照邻 《杂曲歌辞·行路难》2、彩戏斒斓多桂子——(宋)无名氏 《最高楼·中和节过》3、巢禽命子戏——(唐)刘禹锡 《初夏曲三首》4、弱子戏我侧——(魏晋)陶渊明 《和郭主簿 其一》5、於戏独如子——(宋)黄庭坚 《漫尉》6、季子聊为戏——(南北朝)徐陵 《鬬鸡诗》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8、笃导俭经北海戏子然家,遂入渔阳出塞。——《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八》9、戏子歌童,哪个不熟?——《笑林广记·世讳部》10、一曰:“叫伙戏子与渠汤汤,好弗热闹。”

——《笑林广记·谬误部》《杂曲歌辞·行路难》具体原文如下: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襻,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炬知?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描写玉带山的优美散文:家乡(寺头)有座玉带山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金貂有时须换酒,玉尘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赏析:从汉“柏梁体”开始,叹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近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悒郁不平之气。

卢照邻这一首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围绕着它“千尺长条百尺枝”,有黄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

诗人以工整的结构,华丽的语言,为我读者展现了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冷静的态度。从行文遣辞看,整齐的偶句与变换的角度,避免了呆滞散乱;层迭的词句增添了构图的对衬感与节奏感。

末两句是全诗关键,也是主旨所在。从现实的“一朝零落无人问”,由此及彼提出“万古摧残君讵知”,已如桓温当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将比兴之义进一步升华了。

第二部分从“人生贵贱无终始”到末句,由隐而显,喻体“枯木”显现为本体“人生”。“终始”指无限。

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成人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以下(至“赤心会合在何时”)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

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黄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都用复迭或对比手法。

金貂换酒为李白《将进酒》所本;“玉尘”指玉骢马扬起的飞尘,狂饮与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实正说明了无法排遣的苦闷。既然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云烟,就只好求友访仙以解心中积怨。

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许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诗人说: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

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乃至放浪形骸,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着的追求,因此结末两句“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尧年,代长寿;巢由,巢父与许由,古时隐士。

“但愿”“长作”可见其辞情恳切。卢照邻因服丹中毒,手足痉挛,最终不堪恶疾所苦,自投颍水,这里似有忏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长寿,不奢求富贵荣华与长生不死。

初唐四杰对于诗体诗风的转变,最突出之贡献是扩大了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哲理性强,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4%B8%A4%E4%B8%A4%E4%B8%89%E4%B8%89%E5%B0%86%E5%AD%。

7.帮忙找一下《折子戏》的歌词

你穿上凤冠霞衣

我将眉目掩去

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

你演的不是自己

我却投入情绪

弦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别生离

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一

通常不会上演开始和结局

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

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

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

如果人间拭去脂粉的艳丽

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

在剧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欢乐悲喜

如果人间失去多彩的面具

是不是也会有人去留恋去惋惜

你脱下凤冠霞衣

我将油彩擦去

大红的幔布闭上了这出折子戏。。..

8.关于折子戏的介绍,以及比较著名的折子戏和折子戏演员

,空城计,武家坡,卖水,拾玉琢,苏三起解,秦琼卖马,四进士

折子戏--顾名思义,它是针对本戏而言的,它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流传至今的以折子戏多,不少久演而不衰。究其原因:从内容上看,好的折子戏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其思想观点有较强的人民性;而在结构安排上,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一下子就能紧紧抓住观众。从形式上看,京剧折子戏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京剧的艺术特征,即生、旦、净、丑的不同行当,唱、念、做、打的基本四功

9.关于戏剧的诗句有哪些

1、《饮湖上初晴雨后》宋·苏轼 湖光潋滟晴放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酬朱庆余》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抵万金。 3、《无题》 四喜来个张二奎,三庆长庚皱皱眉。

和春段二不上座,急得三胜唱两回。 4、《琵琶行》唐·白居易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5、《无题》 寒梅傲骨身, 翠竹乐仙神。

芳兰天奇香, 凌菊血冷根。 万里无云天晴朗, 青山绿水好景致。

鸳鸯戏水凤配凰, 只羡鸳鸯不羡仙。

这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 俳句的代表作。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的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短小的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 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语言 含蓄、隽永、简练, 便于记忆和流传。俳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形成于十五世纪。原称“俳谐”,是一种以表现市民生活为主的诙谐诗。俳圣松尾芭蕉把 它从诙谐提升到真挚,并引向抒情诗的意境,奠定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俳句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每首俳句都是三行十七个音节,第一行五个音节, 第二行七个音节,第三行五个音节,即构成“五、七、五”的格式,而不押脚韵。第二, 每首俳句都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季题”。所谓“季题”,又称“季 语”,即与四季有关的自然现象或人事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现象,就是用与春夏秋冬四季有关的风花雪月、鸟兽虫鱼、花卉草木等为标志和暗示,使读 者一看即知该俳句所吟咏的是四季中的那个特定季节的事物。二是社会现象, 即以宗教、习俗、人事 (包括节日、忌日、纪念) 等来暗示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特定季 节。

