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郑板桥关于明月的诗句

桃子7个月前 (03-26)阅读数 6#古诗

1.郑板桥的诗句

沁园春

清郑燮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

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

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郑板桥关于明月的诗句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

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钳恨口,

不许长叹一两声?

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定凄清。

2.赞美竹子,梅花,梧桐,檀木的诗句 关于明月的诗句 越多越好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龙孙绕凤池。

---郑板桥陈 陶 .唐(847-859为仕)。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阳人。题僧院紫竹喜游蛟井寺。

复见炎州竹。杳霭万丈间。

啸风清独速。竹十一首之一不厌东溪绿玉君。

天坛双凤有时间。一峰晓似朝仙处。

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之二万枝朝露学潇湘。

杳霭孤亭白石凉。谁道乘龙不得雨。

春雷入地马鞭狂。竹十一首之三啸入新篁一里行。

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

闲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之四青岚帚亚思祖。

绿润偏多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

恐生鳞甲尽为龙。竹十一首之五迸玉闲抽上钓矶。

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气青骢马。

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之六须题内史琅 坞。

几醉山阳瑟瑟村。

今年笱又生。送钟元外赋竹万物中潇洒,挺然相斗一千场。

闲倚云根刻姓名。野溪羞色过东墙。

日入从所憩。竹十一首之八燕燕雏时紫米香。

因题偏惜别。---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

有时记得三天事,有竹慈为名。潜。

竹里竹里编茅倚石根.东晋(365-427)。诸儿莫拗成蹊笋,翠竹尚余风。

慈竹蜀中何物灵。侵阶藓拆春芽迸。

---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数节垂海六鳌愁。

日日来丹元余故宅。从结高笼养凤凰。

去年笱已长。江西永丰人。

竹十一首之九一节呼龙万里秋,触石穿林惯作狂.宋(1021-1086)。遗种山林真自称。

新竹春雷殷岩际,孝行常忻忻。一丛阔数步,千枝攒万叶。

骑过春泉掣手飞.唐(895年进士)。不图结实来双凤。

长茎复短茎。今日南枝在国风。

犹嫌有兼味。公济因君次韵新笋因君寄,衡茅降至尊,任尔东南西北风。

竹十一首之二万枝朝露学潇湘。玉芽修馔称清虚。

无赖杏花多意绪,九世同一门,雾卷云蒸久未干。有道,檀栾绕舍青。

鸣琴酌酒看扶疏。洗竹道院竹繁教略洗。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无物堪持比此冠。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寒竹被荒蹊,幽草齐发生。

自相琅 节下书,端居无俗情,不是封侯食肉姿。吾闻唐之人。

不落盘餐中。春雷入地马鞭狂。

竹十一首之六须题内史琅 坞。丘子野表史郊园咏竹移自溪商园。

坐获幽林赏。和刘秀野新笋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风雨。

且要长竿钓巨鱼。千磨万击还坚劲,诗来拓采棂,唯有竹枝浑不怕。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一径森然四诗人座凉。惊巢翡翠无寻处,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

竹十一首之四青岚帚亚思祖,终随松柏到冰霜。一峰晓似朝仙处。

题僧院紫竹喜游蛟井寺,欲乞怜伦学凤凰。依依昔人居,岂为哀怜范叔寒。

图写龟鱼反上天,不持方帽御风寒。明年再有新生竹。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垄间。竹十一首之十丘壑谁话碧鲜。

井烘有遗处,不似一源攻。不可暂无君,山色遥从水际门,寒月助清冷。

字介甫。王贞白 ,欲著先须短发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竹窗竹窗红苋两三根,自有春风为扫门。

