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秋天的小诗

桃子11个月前 (03-24)阅读数 8#古诗
文章标签秋天作业

找了好多,你自己看着挑吧,

1

秋天是有落叶的季节

路上的枫叶掉了一地

看起来桔**的一片

我喜欢走在上面

像是地毯的感觉

因为我爱地毯但是我家没有

秋天是有候鸟的季节

有一次我看见城市大楼顶上的一群海鸥在迁徙

有一些在追回落队的

但是门前的鸽子和乌鸦

他们从来不迁徙

因为他们爱吃快餐

秋天有很蓝的天空

天空很高

可能是天空的胸怀在秋天敞开了

秋天的小诗

可能是经历过夏天的风吹雨打

它释然了

2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3

在秋的街头

我无法找到雨巷

无缘邂逅 有着丁香一样

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在杨柳依依的河畔

也无处寻觅春的踪迹

繁华的都市

闯入耳朵的尽是汽笛

无法听到的永远是鸟鸣虫唱 包括秋蝉

4《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裷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一九二三年)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一九一八年)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一九三四年)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无聊的云烟,

秋月的美满,

熏暖了飘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秋月》 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抚摸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想见新旧的鬼,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眼珠放着光,

咀嚼着彻骨的阴凉: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

悲哀揉和着欢畅,

怨仇与恩爱,

晦冥交抱着火电,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

“解化”的伟大

在一切纤微的深处

展开了

婴儿的微笑!

(一九三0年十月)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一九三一年一月)

《霜花》 戴望舒

九月的霜花,

十月的霜花,

雾的娇女,

开到我鬓边来。

装点着秋叶,

你装点了单调的死,

雾的娇女,

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

你还有珍珠的眼泪吗?

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

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

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的秋。

(一九三五年十月)

《秋》 杜运燮

连鸽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一九七九年秋)

《江南草》 李季

菊花怒放的秋天,

我第一次来到了江南。

虽然我来也匆匆,去又忙忙,

但你的美丽却一千倍地超过了我的想象。

望着你那花团锦绣的城市,

最美丽的画卷都失去了颜色;

漫步在风光明媚的水乡,

就是传诵千古的绝吟也显得苍白。

你的美丽使我感到羞愧:

词囊里竟找不到一个形容你的词藻。

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天堂只不过是人们按照你的模样编织的幻想。

我知道秋日里还不能显出你的神奇美妙,

我见到的也只是你那千里花香中的一棵草。

可是,我就要回去了,

我就要带着这片草叶回去了。

我要把这片草叶带到沙漠上,

我要把这片草叶带回我的家乡。

我要把它种在戈壁滩上,

我还要对我的乡亲们这样讲:

“用我们的汗水灌浇它吧,

让我们的大戈壁也变得像江南一样!”

(一九五七年八月)

《秋歌——之一》 郭小川

秋天来了,大雁叫了;

晴空里的太阳更红、更娇了!

谷穗熟了,蝉声消了;

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海岸的青松啊,风卷波涛;

江南的桂花啊,香满大道。

草原的骏马啊,长了肥膘;

东北的青山啊,戴了雪帽。

呵,秋天、秋水、秋天的明月,

哪一样不曾印上我们的心血!

呵,秋花、秋实、秋天的红叶,

哪一样不曾浸透我们的汗液!

历史的高山呵,层层迭迭!

我们又爬上十丈高坡百级阶。

战斗的途程呵,绵延不绝!

我们又踏破千顷荒沙万里雪。

回身看:垒固、沟深、西风烈,

请问:谁不以手抚膺长咨嗟?

风中的野火呵,长明不灭!

有多险的关隘,就有多勇的行列。

浪里的渔舟呵,身轻如蝶!

有多大的艰难,就有多壮的胆略。

我曾随着大队杀过茫茫夜,

此刻又唱“雄关漫道真如铁”。

我曾随着战友访问黄洋界,

当年的白军不知何处死荒野!

只有江河的流水长滔滔,

只见战斗的红旗永不到!

只有勇士的豪情日日高,

只见收获的季节年年到。

哦,秋天来了,大雁叫了;

晴空里的太阳更红、更娇了!……

哦,谷穗熟了,蝉声消了,

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秋歌——给暖暖》 痖弦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

暖暖

雁子们也不在辽琼的秋空

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

暖暖

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都留下了

秋天是一首季节的乐曲

正好演奏到了

澎湃的高潮阶段

秋天是风的画笔

饱蘸阳光的色彩

描绘在心中的画

秋天是在酷暑里出生的孩子

从那一片片庄稼地里走出

从一颗颗硕大的汗珠里孵出

秋天是热烈而深刻的哲人

研究了春天和夏天

还是喜欢这一地的金黄

秋天是饱满的高粱穗子

火红的丰盈着人们的眼眸

也激动起浪漫的情怀

秋天是浓浓的酒

只一口便会透彻骨髓

醉了说的还是喜欢

秋天是漫步在田埂上的老人

细细地品味收割后

地里散发出的迷人气息

秋天是一位阵痛之后的产妇

静静地歇息

等待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

背靠秋天畅饮秋天

生命总是那样的从容

我的诗也像一枚果实那样沉甸甸

语文七年级寒假生活指导答案

秋天(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作业1

 一、(一)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2、“吹面不寒杨柳风”