这首俳句是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蕉风”(即“芭蕉风格”的简称,其特点是:朴素而严谨,“诙谐达到真诚”,具有闲寂、幽雅、余情、纤细的美,悲中有喜、喜中有悲、雅俗浑然融合的意蕴,含蓄隽永的语言)的代表作。日本学者高滨虚子在《俳句的理解与欣赏》中介绍道:“本诗是芭蕉俳风新纪元创立的一大标志。同以往滑稽洒落的俳句不同, 此句乃如实描绘实情实景, 有顿悟之境。其日芭蕉独居涤川草庵时,听到庭中古池传来水声。那声音正是青蛙跳入水中造成的。因为周围极其寂静,这水声也格外地清亮。在这首俳句中,芭蕉悟到了俳道的生命,不在于滑稽和洒落,而在于这样一种闲寂之处。”

这首俳句的特点在于外表平淡而内蕴深厚,形式短小而余味无穷。静谧的古池塘边, 万籁俱寂, 一切似乎凝然不动。忽然,传来一只青蛙跃入水中的声音。全诗到此戛然而止, 似乎一切都已说完, 又似乎一切都未说完。这首俳句虽然在形式上完结 了,可在读者的心理上并没有完结,它永远在向读者述说着什么。这种述说, 细加分析,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余味”。第一,听觉余味。青蛙跳入池塘, 其跃水之 声是“扑通”、“啪叽”还是其他声音? 引人推想。第二,视觉余味。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青蛙跳入池塘后, 池水泛起由小到大一圈圈的涟漪, 这圈圈涟漪 一层层扩展又消逝, 久久地荡漾在读者的眼前, 让人遐想。第三,意义余味。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诗云:“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 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梁宗岱译)生动地表现了在艺术家灵感迸发的瞬间,理性主义者、机械论者们执意严格精确区分的沙粒与世界、野花与 天堂、有限与无限、刹那与永恒进入了一个无差别的契合境界,世界恢复了整一,人性恢复了和谐。芭蕉这首俳句与此有类似之处, 但又独具特色。

首先,俳句表现了东方人特有的那种在闲静中体悟生命活力从而“顺随造化”、“回归造化” 的思想。古池塘四 周万籁俱寂,而池塘的水面一片平和,更增添了一种幽寂的气息。在这古老的寂静中, 只有心境极其清幽、极其闲逸的人, 才能听到青蛙猝然跳入水中发出的虽清晰 却微小的响声。俳句一方面以蛙入池塘之声衬托了心灵的清幽闲逸,另一方面更以春天苏醒的青蛙的跳跃声,在幽静安恬的气氛中展示了一种富有生命觉醒和冲动的 充满生机的春之气息。而水声过后,古池塘的 水面又恢复了宁静。在这样一个神妙的瞬间,动与静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表面上是无穷无尽的幽静,内里却蕴藏着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大自然的无限奥妙,以及诗 人内心的无比激情,余韵悠悠,味之无尽。在诗人仿佛不动声色、信口道来的轻松自然中,又体现了东方人特有的那种“顺随造化”、“回归造化”的思想——造物 无言,万物适时而动,但终归要回归造化,一切尽可在幽寂闲逸中顺随造化,融入自然。

其次,这首俳句体现了禅宗的一些哲理。禅宗是极东方化的一种宗教,它有一个“梵我合一”的世界观理论,一方面强调世界本“空”,一方面又重视在“空”的世 界里,体验并捕捉活跃的生命,并使个体生命回归永恒的实在,达到“梵我合一”。为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禅宗强调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顿悟,通过“青 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平凡现象世界,去整体把握存在的本源——表现为瞬间的永恒,从而进入一个梵我同一、物己双忘、宇宙与心灵融合一 体的奇妙又美丽、愉快而神秘的精神境界。这首俳句正是通过古池塘、青蛙入水、水声这些平凡的现象,表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梵我合一”境界的直观表现与把握。一片寂静的古池塘,凝结着神秘、幽浮的“过去”,而冬眠醒来的青蛙,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现在”,在青蛙跃入水中发出声响的一刹那间,“过去”与“现在”在人的直觉顿悟中倏然融合一体,而水声及层层荡漾的涟漪,则向茫茫的未来无限延伸着。这样,芭蕉通过青蛙入水这一意象,直觉地表现了时间的绝对同一——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神秘的瞬间统一起来,弥漫到禅宗那无差别的“空”的境界;冬眠醒来的青蛙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古池塘里的水是生命的本源,生命觉醒的青蛙跳入池中,则是个体生命回归永恒实在并与之合一的象征。就这样,芭蕉在这首短短的仅十七个音节的俳句里,生动又深刻地以直觉顿悟的方式表现了禅宗的理想境界,展示了个体生命与宇宙的哲理关系。

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二。一是即兴、自然。这种诗往往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经过长期的思考,长久的酝酿,在一个神奇的瞬间,在某一外物的触发下,如 牛顿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一般,诗人豁然开朗,不假思索地即兴挥洒出这仿佛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我国晋代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 柳变鸣禽”也是如此)。二是以动写静。诗人写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静写静,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一种是以动写静,如我国 六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松尾芭蕉擅 长以动写静,他的另一首著名俳句“静寂,蝉声入岩石”(林林译)以主观感受夸张地写出了极端的寂静——竟使人感到蝉声渗入了岩石。这首俳句也不例外, 一九 一六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日本时读到它, 对之赞不绝口:“够了, 再多余的诗句没有必要了。日本读者的心灵仿佛是长眼睛似的。古老而陈旧的水池是被人遗忘 的、宁静而黝黑的。一只青蛙跳入水里的声音, 清晰可闻, 可见水池是多么的幽静!”这首俳句影响极大,以致二百余年后的今天,美洲俳句社的刊物还以《蛙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