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古代诗歌

泡在奶味里7个月前 (03-26)阅读数 3#古诗
文章标签宜良方丈

1.《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春日》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5.《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6.《首夏》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7.《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9.《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冬夜书怀》唐.王维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11.《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2.《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13.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4.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5.绝句

志南和尚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6.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18.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9.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0.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1.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22.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3.李花二首

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24.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5、《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6、《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7、《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28、《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9、《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1、《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3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3、《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34、《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5、《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36、《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7、《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9、《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0、《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41、《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42、《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3、《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4、《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45。《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6《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47。《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8。《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9《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1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52。《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3。《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4。《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7、《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58、《江雪》唐柳宗元

古代诗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9、《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0、《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1、《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62、《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3、《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4、《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要给我加分哦,累死我了

上下岩泉寺一一钱穆在云南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该诗出自于唐代白居易之手

2、题释:

庐山有上、中、下大林寺。中寺在锦涧桥北,是由晋僧慧远建;下寺即旧资圣寺,在锦涧桥西;此诗所指为上大林寺,遗址在今天的花径公园内,为晋代名僧昙诜所建。大林寺之北为大林峯,传晋僧昙诜“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峰名“大林”,寺也名“大林”。今大林寺已废。

3、注释: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4、译义: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5、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6、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原因惜春、恋春之情,怨恨春去无情,谁知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神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岩泉寺座落在云南宜良县城边,山叫伏狮山,有汩汩的泉水流淌。沙岩上长满了数百年的大树,有一种参天古树叫黄连木,据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一上推,竟然到了元代,与忽必烈的大军有了联系。

这世上,大凡有古树名木的地方,世人总是愿意附加一些说法,修庙建观供奉香火,故事就越发奇了。

话说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宜良县的岩泉寺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租下了寺中一间小楼,每天读书写字,他读的书是廿五史,上追秦时明月,下探晚清的门洞开放。他写的字则是把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用一种"温情与敬意",写成了一本叫《国史大纲》的书,内容都是坚定不移的,是站在"以中华文化民族意识"的立场。这个人叫钱穆,人称宾四先生。后来他出了大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史学四大家。"

钱穆一个人在岩泉寺住了整整一年,那个时候的他,只是一个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的教授,名气不大尚有争议。今天我们先说钱先生在宜良岩泉寺留下的印记。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岩泉寺,分上寺与下寺,仅相隔几百米。上寺是一个道观,由一个逃荒来此的广西人主持。下寺是僧庙,有方丈和僧人。僧庙中有乡产也有私产,钱穆先生住的房子是一处县长的私产,当地人叫"县长别墅"。

钱穆住进来,方丈上门问道,施主在此居住,一日两歺如何安排?钱先生回答说:我来此主要是著书立说,生活上的事越简单越好。跟随你们一起吃饭可好。

那知寺僧的伙食极粗劣,几乎不能入口。坚持了两天,头昏眼花,赶紧把方丈请来重新商量。方丈早就知道,说:出家人的日子大抵如此,先生这样下去怎行,必须改为荤食乃可。

钱穆觉得好为难,如果在我的住处置一灶台,毎天锅碗瓢盆,我还怎么读书写字。方丈说,就在我们寺里的灶上做荤食,也是可以的。你只消出钱请一煮饭的女佣即可。原来,方丈早就请了一个叫张妈的女佣,就等钱穆点头。

后来,钱穆先生把这一段日子写进了《师友回忆》,"张妈衣履整洁,言辞有礼。烹煮既佳。一日,张妈煮一鸡,余不意何故,忽于午餐后出寺,过厨房门,乃见方丈坐门侧,手持一鸡腿,得意大嚼。余不禁问,和尚亦食鸡腿?彼答,和尚不吃鸡腿将何食?又见灶陉上鸡汤一碗。"原来这是一个荤和尚。

钱穆每个星期要坐滇越铁路的米轨火车去昆明,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上三天课,因为跑"警报",上课时间都安排在晚上。然后又坐火车回宜良,顺便到宜良中学借上一批书带回岩泉寺。久之听说了方丈的许多故事,方丈在近寺的村中有一个家,隔三差五回去,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与下寺的方丈相比,上寺的广西道人有文化的多,道人自号静庵,钱穆惊讶道,此名号与自沉北京昆明湖的大儒王国维同名。道人回答知道,还说喜欢王国维的诗词。

道人的生活也是过得不易,自己爱吃鸦片,消费大。平常日子以买卖为生,即在大米、黄豆收获季节,去市面上低价购进,然后拖回道观放在楼上存储。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价格上涨卖出去,赚点差价,基本满足一年生计。