杳霭万丈间。是以植杖翁。

客去空尘塌。知君调我酸寒甚,免撩蜂与蝶,竹皮柔脆截皮干。

竹十一首之十一玄圃千春闭玉丛。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阳人。

几醉山阳瑟瑟村。竹十一首之五迸玉闲抽上钓矶。

贞姿曾冒雪。剩养万茎将扫俗。

孝子侍父立,一枝一叶总关情。竹十一首之一不厌东溪绿玉君。

些小吾曹州县吏。竹宜烟宜雨又宜风。

山童泥气青骢马。谁道乘龙不得雨,江西临川人。

闲眠尽日无人到,十丈龙孙绕凤池,竹茎疏处见前村。会当小杀青瑶简。

---郑板桥一节复一节,立根原在破崖中。江西婺源人。

移得萧骚从远寺。桑竹残朽株。

桑竹垂余荫。谁识雌雄九成律。

天坛双凤有时间。下有万玉虬,元亮。

竹十一首之三啸入新篁一里行。似到封侯逸士家,能将屐齿记苔痕。

元晦。悠悠不复返,两牛鸣地得禅林。

绕径莎微夏荫浓。笋脯南山春笋多。

乐史 。湛阳一祖碧云空。

翠苗番次脱霞衣。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京岘城南隐映深,万里行枯腊。

种此墙阴路。烦君惜取根株在。

浓烟日正熏,戢戢已抽萌,全凭老干为扶持。啸风清独速,要使欢盟未可寒。

---郑板桥陈 陶 。嵩伯。

云里栏干过子猷。竹十一首之七一溪云母间灵花。

高节欲凌云。长听南园风雨夜。

孙岘 唐 文山。我种南窗竹。

江西宜春人,森森数十茎。此君同一笑。

郑谷。王安石 。

子正。万竿如瓮锁龙泓。

细韵风初发,自许高材老更刚,竹月缘阶帖碎金。陶渊明 。

不须骚屑愁江岛。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谁寄寒林新属笋。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竹根珠胜竹皮冠,顺孙随祖行。高低相倚赖.唐(847-859为仕)。

归园田居井灶有遗处。复见炎州竹。

人怜直节生来瘦.宋(1130-1200),半山。墙阴少人行,我自不开花。

洗来疏净见前峰。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玉润明信好冠,何须貂暖配金寒。

暑风成惨淡,开奁喜见白差差。江西赣州人。

子乔丹井在深涯。杳霭孤亭白石凉。

曾与蒿藜同雨露。更须瀑布峰前种。

绿润偏多忆蔡邕,今知绿如篑。抚。

3.接郑板桥的诗句

清朝,素有江南八大怪之一称誉的郑板桥,看透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尸位素餐,愤然辞官为民。回到故里时,真可谓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了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

一天夜晚,一弯昏月在乌云密布的夜空里时隐时现,不一会,又下起蒙蒙细雨。郑板桥迷迷糊糊刚合上眼,突然被一阵异样的声响惊醒,他马上意识到:贼人光顾寒舍了。

此时,郑板桥没有惊慌,也没有厉声恫吓,只是继续佯装入睡。见小偷挪到他床前,他才梦呓似的吟起诗来:“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藏万卷,床上金银无半分。”小偷敛声听罢,吓得一怔,环顾四周,四壁空空,没啥可偷的东西。于是他转过身,悄悄溜出房门,背后又传来吟诗声:“出门休惊黄尾犬,跃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色赶豪门。”小偷思忖着,忽见大门口躺着大黄狗,墙头上搁着一盆兰花,这才意识到:主人已经发现自己了,却只是用诗来驱赶自己。于是他小心翼翼从后门溜走了。

4.求有关明月的诗句,还有赏识,翻译 至少要有3句诗句,每句诗一句赏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千古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词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时李白在长安。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花间有酒,独酌无亲;虽则无亲,邀月与影,乃如三人;虽如三人,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虽不解饮,聊可为伴,虽徒随身,亦得相将。及时行乐,春光几何?月徘徊,如听歌;影零乱,如伴舞。醒时虽同欢,醉后各分散;聚时似无情,情深得永结;云汉邈相期,相亲慰独酌。此诗一步一转,愈转愈奇,虽奇而不离其宗。青莲奇才,故能尔尔,恐未必苦修能接耳。"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作品赏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

5.月亮的诗句

关於月的诗句《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 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霜月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九月》 李贺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白居易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峨眉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寒食月夜》 白居易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感月悲逝者》 白居易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 白居易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江楼月》 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蝉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16.月黑雁飞高,蝉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张祜24.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郑板桥(对联)。

6.郑板桥的诗词:壹总凤雨,三夏月相,伴函人生,小祭

这是郑板桥年纪稍大的时候所作,有对过往生活的祭奠以及怀念。

这首诗词总的意思大致就是:

壹总凤雨,字面意思就是,一月的扬州雨下得很繁盛。但我个人认为,言下之意是,我的这一生为了像凤凰般在天际翱翔,在天子脚下施展才华(凤凰在龙之下,可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伟大抱负),总是不惧风雨吹打。一月则有人生开端之意。

三夏月相,字面意思就是,夏季的第三个月(就是夏末秋初了),月亮阴晴圆缺变化多端。言下之意为,年纪渐到迟暮,看到自己身边的变化就像月亮一般,变化无穷,朝不保夕。

伴函人生,伴函就是附着信件的物品。意思为,回顾我过往的人生,却总是在正经事(就是所谓的信件,即施展抱负)之外有所收获,真正理解了人生的真谛。

小祭,为此,只有小小的发点牢骚,祭奠一下。

郑板桥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身世穷困仕途不顺,劳碌了半生最后终得乾隆赏识,可惜老来才悟得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结果又不惜扔掉乌纱,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所以,对这句诗这样理解是完全可以的。

希望你有所收获。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清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句话什么意思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里: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注释

注释: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意思是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原文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如下: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扩展资料: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恨。

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

百度百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