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孩子热炕头前半句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上一句是“二亩地,一头牛”。
时至今日,还记那“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顺口溜。
童年,知识甚少,当时理解的意思是农村土改后,老百姓都分到了田地,有了,生产工具,穷人也娶上了媳妇,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睡上自己的炕头儿,不用给地主扛活了,感谢国家、感谢党。热炕头儿,这三个字早早地在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印痕,现在说出来还是感觉热乎乎的。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特殊,冬天特别寒冷,睡火炕是家家户户的习惯。走进东北农村的房子都是这样的场景,推开房门,外屋是锅台,水缸,酸菜缸和柴火堆。进了里屋是睡觉和休息的正房,屋里有两铺南北大炕,靠着南窗的叫南炕,炕稍是两只红漆大柜,画着各种图案,柜的上面垛着红绿花面的被褥和枕头,炕上放着扫炕的小笤帚,鸡毛掸子,靠近灶台一侧的叫炕头,放着火盆,烟叵箩和老太太玩的纸牌.窗台上是几盆养的花。
炕头离灶台近,火经过烟道先路过这里,先受热,所以比炕稍热乎,是冬天屋子里最暖和的地方。所以,热炕头是每个人坐或者躺着休息最舒服的地方,也是东北人冬天招待客人最高档的雅座。
客人来到主人家,主人会拍着热炕头连声说“快进来,进来,上炕,上炕……”。客人按照主人的安排,摘掉挂霜狗皮帽子,脱下棉手闷子,搓着冻红的双手,褪下鞋子,盘腿儿坐上炕头上,拿过炕上的烟笸箩,捻上一袋烟,唠起来了家常。窗外虽然大雪纷飞,火炕上是温暖如春。
睡热炕头是有讲究的,热炕头一般都是给家中最老的人睡,小孩子只能按大小依次睡炕稍。家里来了客人,这热炕头要给客人睡,其他的人往炕稍那面挪。有的时候,客人和主人互相客气,为了让炕头推推搡搡,在寒喧中充满着浓浓的温情。
热炕头也是幸福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农村来串门的人,进屋都习惯性地伸手摸摸炕头热不热,热乎的炕头说明这家日子过得不错,若炕头如同炕沿儿一般冰凉,说明这家人连柴都烧不起了,让大家瞧不起。
热炕头白天是妇女们聊家常的好地方。东西院的邻居,七大姑,八大姨,三三两两地的几个人盘坐在热炕头上,叼着大烟袋,烤着火盆,边抽烟边闲聊,村里的新闻,张家李家事的,妈家婆家事儿的,有说不完的话题。老婆婆一般都互相叨咕儿媳妇,说儿媳妇不会过日子,老往娘家倒腾东西。小媳妇们坐在一起大多都是讲老婆婆,说老婆婆埋汰,鼻涕过“黄河”了也不擦。老婆婆馋,给孙子嗑苹果皮还往深里咬。中年妇女们泼泼辣辣的,说话像旋风一样,她们最爱讲村里的风流韵事,老赵家老爷们昨天上王二寡妇炕了,老家媳妇两口子睡觉“唱歌”动静大了……。坐在热炕上,都有话说,有嗑唠。炕热了,坐不住了,用双手交替在屁股底下垫着,落得手热呼呼、红通通的,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个热炕头,就连上厕所也不肯去。
热炕头,有左邻右舍其乐融融氛围,更有更多的亲情温度。不管你怎么疲劳,身体怎么不舒服,只要身上一沾上它,温暖的亲情就把你包围住了,让你感觉暖暖的。
1、戴着乌纱弹棉花——有弓(功)之臣
2、戴着面具进棺材——死不要脸
3、戴着面具亲嘴——没一点情味
4、戴着面具上街——没脸见人
5、戴着曰罩亲嘴——隔了一层
6、戴着帽子鞠躬——岂不此理(礼)
7、戴特大帽子穿小鞋——头重脚轻
8、戴耳环画眉毛——耳目一新
9、带泥的萝)——有点土气
10、带崽的母老虎——分外凶
1、要饭花子穿西装------穷讲究。
2、瞎子磨刀------快了。
3、猪鼻子插葱------装(象)相。
4、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
5、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活法。
6、杀猪杀屁眼------各有各的杀法。
7、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8、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9、窝头踹一脚------不是块好饼。
10、关帝爷掉灶坑------灰头鼠脸。
11、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12、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
13、耗子给猫当三陪------要钱不要命。
14、耗子给猫理胡须------溜须不要命
15、耗子枕猫卵子睡觉------关系在那呢。
16、耗子拉木楔------大头在后头。
17、狗带嚼子------胡勒。
18、狗带帽子------装人。
19、猫带嚼子------勒胡。
20、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1、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22、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
23、熊瞎子掰苞米------所剩无几。
24、耗子看粮仓------家贼难防。
25、黄皮子下豆鼠子------一窝不如一窝。
26、黄皮子坐庙堂------装得哪尊佛呢。
27、柳条串王八------你们是一个枝上滴。
28、墙头跑兔子------你们是一路滴。
29、癞哈蟆蹦脚面------不咬人咯殃人。
30、癞蛤蟆上高速公路------楞装进口小吉普
31、癞蛤蟆上菜板------楞装大片肉。
32、 癞蛤蟆带前进帽------楞装进步人士。
33、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34、上茅房看报纸------哪来的臭理论。
35、茅坑里扔石头------激起民(粪)愤。
36、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