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谁有二人转〈大西厢〉中《莺莺听琴》一段的唱词?在下在这里先谢过了!

泡在奶味里11个月前 (03-25)阅读数 9#古诗
文章标签贵妃长恨歌

女:一轮明月照西厢

男:二八佳人巧梳妆

女:三请张生来赴宴

男:四顾无人跳粉墙

女:五更夫人知道信

男:六花板拷打莺莺审问红娘

女:七夕胆大佳期会

男:八宝亭前降夜香

女:久有恩爱难割舍

男:十里亭哭坏莺莺盼坏红娘

女:时时实难舍莺莺美

男:九里草桥别红妆

女:八水长安去科考

男:七世得中状元郎

女:六里宴前英雄会

男:五凤楼上把名扬

女:四方金印胸前挂

男:三杯御酒伴君王

女:两匹报马来报信

男:一路迎接状元郎,表的是洛阳公子张君瑞,好骑骏马抖丝缰,大比之年去科考,书童带马奔宋邦,连考三场没得中,落榜而归回家乡。落榜举子难回故里,又是悲来又是伤,行走路过普救寺,庙外下马去歇凉。寺院长老叫严顺,有位徒儿叫普详,他与普详结一拜,留在禅堂念文章。且不言张公子有了安身处

女:回文再表崔家庄,崔家庄有个崔广栋,官居二品位列朝纲,遭不幸老员外下了世,抛下母子渡时光,这一天崔老夫人身得病,莺莺普救寺院拜佛烧香,牌文香供茶盘放,青丝相称素花妆,带领红娘往前走,大庙不远在面旁,主仆走进普救寺,庙堂以上去降香,莺莺掏出牒文表

男:递与庙内老和尚,只因长老不识字,请来公子小张郎。君瑞看罢牒文表。抬头看见女红妆。只见她头上青丝如墨染。红绒绳子扎法刚。柳叶弯眉分八字。葡萄杏眼水汪汪。悬胆鼻子樱桃口。玉米银牙口内藏。上身穿着红大袄。八幅罗裙缎条镶。夸不尽莺莺长的美

女:莺莺打量这位少年郎。一顶俊巾头上戴。两跟飘带两尺长。身穿蓝衫正合体。丝蓝宝带系腰上。莺莺这里光顾打量公子。三柱黄香掉地上

男:小红娘看破心腹事。 低言巧语尊姑娘。这里人多眼杂是非地。外人看见说短论长

女:莺莺一听忙站起。行走路过孙飞虎大门旁。孙飞虎看我主仆长的好。不下彩礼抢姑娘。吓得我们主仆魂胆散。死里逃生回家乡。回家忙对母亲讲

男:老夫人一张告白贴在墙。谁能救我女脱大难。小女许配他身旁。他要有大咱做小。他要正室做偏房

。一妻二妾全都有。送他五百纹银回家乡

女:告白贴出十数日。并无一人敢搭腔。男:这日张君瑞大街上走。看见告白贴墙上。走上近前忙揭下。回去搬兵走一场。多亏交些好朋友。去请白马将军下山冈。白马将军叫杜确。战败孙飞虎逃回西凉

女:救命之恩难答报。 三番二次请张郎。张君瑞进了崔相府。 终日苦读念文章。大厅之上摆酒宴。宴请公子小张郎。我母不该忘恩负义。酒席宴前变了心肠。立逼拜成干兄妹。结成兄妹不能同床

男:西厢院想坏公子张君瑞

女:相府内盼坏莺莺女红妆。恨高堂割断红绒分两处。彻夜难眠天交三更梆。太老夫人已安寝。我何不花园去降香。叫声红娘跟我走。夜游花园散心肠。主仆二人把楼下。下了八五十三双。行行正走来的快。花园不远在面旁。花园门上有副对。上下二联写的强。上一联春前有雨花开早。下一联秋后无霜枝叶黄。横批贴写四个字。奇花异草贴当央