 3、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5、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6、“一年之计在于春”

 7、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业2

 一、(一)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二)1、文章写了妻子为方便扫落叶,在中秋把树上的葡萄摘得一个不剩,使葡萄树早早地落尽了叶子。

 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是有梦想的、有灵魂、有使命的,一旦失去了这些,生命就会凋零。 以“生命之芯”为题目,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主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A“汹涌地”原意是形容水流很大。在这里有比喻意味,把葡萄叶迅速大量地掉落比作水流很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在妻子剪掉所有葡萄后葡萄叶迅速枯黄掉落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景象的心痛惋惜遗憾之情。

 B拟人 描绘出初春时节葡萄藤长出紫红叶芽的情态,写出了葡萄藤叶的灵性。作者对萌生的新叶的喜爱之情。

 3、提示:符合上下文语境,语言优美。

 4、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使命而生活。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想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该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意的启迪。

 作业3

 一、必做作业:

 (一)《世说新语》

 1文学常识

 南朝 刘义庆 六朝志人 名士教科书

 2解释词语

 1不久,一会儿2急、紧3相比4、不如5高兴的样子6相约7离开8才9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0丢下、舍弃11拉12回头看

 3翻译句子

 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二)1、儒 《中庸》《孟子》《大学》20孔子 对话 语录 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

 2、(1)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2)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3)为:当(4)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5)信:真诚,诚实。(6)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7)齐:看齐(8)凋:凋谢(9)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3、①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所为吗? ②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疑惑,思考却不学习则是有害的 ③见到贤人就像他学习,希望能与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④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三)拓展运用《学奕》:

 1、huì;hú。

 2、使 ∕弈 秋∕ 诲∕ 二 人∕ 奕

 3、解释加点的字。

 ①善:善于,擅长 ②惟:只

 ③弓缴:拉弓搭箭 ④俱:一起,都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答案:1 告诉 长大 很 以?为奇,认为?奇怪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现在“不佳”,来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

 3.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出言不逊、恃才傲物

 4.孔文举以后未必聪明;陈韪现在很一般,是个庸才。

 作业4

 一、必做作业:

 (一)《虽有嘉肴》

 虽有至道,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学学半

 《河中石兽》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 遂反溯流逆上矣。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现代文阅读:

 1.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衣服。(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2.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或:运用叠词,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2分,意对即可)(2)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2分,意对即可)

 3.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意对即可)

 4.示例一:《童年》 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外祖母给予他无私的爱,使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示例二:《名人传》 贝多芬面对耳聋的痛苦不幸,用创作音乐来为自己打开心灵之窗,最终成为不朽的音乐大师。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双目失明,他以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克服重重困准,以顽强的毅力写作。(意对即可)

 作业5

 作文

 作业6

 1、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2、盈缩之期 养怡之福

 3、故人具鸡黍 青山郭外斜 4、开轩面场圃 还来就菊花

 5、初日照高林 禅房花木深 5、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作业7

 1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烟笼寒水月月笼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4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二)、现代文阅读

 1.答:突出春天到来的过程漫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2. B 、 C 、 A 、 D

 3.答:写杭州西子湖畔春天来临的景象,引出下文,跟北国春天来临的景象对比,衬托出北国春天的美。

 4.(A)句:这一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在阳光映照下散发出的光芒美妙神奇,表达了作者在看到北国春天特有的景致——美丽霜花时内心的欢愉欣喜之情。

 (B)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绣:“绣”,刺绣,这个动词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初临时,萌发的草芽破土而出,细细密密精心的装扮山坡的情状。

 5.例一:山坡上的树愈发的青翠了,树叶挨着挤着,混着潮湿的泥土的芬芳,透出淡绿色迷人的清香。

 例二:红的、粉的、白的花笑成了一片,她们在阳光下精心的装扮,在微风里翩翩起舞,争奇斗艳。

 例三:蹦蹦跳跳的鸟儿,一会振翅飞起,停在枝头,啄啄嫩绿的树叶,;一会落下,悠然的在花草中漫步

 作业8

 一、必做作业

 (一)、诗歌赏析

 1.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气势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和阔大胸襟。

 3.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形象地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突出时间过得极快。这句诗既点明时令,又蕴含哲理,含蓄传达出旧事物孕育新事物的道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二)《虽有嘉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jiá)( yáo )自强( qiǎng )兑命( yu? ) 学学半( xiào ) ..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即使 弗食 不 不知其旨也 甘美 ...

