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有气势、最霸气的一首诗词是
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风卷红旗过大关
《毛泽东年谱》在“1930年2月”(最后一段“同月”)条目下记载:
行军途中,在“马背上哼成”了《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一首:“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是毛泽东以“减字木兰花”词牌填的唯一作品。这首词写得既浑厚奔放,又含蓄蕴藉,通过纪实军事行动,颂扬了红四军在古田会议后所激发的斗志昂扬、雷厉风行的精神风貌,刻画了红军将士的顽强精神和必胜信心。
一
古田会议后,红四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闽西根据地的“三省会剿”,于1930年1月由福建进入江西广昌地区。1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从广昌进入宁都,在东韶与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会合。之后,分兵出击宁都、永丰、广昌等县,扩大赣南革命根据地。为了推动赣西南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四军前委和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在吉安县东南的陂头召开联席会议,史称陂头会议。会议确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苏维埃区域、深入土地革命和扩大工农武装。会议决定集中红军第四、第五、第六军,夺取江西全省政权,第一步先打吉安;为了协调统一行动,决定将以前中央指导的红四军前委扩大为领导红四、红五、红六军及赣西南、闽西、东江、湘赣边等地区斗争的中共共同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
会后,各路红军由不同方向向吉安进军。红四军奉命由藤田地区经水南向吉安推进,打算先攻取吉水县城。此时,蒋介石急令吉安守军加强防务,并从湖北调兵驰援江西。2月20日,敌军到达吉水县城和乌江镇一线。于是,红军放弃原定夺取吉水的计划,指挥红四军和红六军第二纵队,在赣西南地方武装配合下,实行诱敌深入作战方针,于吉安、吉水两县交界的水南、值夏一带向国民党军发起猛烈进攻。是役,歼灭该敌大部,击伤其旅长,俘虏16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取得了古田会议后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此后,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分兵游击,促进了赣西南、闽赣边界、湘鄂赣边界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自广昌向吉安进发的行军途中,天降大雪。面对漫天风雪,毛泽东诗思泉涌,写下了这首豪气冲天的词作。这首词可看作《如梦令·元旦》的姊妹篇。《元旦》写的是突围,是战略转移。《广昌路上》写的是进攻,是“夺取江西计划”的组成部分。
《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所载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指出:“红军攻打吉安,在一九三〇年有九次之多。第一次在二月,第二次在四月初旬,第三次在四月下旬,第五次在六月,第六、七两次是在六、七月间,第八次是在八月下旬,第九次是在九、十月之间。就只有第一次是在冬末,可以下大雪,其余八次都不可能下雪。故可以推定,这首《减字木兰花》是作于一九三〇年二月。靠着主席这首词倒留下了一个气候上的记录,当年二月赣西南一带是在下着大雪的。”
二
词的上阕描写雪里行军的壮景,反映了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刻画了红军高昂的战斗激情、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以及行军的雄壮气势。
“漫天皆白”,起句脱口而出,自然流畅,境界寥廓。“漫天”形容风雪之大之猛,疾风卷雪,极富动感和空间感。“皆白”显示山川原野,素裹银装,写出冰天雪地一片白的自然景观。
“雪里行军情更迫”,由景物描写转入叙事和抒情。“情更迫”三个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恶劣天气挡不住英雄红军行军步伐,官兵毅然顶风冒雪行进,而且精神更加振奋,完成任务的心情更加急迫。“走”是为了“打”,“打”是为了“胜”,“胜”是为了“民”。古田会议之后,红军官兵的军事自觉和政治自觉都有了显著提升。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貌似写景句,实则通过景象描述进一步抒写工农红军的斗志与激情。“头上高山”,有山中行军之意。赣南多山,途中群峰迭起,悬崖峭壁。诗人回首来路,展望前程,千丈高山之下,风萧萧,雪漫漫,旗猎猎,人奕奕。一路有“高山”“风”“大关”阻挡,而“红旗”意象展现了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凸显红军官兵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一问一答,交待了红军的战略意向,但又没有具体指明。