长期做生意,见了钱穆先生,也建议他出点钱交给道士,趁市场上粮食价格低,赶紧去买点来储存,来年坐等收利。

吹的兴奋,道人看钱穆是个不愁吃喝的人,让他按当地的习俗,去穷苦人家买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价不贵,可供洒扫洗涤烹饪一切家务。及其长,可纳为妾室,否则备小款代为出嫁。"

民国时期岩泉寺上下的故事,在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笔下,活色生香留传下来,成为滇南宜良的一笔文化遗产。

其实,佛教、道教在中国,从来都有许多令人尊敬的遗憾。曾经在西藏学佛七年,第一个获得西藏三大寺一一拉然巴格西学位的汉人和尚碧松法师,他在《雪域求法记》中写道:

"中国的佛教和庙宇到了晚清末年已经是衰败不堪,民国后,连年的军阀混战,社会混乱,地方上有很多人是专吃佛教的,连新闻记者也来吃佛教。这些记者来到庙子上张口就说,和尚,搞一桌素斋来吃,有时候还带了妓女一起上门。

寺庙为了生存下去必须仰仗地方政要和豪绅,当方丈必须懂得世间法的应酬,要善于交际,能够八面玲珑。

记得我的师父自坛和尚经常去陪乡董打牌,过年过节时也要上门送礼。所以说中国大多数庙子里真正有扎实佛学基础有道行的和尚并不多。"

庙子的噩梦还没有结束,依然在这块土地上漫漶。

史学家钱穆离开宜良岩泉寺以后,岩泉寺又成了军营。再后来的事情更加不可预料。一直到1990年代,名山古刹又逐渐回到人们的视线。岩泉寺所在的村民,把倒塌的寺庙抽起来,泥塑佛像涂上金黄的颜色,建筑抹上红褐色。

开放式的经济给了许多人发散式的空间思维。一个姓龙的湖南人带领一伙来自峨眉山一带的"大师",直接交钱给村上,承包了岩泉寺,上演了无数的荒唐。最多的年辰,一年交给村上七百多万元。

名山有泉、古树参天、就缺了点故事。明清交际,大将军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在流传。

说的是"秦淮八艳"之一的美女陈圆圆,名传江南。崇祯十五年,圆圆美女被京城一大官请去,为了在乱世中找到倚靠,把美女陈圆圆作为礼物送给了吴三桂。时当努尔哈赤的军队向明朝的地盘进军,崇祯皇帝把拥有重兵的吴三桂派去战场,陈圆圆留在京城。

不久农民义军首领李自成趁京都空虚,攻入京城,把属于吴三桂的女人占有。把个吴三桂气昏了,加上对崇祯朝的失望,反戈一击,大开山海关门,让清军长驱直入,结束了朱家的天下。

吴三桂投靠清军立了大功,带上美女陈圆圆来到云南坐镇。风和日丽,享受快乐。这陈圆圆可不仅仅是个花瓶,还有政治远见,她见吴三桂独霸云南,骄奢*逸,贵极藏险,盛极必衰。抛弃一切富贵荣华出家为尼。后来的故事就像陈圆圆的预期,吴三桂被清军镇压满门抄斩,陈圆圆下落不明,有说投池自尽,有说在庵中见过。

于是乎,承包岩泉寺的人,据此编排了一个故事。说是吴三桂带着陈圆圆来岩泉寺游玩,陈圆圆见这里山青水碧,灵气逼人,便抽了一签,竟然是她日后的命运,出家!一语成谶。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一签称为六百年来"滇南第一签。"到岩泉寺抽签打卡成了圣地。

这是一个不怕故事多,就怕故事中有事故的年代,一经推出便大吸眼球,令人遐想。

不管是什么样的信仰,一旦与金钱接触,很容易成为装在瓶子中的魔鬼。

承包宜良岩泉寺的那伙"假和尚"。与各大旅行社联系,把一批批去石林风景区游玩的游客拉到岩泉寺参观,高价香火、抽签算命、立碑避灾、圣水养心?数不清的佛教花式,几乎每天都有人上当受骗。

一个从广西来云南旅游的姓欧的游客,一进岩泉寺,"大师"一看面相,再让他抽了一签,说是大灾大难就在眼前,把个游客说得魂飞魄散,赶紧掏了两万多元去消灾解难。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随团体验了一下,抽到了14签。随后跟着导游来到风水转运堂解签,"大师"一对一解签答疑,说记者阴阳五行不调,身后有家灾和风水灾,需要烧一支600元的香并留下名字让和尚们诵经百天。

史学家钱穆已经在1990年去世,如果他知道当年住在岩泉寺的房子,就是写作《国史大纲》的地方,在后来七十年岁月中的痕迹,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