男:红娘打开门双扇。走进主仆大姑娘

女:崔莺莺一见花园留神观看。满园花草开得芬芳。这旁开的是老来少。那旁开的是十里香。绒球开花红似火。玉珍开花棒儿长。六十年一开仙人掌。仙人头上露水汪汪。四时不谢花容锦。八节长春草长芳

。霸王鞭上能担担。玉藤开花蔓儿长。银合百合三元报喜。迎春探春四季海棠。金刺梅银刺梅花开茂盛

。龙爪花凤尾莲暗吐芳香。并蒂莲无花成双配对。为奴我单枝孤影并不成双。六月里观莲花荷莲生藕。小寒鸭来浮水闹满池塘。 蛐蛐不住叫声声。银鼠不住声声狂。一阵悲来一阵伤。思之是花不常开人不常在。伤的是月不常圆草不常芳。苍天咋不随人心愿。咋不叫月儿长圆人儿常在。花儿常开草儿不黄。花要开败能结籽。草留根须能还阳。看起来物有盛衰时有寒暑。又如月有盈亏人有生亡。叹人生不如花和草。转眼之间鬓发如霜。皓月当空如同白昼。夜晚观花倒比白天强。哪有闲心观花望景。八宝亭不远在面旁。叫声红娘摆香案。我给你姑老爷降一降香

男:红娘闻听不乐意。叫声大姑听衷肠。眼看天交三更鼓。上哪去找炉和香

女:你照着古人比一比。撵土为炉插草当黄香

男:红娘一听不怠慢。大三把小三把搂了三堆土。崔莺莺插上黄草当黄香

女:崔莺莺一把搂裙忙跪倒

男:一旁跪下丫鬟小红娘

女:主仆跪在溜平地。燕语莺声嘱告上苍。第一愿下世先父超生三界。第二愿高堂老母病早离床。第三愿有个夫字没出口

男:在一旁哏喽喽笑坏小红娘。大姑的心事我猜透。为的西厢小张郎。你们两个没拜天地没入洞房。没吃着子孙饺子长寿面。交换点心贼拉拉的香。小红娘说句知心话

女:臊得莺莺脸焦黄。花园千般美景什么不好讲。单提公子小张郎。今后再提姓张的一个字。我打你该大死还大愿的几小巴掌。红娘你不提还罢了。真叫我嘴里不说心里着忙。崔莺莺一搂罗裙忙站起

男:在一旁站起丫鬟小红娘

女:主仆二人刚要走。也不知什么声音传到耳旁。莫不是咱娘们走道摇动环配响。莫不是风吹铁马响叮当。莫不是失群的孤雁哏喽喽叫。莫不是敲磬念经的长老和尚。莫不是裙墙以外有人说话。莫不是屯中小狗叫汪汪。莫不是养鱼池中游鱼打漂。莫不是更夫敲动锣梆。莫不是风吹花柳花枝而动。莫不是小蜜蜂前来采花浆。这个不是那个也不是。在花园活活闷坏十七大八。十八大九盘头带发带发盘头两个大姑娘。什么声音这么凄凉。带领小红娘往前走

男:找找这凄凉悲调来自何方

女:也不怕头上青丝被风吹乱

男:也不怕花茬扎坏绣花鞋帮

女:也不怕露水珠湿透鹦哥绿

男:也不怕寒风袭骨遍体冰凉

女:分花拨柳往前寻找

男:眼前来到斜山转角墙。清雅雅静悄悄来把月台上。心虚虚胆战战手扶小红娘。见花园树影层层花影摇摆。听草棵虫声唧唧叫人好心伤。侧耳细听明白了。原来是夜扶瑶琴公子小张郎。你想我夜不安寝瑶琴扶。我想你半夜三更花园降香。我想你在书房懒把四书念

