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用透支生命的方式延续生命,如何看待他的生命观?
在余华的很多著作中主人公都是命运悲惨的人物,可是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生命充满了热爱,即便是亲手送走了自己所有亲人的富贵,对于生命也依旧保持着《活着》的乐观精神。而《许三观卖血记》同样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他贫穷、悲惨,但是他依旧保持着“活着”的美好愿望,即便以卖血为生,也要努力地活下去。《许三观卖血记》虽然整个的故事走向是悲剧的,但是在许三观的精神世界中,还是保留着很多人间温情的东西。
《许三观卖血记》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余华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对普遍认为苦难的人物命运,进行了一种富有人格魅力与人间温情的叙述。因此对于《许三观卖血记》的赏析就可以从叙事的角度、人道主义精神、深刻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深入地了解许三观的人生信条,也深入地了解余华的处世观念。
一、余华小说写作风格的简要探究《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一部代表作,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许三观因为生活所迫走上了卖血之路,这是一个悲剧的设定,但是余华的行文风格又带有着其独特的风趣幽默。所以整部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以诙谐幽默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人悲惨的一生,这也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文风类型。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而悲剧就在于苦难意识的共情,可以说苦难是文学作品中的中流砥柱,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永恒的一个主题,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就有这样的一种共情。余华早期被认为是中国的先锋作家之一,可是到了90年代以后,余华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可以看成是苦难文学的形式。
二、《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将血是为自己的生命,但是却在以卖命续命的形式生存既然是《许三观卖血记》,那么可想而知主角就是许三观,另一个主角就是血液,许三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代表了所有的那个时代的人,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血液则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生命”的物化。文中讲到“卖一次血能挣三十五块钱,在地里干半年活也就挣这么多。”这是一句精准概括时代的描述,从这句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是一个宏伟和苦难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农民的生存现状非常的压迫,劳动贬值非常厉害,大部分的农民阶级很难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这就逼迫着这些农民阶级不断的寻求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去生存,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卖血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促生出来的现象,卖血可以换取大量的现金,这些现金是一个农民阶级劳动半年才能得到的,所以说卖血就成了一条快捷又方便的赚钱之道。
这样的一个描写瞬间就将许三观所生活的时代推入了一个悲剧笼罩的阴影中,农民阶级最依赖的就是土地,而且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百姓对于土地的感情是极为深刻的。可是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已经养不活自己了,这样的社会现状与整体的社会生产是相矛盾的,是一反常态的,很容易塑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故事中也交代了,在农民心中,土地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生产力就是农民本身,在这里就变成血液,所以说血液其实就是农民的“生命”,就是农民的基础。但是故事的重点又落在了“卖血”之上,也就是说暗喻了一种“以命换命”的荒诞事件,这也是《许三观卖血记》的另一个矛盾点的设计。
三、许三观十二次的卖血经历与心理变化过程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一共描述了许三观十二次卖血的经历,在这些卖血的经历中,完整且丰富地展现了许三观的心理变化。许三观原本不是参与卖血的人,毕竟农民依靠的就是力气,而人的气力都是源自血液,卖血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出卖灵魂,卖过血的人最后都变得虚弱不堪,没有气力再去干活。但是许三观的命运转折就出现在他第一次接触到卖血,当时许三观听说了卖血是一个男人有气力的表现,于是就在这样的蛊惑之下许三观跟着自己的同乡加入了卖血的队伍。
第一次的尝试给了许三观非常丰厚的回报,不仅毫不费力地得到了三十五块钱,还依靠这笔钱娶到了媳妇,也是因为尝到了甜头,许三观的卖血之路也就自此无法停止。第二次卖血是在许三观被人讹上之后,为了拜托自己的困境只好又卖了一次血,可是这也给了许三观一个暗示,一到遇到了困难那么就可以依靠卖一次血来解决。第三次卖血是在一个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是单纯的心痒痒了,所以卖了血,这次的卖血其实也有一种象征意味,那就是许三观这一生都无法摆脱卖血续命的悲惨命运了。
果然之后的故事中,许三观又卖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一直到第十二次卖血,每一次都是许三观遇到了难题,不愿意想其他的办法,只要卖一次血就能解决。在这十二次的卖血过程中,许三观对于卖血也有了感悟,在故事中有讲到,每一个卖血的男人,在卖血之前都会喝点水,为的是让自己的血液稀释,这样同样容量的血液,自己就可以少出点血这是一种多么无知又令人心疼的认知。
在卖完血之后他们又会去喝点酒暖身子,再点两盘炒猪肝,美其名曰为自己补血,而且卖完血之后喝酒吃炒猪肝,也是故事中悲惨人物的一个标志,一旦粘上了这个标志性的习惯,那么就代表着这辈子就要不停地卖血。由此可以看出许三观的生命已经陷入了一个闭环之中,不断地遭遇生活上的困难,然后通过卖血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之后又因为困难解决了,生活得以继续,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许三观的悲惨命运闭环。
四、《许三观卖血记》以一种悲剧的故事体现出了人间温情这样一个悲惨的、消极的故事设定,为什么能够被人们广而传之呢?这就是《许三观卖血记》独特的地方,也是余华独特的地方。无论故事是多么的悲痛,多么的绝望,余华余华总能在这些绝望中,给人们留出一丝光芒,而这一丝光芒就是《许三观卖血记》被称为经典的原因,也是其中蕴含的人性的光辉。
这个光辉就是在厄运面前努力生存,努力活着的意愿,从余华的写作风格转变之时起,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一种设定,充满着无望、痛苦、厄运与难题,但是又总是能够从故事中付出一种“活着”的意义,看到一种闪烁着光辉的人间温情。《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即便生活给他再多的难题,他也没有轻生,依旧努力地活着,即便是用自己的血来延续家人的生活,但这也是一种“想要活着”。
所以说《许三观卖血记》通过许三观的卖血,反应了底层农民生活的苦难,但是这些苦难的存在却是为了体现出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间的温情。这也是文学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对于苦难的描写,来反映一种藏在人性深处的力量,苦难中的温情最是动人,也最是能体现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向往,这也是许三观宁愿卖血续命也不愿意失去生命的一个原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