这样写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而且给人以朦胧感,展现了军事行动的隐蔽性。古典诗词中,经常用“迷漫”“风烟”这类词写前景的渺不可知,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柳永词《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但是,只要看结尾两句,便可知毛泽东作品不同于古诗词,“迷漫”并不意味着“对前途彷徨无所知”。毛泽东师古而不泥古,赋予传统意象以新的意蕴。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结句像一声惊雷,刚劲有力,不仅更加明确具体点明了行军作战的目标,而且写出红军一声令下,军民一齐动员,千军万马齐头并进的声威,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打响。用词看似平易浅显却情实意深,鲜明抒发了作者对这一重要指令颁布的喜悦心情,尤其是看到工农武装浩浩荡荡去开拓红色区域的兴奋感。“十万工农下吉安”,极其生动地烘托出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正呈星火燎原之势。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全词只有44个字,写雪景的只有两句共8个字,“漫天皆白”和“风雪迷漫”,词语精炼,真是大笔写意。漫天风雪中,红旗在翻舞,人马在飞腾,山岳在动摇。
三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传抄稿与正式发表稿有所不同。传抄稿的词题为《减字木兰花·攻吉安》,“漫天皆白”原为“满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句,传抄稿和手迹均作“雪里行军情更切”,《人民文学》发表时为“雪里行军无翠柏”。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改为“雪里行军情更迫”。“此行何去”句,《人民文学》发表时句末为逗号,《毛主席诗词》出版时改作问号。“赣江风雪迷漫处”,传抄稿为“赣江云雾迷漫处”。“风卷红旗过大关”,传抄稿和手迹均作“风卷红旗冻不翻”。
关于原先“雪里行军无翠柏”一句,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指柏树。因为大雪覆盖,翠柏都变成玉树琼枝,分不清树种了。然而,《北京青年报》2002年5月4日的《傅柏翠曾与毛泽东论诗赋》一文,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翠柏”是指闽西的傅柏翠。傅柏翠是福建上杭县人。1929年6月,闽西地方红军和部分赤卫队合编为红四军第四纵队,傅柏翠任第四纵队纵队长和前委委员。在闽西期间,毛泽东可能与傅柏翠有过交往,甚至曾经谈诗论赋。但是,“雪里行军无翠柏”只是毛泽东的一种景物描写,就此推论这是毛泽东写的藏名诗,说“翠柏”是指傅柏翠,存在明显的望文生义,也缺乏史实证据。毛泽东后来将诗句改成“雪里行军情更迫”,完全合乎常理。因为赣南地区林木茂盛,柏树显然不是主要树种,更不是唯一树种。“情更迫”三个字改得恰如其分,堪称神来之笔,使红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东方出版社2004年12月版、萧永义著的《毛泽东诗词史话》披露了一则珍闻。著名诗人、野草诗社的程光锐讲述了一件往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1月15日,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这天的会议几乎成为欢迎中国代表团的盛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利驻联合国代表在大会上,热情洋溢地朗诵了毛泽东的这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赢得各国代表团热烈长久的掌声。毛泽东不会想到,他40年前在中国南方群山中顶风冒雪行军时哼成的一首诗,竟会在一个国际场合被人吟诵而且得到热烈反响。那白雪、那红旗、那气魄,穿越时空,给国际友人留下深刻印象。
1935年5月25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大渡河安顺场,然而此时几十万国民党大军正在他们身后紧紧跟着,准备将红军完全“剿灭”。
在红军身前则是波涛汹涌堪称天险的大渡河,在河的对岸更有川军主力阻击,此时的红军可谓是腹背受敌,稍有不慎就要全军覆灭了。
身处如此险境,毛主席也十分着急,他站在河边不停抽烟,心中思考着脱险的办法。
就在这天深夜,一位年过八旬身穿长衫的老秀才来到驻地与毛主席开怀畅谈,两人谈了很久,老秀才方才离去。
在即将离开时,老秀才特地对毛主席说了一句话,并郑重叮嘱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忘。
谁都没想到,正是老秀才的这句话,让两万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突破了敌军的封锁。
甚至可以说,老秀才的这句话救下了两万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那么老秀才说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呢,当时毛主席又是怎么做的呢?
