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西楼 歌词
《月满西楼》
歌曲原唱:安雯
填词:李清照
谱曲:苏越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
扩展资料这首歌是安雯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为歌词,由苏越谱曲。
华人女歌手,中戏本科生,中国戏曲学院本科。是京剧大师张君秋的关门弟子,87版《红楼梦》中晴雯的扮演者。
曾经也是林黛玉的候选人之一,10岁就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凭著导师京剧大师张君秋老师的举荐,安雯进入《红楼梦》剧组,竞争林黛玉没有成功,最后她演了晴雯,演完后张静林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安雯。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云中谁寄锦书来全诗
李清照写的。“云中谁寄锦书来”出自宋代李清照所作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全诗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全词轻柔自然,歇拍三句尤为行家称赏。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