女:我想你在绣房懒绣鸳鸯

男:我想你写字写在书桌面上

女:我想你绣花鞋在鞋底上

男:你想我在书房倒拿笔笔拿倒。反写字字写反反反正正正正反反。反把文章做

女:我想你在绣楼倒拿针针拿倒。反缝缝缝缝反反反正正。正正反反绣鸳鸯。这真是你想我我也把你想

。你想我我想你各有情长。这真是快斧子难剁长江浪

男:快剪子斩不断你我情长

女:我伤心不把别人怨。恨老母做事理不当。常言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莫非留在家中鬓发如霜。莫非我父做官伤天害理。莫非我妈烧了断头香。莫非要留为奴当家姑老。谁不知女孩大了身大袖长。又伤心埋怨声月下老。这老头做事理不应当。不是婚姻别给我们配。只配的夫不成对妻不成双。等多咋遇见月下老头你。抓住你胡子打你几巴掌。打你骂你不解恨。把你胡子揪流光。办的这叫啥勾当。崔莺莺贪恋琴音懒动转

男:小红娘一旁着了忙。大姑咱们快点走。咱娘们身板弱受不了凉。红娘说了一句知心话

女:惹的莺莺烦的慌。带领红娘往前走。合衣而卧在牙床。想张生一更一点难安寝。茶不思饭不想难入梦乡。想张生二更二点难闭眼。躺在牙床懒脱衣裳。想张生三更三点叫半夜。 一阵阵心酸把抓肚肠。想张生四更四点敲声住。铁马叮当进绣房。 想张生五更五点天放亮。东方送出红太阳。莺莺这里忙爬起。燕语莺声叫红娘。来吧来吧快来吧。大姑有事和你相商

男:小红娘闻听不怠慢。 唧里咯噔上楼房。你要吃干的去烙饼。 你要吃稀的去做汤。 要吃酸的多加醋

。要吃辣的多加姜。小红娘说句知心话

女:倒叫莺莺烦的慌。不吃干的别烙饼。不吃稀的别做汤。不吃酸的别加醋。不吃辣的别放姜。唤你不为别的事。西厢下院请情郎

男:红娘一听不乐意。口尊大姑听衷肠。张公子是二十多岁一秀才。 奴家是没出阁的大姑娘。动不动就把张生请。你请张生啥勾当。不去不去我不去

女:莺莺一旁搭上腔。今天你把张生请。我与公子拜花堂。我做头房让你做二房。小老婆子让你当上

男:红娘一听心高兴。迈步就要下楼房

女:莺莺说慢点走来慢点走。大姑言语记心上。他要来了同伴走。他要不来就说借他笔墨。砚瓦开个药方。他要问开的什么药。 一宗一样说端详。开上子母银母川贝母。丁香檀香广木香。天干地友人参茎。砂仁豆蔻紫摈榔。桃仁搂着杏仁睡。胆大木贼跳粉墙。鬼箭拔门草乌进。靠近川芎边桂旁。偷去鹿茸五十两。又偷水银和麝香。惊动苍术咴咴叫。金毛狗子乱汪汪。惊动上房川贝母。 吩咐丫鬟苦丁香。力马追踪快快赶。骑上海马赶良姜。一赶赶到雄黄阵。柴禾堆里动刀枪。抓住木贼木鳖亲哥俩。拿住白芨大开堂。 国老官桂升大帐。两旁站立大小茴香。赤木龟板拿在手。板板打在赤参上。打得陈皮肉桂烂。血竭淌在银珠地黄上。元肉突突战黄柏。桑皮透骨受重伤。 熬药三碗清泉水。七个大枣三片姜。外加大葱七棵整。开窍提气补元阳。要问此药治啥病。专治痰喘咳嗽五劳七伤。你要来了同伴走。他要不来跟他闹饥荒。摔了他的笔墨砚瓦研不得墨。扯了他五经四书好文章。他要打仗先动手。扯乱青丝挠粉妆。他仗着寒门一秀才。咱娘们仗着没出阁的大姑娘。他要问私闹学堂为何事

