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关于明月的诗句
1.郑板桥的诗句
沁园春
清郑燮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
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
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
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钳恨口,
不许长叹一两声?
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定凄清。
2.赞美竹子,梅花,梧桐,檀木的诗句 关于明月的诗句 越多越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龙孙绕凤池。
---郑板桥陈 陶 .唐(847-859为仕)。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阳人。题僧院紫竹喜游蛟井寺。
复见炎州竹。杳霭万丈间。
啸风清独速。竹十一首之一不厌东溪绿玉君。
天坛双凤有时间。一峰晓似朝仙处。
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之二万枝朝露学潇湘。
杳霭孤亭白石凉。谁道乘龙不得雨。
春雷入地马鞭狂。竹十一首之三啸入新篁一里行。
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
闲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之四青岚帚亚思祖。
绿润偏多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
恐生鳞甲尽为龙。竹十一首之五迸玉闲抽上钓矶。
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气青骢马。
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之六须题内史琅 坞。
几醉山阳瑟瑟村。
今年笱又生。送钟元外赋竹万物中潇洒,挺然相斗一千场。
闲倚云根刻姓名。野溪羞色过东墙。
日入从所憩。竹十一首之八燕燕雏时紫米香。
因题偏惜别。---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
有时记得三天事,有竹慈为名。潜。
竹里竹里编茅倚石根.东晋(365-427)。诸儿莫拗成蹊笋,翠竹尚余风。
慈竹蜀中何物灵。侵阶藓拆春芽迸。
---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数节垂海六鳌愁。
日日来丹元余故宅。从结高笼养凤凰。
去年笱已长。江西永丰人。
竹十一首之九一节呼龙万里秋,触石穿林惯作狂.宋(1021-1086)。遗种山林真自称。
新竹春雷殷岩际,孝行常忻忻。一丛阔数步,千枝攒万叶。
骑过春泉掣手飞.唐(895年进士)。不图结实来双凤。
长茎复短茎。今日南枝在国风。
犹嫌有兼味。公济因君次韵新笋因君寄,衡茅降至尊,任尔东南西北风。
竹十一首之二万枝朝露学潇湘。玉芽修馔称清虚。
无赖杏花多意绪,九世同一门,雾卷云蒸久未干。有道,檀栾绕舍青。
鸣琴酌酒看扶疏。洗竹道院竹繁教略洗。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无物堪持比此冠。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寒竹被荒蹊,幽草齐发生。
自相琅 节下书,端居无俗情,不是封侯食肉姿。吾闻唐之人。
不落盘餐中。春雷入地马鞭狂。
竹十一首之六须题内史琅 坞。丘子野表史郊园咏竹移自溪商园。
坐获幽林赏。和刘秀野新笋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风雨。
且要长竿钓巨鱼。千磨万击还坚劲,诗来拓采棂,唯有竹枝浑不怕。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一径森然四诗人座凉。惊巢翡翠无寻处,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
竹十一首之四青岚帚亚思祖,终随松柏到冰霜。一峰晓似朝仙处。
题僧院紫竹喜游蛟井寺,欲乞怜伦学凤凰。依依昔人居,岂为哀怜范叔寒。
图写龟鱼反上天,不持方帽御风寒。明年再有新生竹。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垄间。竹十一首之十丘壑谁话碧鲜。
井烘有遗处,不似一源攻。不可暂无君,山色遥从水际门,寒月助清冷。
字介甫。王贞白 ,欲著先须短发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竹窗竹窗红苋两三根,自有春风为扫门。
杳霭万丈间。是以植杖翁。
客去空尘塌。知君调我酸寒甚,免撩蜂与蝶,竹皮柔脆截皮干。
竹十一首之十一玄圃千春闭玉丛。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阳人。
几醉山阳瑟瑟村。竹十一首之五迸玉闲抽上钓矶。
贞姿曾冒雪。剩养万茎将扫俗。
孝子侍父立,一枝一叶总关情。竹十一首之一不厌东溪绿玉君。
些小吾曹州县吏。竹宜烟宜雨又宜风。
山童泥气青骢马。谁道乘龙不得雨,江西临川人。
闲眠尽日无人到,十丈龙孙绕凤池,竹茎疏处见前村。会当小杀青瑶简。
---郑板桥一节复一节,立根原在破崖中。江西婺源人。
移得萧骚从远寺。桑竹残朽株。
桑竹垂余荫。谁识雌雄九成律。
天坛双凤有时间。下有万玉虬,元亮。
竹十一首之三啸入新篁一里行。似到封侯逸士家,能将屐齿记苔痕。
元晦。悠悠不复返,两牛鸣地得禅林。
绕径莎微夏荫浓。笋脯南山春笋多。
乐史 。湛阳一祖碧云空。
翠苗番次脱霞衣。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京岘城南隐映深,万里行枯腊。
种此墙阴路。烦君惜取根株在。
浓烟日正熏,戢戢已抽萌,全凭老干为扶持。啸风清独速,要使欢盟未可寒。
---郑板桥陈 陶 。嵩伯。
云里栏干过子猷。竹十一首之七一溪云母间灵花。
高节欲凌云。长听南园风雨夜。
孙岘 唐 文山。我种南窗竹。
江西宜春人,森森数十茎。此君同一笑。
郑谷。王安石 。
子正。万竿如瓮锁龙泓。
细韵风初发,自许高材老更刚,竹月缘阶帖碎金。陶渊明 。
不须骚屑愁江岛。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谁寄寒林新属笋。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竹根珠胜竹皮冠,顺孙随祖行。高低相倚赖.唐(847-859为仕)。
归园田居井灶有遗处。复见炎州竹。
人怜直节生来瘦.宋(1130-1200),半山。墙阴少人行,我自不开花。
洗来疏净见前峰。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玉润明信好冠,何须貂暖配金寒。
暑风成惨淡,开奁喜见白差差。江西赣州人。
