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素位其正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忧人。什么意思
出于 中庸·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其中两句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意思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素其位: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素,平素。现在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
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尤:抱怨。
意思是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这句话出自春秋孔子的古代文学作品《论语·宪问》。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公伯寮_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扩展资料:
《论语·宪问》从“为己”的基本理念来看,修己不是消极地顺应他人和环境,消极地遵守外在的、固定的行为准则,而是积极地充实、完善自我,是培养内在的精神生命力。
这也就是说修己是为求得自我觉悟。孔子多次讲到的“耻”,就是指一种自我觉悟,即摆脱盲目和麻木不仁的状态,认识到自己某种思想、言论和行为的丑恶,从而从内心产生一股巨大的自觉的精神力量,追求真善美。
孔子在各种场合强调,不要以任何外部事物来妨碍对内在的完美的自我的追求。
本篇对于修己要达到的目标——理想人格,作出了许多规定。孔子所期待的理想人格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心胸狭隘、思想贫乏、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具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完善自身、全面地发展自身、自觉地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谦谦君子。这一篇孔子的言论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百度百科-论语·宪问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