想要知道这些,就要从长征刚开始讲起了。
17勇士强渡大渡河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就此开始。
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不知道渡过多少大江大河,而每一次渡河都是无比凶险的,其中的困难也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每次渡河对红军来说都是一次艰难的生死考验,不知有多少战士在渡河之时壮烈牺牲,我们就先简单说一下红军长征时渡过的那些大江大河。
在长征初期,领导中央红军的仍旧是博古、李德,他们指挥红军强渡湘江,打响了无比惨烈的湘江战役。
这一战,红军虽然成功渡过湘江突破了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但中央红军也为之付出了长征以来最为惨重的代价。
离开根据地时的8万多红军,在这一战后直接锐减为3万多,整个湘江都被染红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如此凄惨的一战,让干部和战士们彻底认清了博古等人在领导上的严重错误,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随后在毛主席的建议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有的路线,选择强渡乌江西进遵义。
最终在毛主席的正确指挥下,红军成功渡过乌江到达遵义,再次突破了敌军的封锁。
接下来就是有重要意义的遵义会议,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被成功确立,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之后,在毛主席等人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把几十万敌军耍得团团转,甚至还把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吓得准备随时逃跑。
可以说,四渡赤水使红军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并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想把红军在川黔滇边境歼灭的阴谋,这自然也令蒋介石更加恼怒,下定决心要歼灭红军。
随后,毛主席又率领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继续北上到达了大渡河右岸,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当然不愿意放过红军,他一方面急电薛岳率领国民党主力追击红军,另一方面则命令川军主力在大渡河左岸阻击红军,企图利用大渡河这个天险来夹击全歼红军。
可以说此时红军的处境是非常不利的,后有国军主力追击,前有大渡河天险和川军主力围堵,想要成为突围是非常困难的,蒋介石甚至还信心满满的叫嚣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翼王,他当初的经历和此时的中央红军有很多相似之处。
1863年5月,面对清军的追剿,石达开率部渡过金沙江,到达大渡河,但最终却渡河失败,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中央红军同样是5月份到达大渡河,但却面临了更多的敌军,而且大渡河的河水更加凶险,想要渡过是极为艰难的。
正因如此,蒋介石才会如此有信心在大渡河全歼红军,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但毛主席可不是石达开,红军也不是太平军,而是一支人民的伟大军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成功克服,因此蒋介石的妄想一定会破碎。
5月24晚,中央红军到达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川军的两个连驻守在这里,而在河的对岸渡口还有川军的一个营,他们的任务是阻止红军过河。
当晚,红军先是在渡口下游发起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由杨得志带领1个营冒雨悄悄靠近安顺场。
在雨水的掩护下战士们突然发起进攻,仅仅20分钟就歼灭敌军,成功拿下安顺场,并在附近找到了一支可以渡河的木船。
随后,红1团挑选了17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准备强渡大渡河。
25日清晨,刘泊辰亲自到达阵地指挥,17名勇士在7时乘坐木船出发,开始强渡大渡河。
为了掩护他们,岸上的红军使用轻重武器朝着对岸的敌军发起猛烈攻击,神炮手赵章成用迫击炮两炮击中敌军,把敌人吓得不敢露头。
与此同时,突击队的战士们也冒着枪林弹雨,在激流中勇猛前进,但就在快要靠近对岸时,岸上的川军却向渡口发起进攻。
这个时候,红军再次打出两炮,全都击中了川军,突击小队趁机成功登岸。
随后,在红军的火力掩护下,17名突击队战士们奋勇杀敌,一次次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最终成功控制了渡口。
之后,红军派出部队渡河增援,一举歼灭了敌人的一个营,彻底控制了渡口。
就这样,红军成功渡过了在国民党眼中根本不可能渡过的天险大渡河。
但此时问题并没有解决,红军仍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因为只有少数战士渡过了大渡河,红军主力部队仍旧还在安顺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秀才献计,红军兵分两路
红军主力部队之所以还留在安顺场其实是因为没船,这时候红军仅仅只有几只小船,其中还有一只是从敌军手里抢到的。
木船
由于大渡河水流湍急常常有大浪而且河岸很宽,因此往返一次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甚至更久,而一次也就能运几十人,仅仅一个红一团就用了超过一昼夜才全部运到对面。