男:我就说你们读书人理不该夜晚间。溜里溜秋搭里搭撒。跳过了咱们娘们干磨细摆细摆干磨。磨砖对缝对缝磨砖灌浆灌的。磨不落的粉皮花墙。既读四书深明大义。知法犯法理不当。 要打官司手拉手。手拉手到公堂。他有一告咱有一诉。一告一诉说妥当。他仗着家大业大银钱广。咱娘们仗着西北旮旯有底无帮。有盖没沿的破皮箱。虽然皮箱不出贵。在里边也装着太老夫人的绸子。缎子绫子片子好衣裳。当把当把给他呛上。这场官司要不和他打。咱娘们软弱无能寸铁无钢。红娘说罢往外走

女:莺莺上前拉衣裳。慢着走来慢着走

合:我写封书信捎到西厢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出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可分为三大段,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为第一段,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爱情效果,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乱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从“九重城阙烟尘生”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为第二段,写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杨贵妃朝思暮想,深情不移。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共四十六句为第三段,写唐玄宗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找杨贵妃和杨贵妃在蓬莱宫会见唐玄宗使者的情形。

原文:

长恨歌

白居易 〔唐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谁有二人转〈大西厢〉中《莺莺听琴》一段的唱词?在下在这里先谢过了!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地转 一作:日转)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花开日 一作:花开夜)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南内 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飘飖 一作:飘飘)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 通:栏)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但令 一作:但教)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唐玄宗爱好女色一直在寻找绝色美女, 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的。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养在深闺之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让她很难埋没人世间,果然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宫中的其他妃嫔都显得黯然失色。

春季寒冷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白嫩滋润的肌肤。

宫女搀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的恩宠。

鬓发如云脸似花头戴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只恨春宵太短一觉就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从此再也不早朝了。

承蒙皇上的恩宠忙得没有片刻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专宠。

后宫中佳人如云,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了不重视生男孩而重视生女孩。

骊山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声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门的京城发生战事,君王带着群臣美眷向西南逃亡。

皇帝仪仗队车队走走停停,到了距长安一百多里的马嵬坡。

御林军停止前进要求赐死杨贵妃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丢弃在地上无人收拾,首饰金雀钗玉簪珍贵头饰一根根。

皇帝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到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

在行宫看见月色就伤心,夜里听到铃声就断肠痛苦。

时局好转皇帝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向东望无心鞭马任由马前进回京城。

回来一看池苑的地方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伤心落泪。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秋草丛生,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人打扫。

梨园歌舞艺人头发已雪白,椒房侍从宫女红颜尽褪。

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玄宗悄然思念贵妃,孤灯油尽仍难以入睡。

迟缓的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星河泛白天快要亮了。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经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有个从临邛来长安的道士,据说他能用精诚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于是道士尽力去寻找贵妃的魂魄。

腾云驾雾如闪电,上天下地找了个遍。

找遍九天之上寻遍九地之下,却还是茫茫不见所寻不得。

忽然听说在海上有一座仙山,这座仙山被云雾环绕隐隐约约。

华美精巧的楼台阁被五彩云霞托起,那里面体态轻盈柔美的仙女数之不尽。

当中有一个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玉环。

使者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仙府庭院重重须经辗转通报。

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绣饰华美的帐子里惊醒。

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珠帘与银饰的屏风接连不断地打开。

半梳着云髻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歪带着花冠就出厅堂来了。

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当年贵妃的霓裳羽衣舞。

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者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从仙境遥望人世间,看不到魂牵梦萦的长安只看到茫茫尘雾。

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把金钗、钿盒分成两半,我和君王各自留一半。

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时殷勤地托使者寄语君王表情思,寄语中的誓言只有君王和我知道。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注释:

汉皇:原指汉武帝刘彻。此处借指唐玄宗李隆基。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

重色:爱好女色。

倾国:绝色女子。汉代李延年对汉武帝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后来,“倾国倾城”就成为美女的代称。

御宇:驾御宇内,即统治天下。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杨家有女:蜀州司户杨玄琰,有女杨玉环,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十七岁(开元二十三年)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二十七岁被玄宗册封为贵妃。白居易此谓“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作者有意为帝王避讳的说法。

