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是什么意思?
翻译:子贡说:“贫贱而能做到不自卑、不谄媚,富贵而能做不骄满、不凌弱,怎么样?”孔子说:“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好学,富贵而好礼。”?
贫而乐,如果后文没有“道”字,我们会得到出孔子教人安贫乐贫结论。作为社会的贫贱阶层,不仅要安于贫贱的状态 ,还要乐于处在这样一个状态,这明显是一种愚民的思想。会损害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皇侃本“乐”下有道字,所以后世解读,多遵从这个意见。
相关信息:
道,是学理的观念,类似于真理的概念。作学问要以真理为追求目标,所以不能理解为道家所讲的那个道。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也。”这个道,就是真理的意思,为学者的最高追求。所以我认为,孔子讲乐道,其实是讲好学。贫而乐道,就是贫而好学。讲人虽居贫贱,但一定要有理想,有抱负,有报国保民的高尚目标。这个思想与安贫乐贫不一致,是要教人不忘上进。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是很不错了,但还要做到更好,那就是贫而好学,富而好礼。这就是锦上添花,精益求精。《诗》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多数学者认为,这句诗文出现在这里是比喻在道德学问上磨砺研修,不满足于小成。
子贡以为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很值得称赞了,但孔子的要求则更高,还要求做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才是《诗》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治象牙骨者,切了还要磋,使益平滑。治玉石者,琢了还要磨,使益细腻。
下句是不骄不诌。
出自明代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释义:圣贤之人自己有自己的生活之道,不骄傲不自卑也不献媚,何况这样呢。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意思是指做了好的事情不要骄傲,事情未处理好不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扩展资料
《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写于朱之瑜在东瀛讲学时候。朱之瑜的学术博采众家所长,常谓“千金之裘,非集于一狐之腋”,博通经史,最喜《资治通鉴》,长于《春秋》;道德思想方面,主张忠君爱国,推崇苏武、文天祥的伟大人格。
正是这种不尚虚华的学风、扎实严谨的学问和刚直崇高的人格,他的学术于日本发扬光大,当时的日本学者以师事朱之瑜为荣,比拟为“七十子之事孔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