这样算下来,2万红军想全部渡过大渡河,就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然而此时别说一个月,就是几天时间红军都没有,他们身后可还有薛岳带着国民党主力日夜不停地追赶着呢。
如果被追上的话,红军主力恐怕就要被全歼了,于是战士们便尝试在大渡河上架桥,但河流太过湍急,战士们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红军似乎再次陷入了绝境。
面对这种情况,大家都不由得着急起来,毛主席等***更是彻夜难眠,思考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找到毛主席,他说自己在镇上拜访了一位叫做宋大顺的老秀才,曾亲眼见到石达开在大渡河兵败的过程。
听到李富春的话,毛主席十分高兴,急忙让人连夜请来了老秀才。
其实按照以往的习惯,毛主席是会亲自见这位老秀才的,但这次却没有,这是因为毛主席刚刚经过长途跋涉,脚早就磨出血了。
而且这两天指挥战士渡河,令毛主席身心疲惫,劳累地几乎都走不动路了,所以才让人把老秀才请来。
老秀才宋大顺已经90多岁了,但他也没有因为被连夜请到毛主席身边而生气。
这是因为他亲眼看到红军到达安顺场的这几天不仅百姓们秋毫无犯,还积极帮助农户,更是把缴获的粮食分给了穷苦百姓们。
这令宋大顺明白红军是一支好的队伍,是一支他应该帮助的队伍。
于是见到毛主席后,宋大顺急忙讲述了当初石达开兵败的经历,并十分真诚地对毛主席说道。
“当初石达开是有很大机会渡过大渡河的,他先是派人渡过了河,但却又让人回来了,而且还因为小妾生子而设宴三天,这些都浪费了大量时间,导致被清兵包围,而不得不在大渡河涨水的时候选择渡河,这就导致了他的失败。”
听了宋大顺的话,毛主席很是感慨,随后他便将目前红军的困境告诉了宋大顺,并态度诚恳地问道。
“老先生真是高见啊,那依先生之见,我们该怎样渡河呢?”
宋大顺听后,沉思片刻说道,“如果仅凭借几只小船,想要在敌人到达之前,从安顺场全员渡河确无可能。”
毛主席点点头,宋大顺说的和他心中想的是一样的,所以他才如此头疼。
宋大顺继续说道,“不过安顺场不行,但在大渡河上游的一个地方却是有可能做到的。”
宋大顺话音刚落,毛主席急忙问道,“什么地方?”
宋大顺回答道,“大渡河上游有一泸定桥,是康熙年间制造的,如果从那里过,倒不是问题,不过泸定桥距此300多里,红军想要及时赶到恐怕要吃不少苦。”
毛主席听后十分高兴,立马笑着说道,“红军战士是不怕苦的,这次真是多谢老先生了,您救了2万红军啊。”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便准备指挥部队前往泸定桥,宋大顺也准备离开。
不过在离开前,宋大顺却再次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非常深情地说道,“红军这一路可千万不能停留啊。”
听到这句话后,毛主席先是一愣,随后便把这句话深深地印到了心中,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用意。
既然宋大顺知道泸定桥,那么川军绝对也是知道的,因此红军一旦朝泸定桥前进,川军就会明白红军的目的,从而抢在他们前面占领泸定桥。
因此宋大顺才会对毛主席说,红军一路上决不能停留,不然要是让川军先赶到泸定桥布下重兵,那就真的是绝境了。
于是毛主席在当晚便紧急召开了军事会议,详细商议了前往泸定桥的计划。
26日上午,毛主席、朱德等人***下达了夺取泸定桥的计划,详细部署为把部队分为左右两路,刘伯承率领右路军继续在安顺场渡河。
左路军是红军主力,他们不再渡河,而是先行一步顺着安顺场北上抢先在敌军之前夺取泸定桥。
左路军的红二师第四团是先行部队,夺取泸定桥这个艰难的任务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泸定桥距离安顺场足足有160公里远,而且这一路上几乎都是山路,非常崎岖,但红四团却只有3天时间来完成这个任务。
所有战士都知道这个任务有多么艰巨,但却没有一个战士害怕的。
一昼夜急行240里,成功夺取泸定桥
5月27日清晨,杨成武带领着红四团从安顺场出发,他们必须在30号之前夺取泸定桥,因此一路上每一个战士都鼓足干劲,全力赶路不敢有半点松懈。
可这些战士的脚早就被磨得出血了,而且这一路都是羊肠小路和悬崖峭壁,因此每走一步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
但却没有一个人停下,和他们心中的革命信念比起来,身体上的疼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就在红四团刚走了30多里后,大渡河对岸的敌军就发现了他们,并朝他们开枪射击。
为了避免战士受伤,红四团只能绕路爬山,多走了许多路,尽管如此一路上还是有许多敌军阻击他们。
仅在第一天,红四团就打了两个胜仗,战斗虽然胜利了,但却浪费了战士们很多时间,因此这一天部队仅仅行进了40公里。
到了28日清晨,红四团刚出发没多久就收到了一份急电,中央军委要求他们必须在29日拿下泸定桥。
然而此时红四团还要走120公里才能到达泸定桥,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一天时间内走完两天的路,而且是在面临敌人阻击的情况下,战士们都知道这个任务是多么的艰巨。
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他们明白此时的中央红军有多么的危险,他们只有早一点夺取泸定桥,中央红军才会更加安全。
于是战士们再次加快速度冒雨前行,完全忘记了身体的疼痛,而且越走越快,仿佛感受不到疲劳。
在白天他们还遇到了许多敌军的阻击,但这天下着大雨还有大雾,敌人根本看不到他们,红四团的战士们借助掩护成功歼灭敌军,一路急行。
到了晚上,奔袭一天没有吃饭的战士们并没有停下休息,而是继续连夜赶路,他们一边前进一边吃东西,生怕耽误一点时间。
走了一会儿,红四团便发现对岸竟然有敌军也在赶路,而且还都打着火把。
红四团指战员当即想到一个办法,他急忙让战士们去制作火把,和对岸一样点起火把赶路。
对岸的敌军一下子就发现了他们,但因为夜黑敌人看不清,便大声问道。
“你们是啥子部队?”