丽质:美丽的姿质。

六宫粉黛:指宫中所有嫔妃。

粉黛: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无颜色:意谓相形之下,都失去了美好的姿容。

华清池:即华清池温泉,在今西安市临潼区南的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后改名华清宫。唐玄宗每年冬、春季都到此居住。

凝脂:形容皮肤白嫩滋润,犹如凝固的脂肪。《诗经·卫风·硕人》语“肤如凝脂”。

侍儿:宫女。

新承恩泽:刚得到皇帝的宠幸。

云鬓:《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金步摇:一种金首饰,用金银丝盘成花之形状,上面缀着垂珠之类,插于发鬓,走路时摇曳生姿。

芙蓉帐:绣着莲花的帐子。形容帐之精美。萧纲《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

春宵:新婚之夜。

佳丽三千:《后汉书·皇后纪》:自武元之后,世增*费,乃至掖庭三千。言后宫女子之多。

金屋:《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时,他姑妈将他抱在膝上,问他要不要她的女儿阿娇作妻子。他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

列土:分封土地。

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骊宫:骊山华清宫。骊山在今陕西临潼。

凝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伴奏出舒缓的旋律。

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

霓(ní)裳羽衣曲:舞曲名,据说为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词,改用此

名。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

烟尘生:指发生战事。阙,,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骑:一人一马为一骑。

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皇帝仪仗队用。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

百余里:指到了距长安一百多里的马嵬坡。

六军:指天子军队。

宛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缠绵的样子。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此指杨贵妃。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

委地:丢弃在地上。

翠翘:首饰,形如翡翠鸟尾。

金雀:金雀钗,钗形似凤(古称朱雀)。

玉搔头:玉簪。《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

云栈:高入云霄的栈道。

萦纡(yíngyū):萦回盘绕。

剑阁:又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由秦入蜀的要

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相蜀时,凿石驾凌空栈道以通行。

峨嵋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玄宗奔蜀途中,并未经过峨嵋山,这里泛指蜀中高山。

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

天旋地转:指时局好转。肃宗至德二年(757),郭子仪军收复长安。

回龙驭:皇帝的车驾归来。

信马:意思是无心鞭马,任马前进。

太液:汉宫中有太液池。

未央:汉有未央宫。此皆借指唐长安皇宫。

西宫南苑:皇宫之内称为大内。西宫即西内太极宫,南内为兴庆宫。玄宗返京后,初居南内。上元元年(760),权宦李辅国假借肃宗名义,胁迫玄宗迁往西内,并流贬玄宗亲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

梨园弟子:指玄宗当年训练的乐工舞女。

梨园:据《新唐书·礼乐志》: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随时应诏表演,号称“皇帝梨园弟子”。

椒房:后妃居住之所,因以花椒和泥抹墙,故称。

阿监:宫中的侍从女官。青娥:年轻的宫女。据《新唐书·百官志》,内官宫正有阿监、副监,视七品。

孤灯挑尽:古时用油灯照明,为使灯火明亮,过了一会儿就要把浸在油中的灯草往前挑一点。挑尽,说明夜已深。按,唐时宫延夜间燃烛而不点油灯,此处旨在形容玄宗晚年生活环境的凄苦。

迟迟:迟缓。报更钟鼓声起止原有定时,这里用以形容玄宗长夜难眠时的心情。

耿耿:微明的样子。欲曙天:长夜将晓之时。

鸳鸯瓦:屋顶上俯仰相对合在一起的瓦。房瓦一俯一仰相合,称阴阳瓦,亦称鸳鸯瓦。霜华:霜花。

翡翠衾:布面绣有翡翠鸟的被子谁与共:与谁共。

临邛:今四川邛崃县。

鸿都:东汉都城洛阳的宫门

名,这里借指长安。《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元年二月,始置鸿都门学士。

致魂魄:招来杨贵妃的亡魂。

方士:有法术的人。这里指道士。殷勤:尽力。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赏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白居易并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