 不知其善也 好,妙 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虽有至道 达到极点 ....

 教学相长 增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

 然后能自反也 反省自己 然后能自强 学学半 教 ....

 其此之谓乎 大概 .

 3、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了不足,这样以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了不懂的地方,这样以后就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4、细读文章,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并朗读一下,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方法总结: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5、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答案:教学相长。

 同意。先从“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在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兑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

 6.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三)、课外文言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以: 把 ② 之:这件事

 2、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

 3、恭作人无长物。

 4、王恭为官清廉。

 作业9

 1、 莫言下山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2、常记溪亭日暮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惊起一滩鸥鹭。

 3、半亩方塘一鉴开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业10

 作文

 作业11

 必做作业:《河中石兽》

 (一)文学常识

 纪昀 清 《阅微草堂笔记》

 (二)解释词语

 1、边2、终于,到底3、洪水4、于是5、事物的道理、规律6、倒塌7、年8、拖、拉9、埋没10、侵蚀、冲刷11、通“癫”,疯狂12、丢下我走了13、拉14、回头看

 (三)翻译句子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课外拓展阅读:

 1、答案:①向②戏弄 ③明亮④听说,

 2.可译句:(秉烛之明)比摸黑走路,谁(哪个)好(强)?

 3、答案:前者“暮”为时间晚了,迟了。晋平公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后者“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

 5.答案: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等。

 《寓言四则》

 (一)文学常识:

 《韩非子?说难》 韩非 战国末期 思想家

 《淮南子》《淮南鸿烈》 西汉 刘安

 (二)解释词语

 1、毁坏2、修补3、也这样说4、晚上 果然 丢失5、精通术数的人6、逃跑7、对其不幸表示安慰8、经过9、带领10、大腿11、壮年男子12、拿起弓箭去打仗13、十分之久,意思是绝大部分14、保全15、认为?聪明16、瘸腿 原因 17、怎么就,表示反问

 (三)翻译句子

 1、这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2、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3、那个老头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4、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四)课外阅读

 1、我 掌持 到?去 资金

 2、即使你的马再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

 3、南辕北辙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正确的努力方向,使实际行动的主观愿望一致,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作业12

 《伤仲永》

 (一)必做作业

 1、lì yì pān y? ch?n mǐn

 2、《临川先生文集》 介甫 半山 北宋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3、 属于 曾经 有的人 内容 以宾客之礼相待 通“攀”牵,引 拜访

 4、B

 5、(1)他的诗把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内容。

 (2)同乡的人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6、(1)天才仲永后天教育不到位而泯然众人的故事。

 (2)1.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资过人。

 2.少年时期:才思衰弱,大不如前。

 3.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3)没有收到良好的后天教育

 (4)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才能成材.不管小时候多聪明,天资有多么好,但不学习,总会变成一个庸才的!

 (二)语段阅读

 1、余闻之/也久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3、我同意。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三)自我检测

 1,、 扳通“攀”牵,引

 2、①看②完成③文采和道理④求取

 3、①父亲认为他非常奇异,接邻居的给他,当时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上名字 ②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到同乡人那里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4、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没有受到后天教育

 为了突出了中心:再好的天资如果没有好好加以利用,最后也于常人无异,因此我们要勤奋读书,努力学习。

 7、一、父亲借邻居的文具给他,立刻就能写四句诗,并且自题名;

 二、能够指物作诗,文采和道理都有可观者。

 8、有人用钱求诗,他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每天都带着仲永四处拜访作诗,不让他学习。

 作业13

 预习《木兰诗》,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Kè hán yān jì pèi

 2.填空: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朝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只 战争 外城 记功 穿 过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帖—贴, 粘贴。

 5.翻译下列句子

 (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2)将士们(“将军”、“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在沙场(“百战死”),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十年归”)。 (互文修辞)

 (3)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6.课文内容研讨

 (1)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十年征战----还朝辞官----亲人团聚----讴歌英雄

 (3)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4)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5)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7.拓展延伸

 (1)努力学习 既要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又要成为一个道德修养水平高的人。

 (2)略

 (二)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帖—贴, 粘贴。

 (二)、古今异义词

 1、古义:征兵的名册 今义:各类书籍 2、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

 3、古义:只 今义: 转折连词,但是 4、古义: 跑 今义: 走

 (三)、一词多义

 1、买 市场 2、过 量 3、记 驱使 鞭子

 4、有余 通“僵”僵硬。 5、怎么 安稳

 (四)、词类活用

 策 名词作动词 记

 (三)知识小链接

 (1)磨刀霍霍:原意用力、快速地磨刀,发出霍霍声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2)扑朔迷离: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不清男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纷乱模糊,不容易看清真相。

 二、选做作业 略

 作业14

 征文

 作业15

 作文 改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