红四团中的司号员立马吹响了敌军的联络信号,然后让四川籍的战士和敌军俘虏一起大声回答道。
“啥子部队,不都是为了那座桥,你说是啥子部队。”
听到这话后,敌军竟真的把红四团当成了自己的部队,还一起在大渡河两岸并行了二三十里。
到了深夜十二点,对岸的火焰消失了,原来是敌军熬不住,停下休息了。
红四团的指战员立马让战士们熄灭火把,假装也在休息,实际上却是在悄悄朝泸定桥奔袭。
5月29日凌晨6点,红四团成功到达了泸定桥西岸,并歼灭了驻守的敌军。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用一昼夜的时间走了足足240里,这简直就是创造了奇迹。
毕竟他们走得可不是平路,而是崎岖山路,而且一路上他们受到了众多敌人的阻击,却能够在一昼夜急行240里,这怎能不是奇迹呢?
到达泸定桥后,红四团战士马上开始进行仔细侦查,随后便组建了22人的突击队。
泸定桥足足有30多米高,近百米长的木板也都被敌人拆掉,只剩下13根铁索,常人根本无法渡过。
除此之外,在桥的对面更有接近两个团的敌人,他们架着轻重机枪阻止红四团过桥,在他们看来红军想要过桥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接下来红军战士却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令所有敌军都感到无比惊恐。
下午4时,红四团发起总攻,全团战士全都向对岸的敌军猛烈射击,22名突击队战士手里拿枪,背插大刀,腰里还缠着12个手榴弹,踏上铁索冒着枪林弹雨向敌军发起冲锋。
在他们之后的便是3连的战士,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木板,一边冲锋一边铺桥。
在红军战士们凶猛的冲锋下,敌人很快就乱了阵脚,突击队的战士们就要到达桥对面了。
但就在这时敌军却狗急跳墙,竟火烧桥头妄想用这种方式阻止战士们过桥。
霎时间,桥头冒着滚滚浓烟,一片火海挡住了突击队战士的去路。
这时,突击队队长廖大珠大喝一声,直接冲进了火海之中,身体立马着起火来,但他却毫不畏惧,直接扔掉帽子继续往前冲。
其他战士纷纷和廖大珠一样冲过火海,与敌人展开了无比惨烈的巷战。
此时三连战士也铺好了桥,红四团的战士们全都渡过了泸定桥,与惊慌失措的敌军进行激战。
两个小时后,红四团成功击溃敌军攻占了泸定桥。
他们再一次创造了奇迹,按时完成了军委的任务,在29日成功夺下了泸定桥。
随后,红军主力成功渡过了泸定桥,彻底粉碎了蒋介石让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阴谋。
而在这个过程中,红军之所以能够创造一个个的奇迹,和众多百姓的帮助有脱不开的关系。
正是有许多像宋大顺这样的百姓的帮助,红军才能一次次突破敌军的包围,创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奇迹。
而这些都是因为红军是一支人民的队伍,所以百姓们才愿意帮助红军反对国民党,这也是国民党必然失败,我党必然成功的原因啊!
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网:解读长征(28):毛泽东如何赞扬红军飞夺泸定桥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