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请问“山北溪声一路迎 山南溪乡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 若过金陵莫寄声”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是丫丫呀8个月前 (03-25)阅读数 5#古诗
文章标签玉门关金陵

“山北溪声一路迎 山南溪乡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 若过金陵莫寄声”这句诗意思:山北面的溪流声一路迎接着我,山南面的溪流作响为我送行。我知道溪水向金陵流去,若流过了金陵就不要向我传达声响了。

出自《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中的其二。作品出处《诚斋集》。

原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二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译文

山北面的溪流声一路迎接着我,山南面的溪流作响为我送行。

我知道溪水向金陵流去,若流过了金陵就不要向我传达声响了。

注释

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流向:水流动的方向。金陵:古邑名。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设金陵邑。

寄声:托人传话。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溪水行迹和声响,寄寓作者求静的感情。“山北”“山南”概括溪水曲折不断,作者行迹不止。作者以拟人手法,表现溪水对人的感情,十分动人。溪水不辞辛苦地从千山万壑之中一路伴人还归,又要热情地送作者远行,依依不舍,可谓情深意切。以“响”状情,尤为妙笔。

但当作者得知它原来要伴随自己去京都寻求官职,却规劝它不要如此热情。其意蕴大概是说,克服困难去追求,在患难中重视友情,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是为追名逐利,就不值得称道了。这无疑是作者弃官求逸心境的写照。当然也更反衬山溪独特的意趣。平凡通俗流畅的诗句表现深刻的意趣是杨万里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创作背景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所以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十一月,杨万里以直龙图阁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治所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绍熙三年(1192)八月,改知赣州,不赴,乞祠。这组诗第六首中“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与《午憩马家店》中“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正相合,既称“年例”(每年如此),可知非绍熙二年事,当作于绍熙三年春,诗人时年六十六岁。他外出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这组诗。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也是中国西北边陲的重要关口。以下是一些描写玉门关的古诗诗句:

"玉关旧关山,泪湿千行万行寒。"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句诗描绘了玉门关春天的景色,作者以泪湿的笔触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边塞艰难的思念。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家大将西出师。" —— 王昌龄《从军行》

这句诗描述了玉门关上的戍楼,远望西方的烟尘弥漫,预示着汉家大将西征的壮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这句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玉门关,但描绘了边塞的夜晚景色,与玉门关的寒冷和孤寂氛围相呼应。

"万里长征人未还,更上一层楼。" —— 毛泽东《登高》

这句诗表达了对长征途中壮士们的思念和崇敬,虽然没有具体提到玉门关,但长征途经玉门关,因此与玉门关的历史和意义有所关联。

请问“山北溪声一路迎 山南溪乡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 若过金陵莫寄声”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这些古诗诗句以不同的方式描绘了玉门关的景色、历史和边塞情怀,展示了古人对于这一重要关隘的关注和思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