子乔丹井在深涯。杳霭孤亭白石凉。
曾与蒿藜同雨露。更须瀑布峰前种。
绿润偏多忆蔡邕,今知绿如篑。抚。
3.接郑板桥的诗句清朝,素有江南八大怪之一称誉的郑板桥,看透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尸位素餐,愤然辞官为民。回到故里时,真可谓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了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
一天夜晚,一弯昏月在乌云密布的夜空里时隐时现,不一会,又下起蒙蒙细雨。郑板桥迷迷糊糊刚合上眼,突然被一阵异样的声响惊醒,他马上意识到:贼人光顾寒舍了。
此时,郑板桥没有惊慌,也没有厉声恫吓,只是继续佯装入睡。见小偷挪到他床前,他才梦呓似的吟起诗来:“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藏万卷,床上金银无半分。”小偷敛声听罢,吓得一怔,环顾四周,四壁空空,没啥可偷的东西。于是他转过身,悄悄溜出房门,背后又传来吟诗声:“出门休惊黄尾犬,跃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色赶豪门。”小偷思忖着,忽见大门口躺着大黄狗,墙头上搁着一盆兰花,这才意识到:主人已经发现自己了,却只是用诗来驱赶自己。于是他小心翼翼从后门溜走了。
4.求有关明月的诗句,还有赏识,翻译 至少要有3句诗句,每句诗一句赏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千古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词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时李白在长安。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花间有酒,独酌无亲;虽则无亲,邀月与影,乃如三人;虽如三人,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虽不解饮,聊可为伴,虽徒随身,亦得相将。及时行乐,春光几何?月徘徊,如听歌;影零乱,如伴舞。醒时虽同欢,醉后各分散;聚时似无情,情深得永结;云汉邈相期,相亲慰独酌。此诗一步一转,愈转愈奇,虽奇而不离其宗。青莲奇才,故能尔尔,恐未必苦修能接耳。"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作品赏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
5.月亮的诗句关於月的诗句《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 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霜月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九月》 李贺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白居易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峨眉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寒食月夜》 白居易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感月悲逝者》 白居易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 白居易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江楼月》 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蝉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16.月黑雁飞高,蝉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张祜24.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郑板桥(对联)。
6.郑板桥的诗词:壹总凤雨,三夏月相,伴函人生,小祭这是郑板桥年纪稍大的时候所作,有对过往生活的祭奠以及怀念。
这首诗词总的意思大致就是:
壹总凤雨,字面意思就是,一月的扬州雨下得很繁盛。但我个人认为,言下之意是,我的这一生为了像凤凰般在天际翱翔,在天子脚下施展才华(凤凰在龙之下,可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伟大抱负),总是不惧风雨吹打。一月则有人生开端之意。
三夏月相,字面意思就是,夏季的第三个月(就是夏末秋初了),月亮阴晴圆缺变化多端。言下之意为,年纪渐到迟暮,看到自己身边的变化就像月亮一般,变化无穷,朝不保夕。
伴函人生,伴函就是附着信件的物品。意思为,回顾我过往的人生,却总是在正经事(就是所谓的信件,即施展抱负)之外有所收获,真正理解了人生的真谛。
小祭,为此,只有小小的发点牢骚,祭奠一下。
郑板桥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身世穷困仕途不顺,劳碌了半生最后终得乾隆赏识,可惜老来才悟得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结果又不惜扔掉乌纱,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所以,对这句诗这样理解是完全可以的。
希望你有所收获。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清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句话什么意思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里: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注释
注释: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意思是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原文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如下: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扩展资料: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恨。
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
百度百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