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下一句是什么
1. 厚德载物
2. 厚德载物的意思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大意: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德薄而得必害其身 就是厚德载物的对立面,相反的理解就可以了
“厚德载物”的含义及应用场合
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成语:厚德载物 发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是《老子》中的话,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先说厚德载物,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再说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但是老子认为这还不够.老子接下去说,处众人之所恶.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要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谦虚谨慎.所以你不但要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气扬的了.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几于道”.也就是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了.=====供朋友参考。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出处及释解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释义: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上善若水”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释义: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含义
1.“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出处:一日,孔子和老子出游,看到一条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便说出了这一番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孔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表现出两个不同学派对同一事物发出的不同感想.2.“厚德载物”语出《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
厚德载物的意思 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大意: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德薄而得必害其身 就是厚德载物的对立面,相反的理解就可以了
厚德载物什么意思?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和生长万物。
厚德载物,拼音hòu dé zài wù
出处:《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
载是承载、承受,解作能承受得起的意思。物是物质、事物,解作所享受的、所拥有的物质和荣耀等。德是功德、得到的意思。
厚德载物整句话解作:只有行善积累厚厚的功德才能承受得起你今天所拥有的所享受物质和精神文明。享受的多、拥有的多就越需要更多的积功累德。否则只怕是德(得)不配位,早晚遭殃。
扩展资料:
同义词: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海纳百川,拼音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纳:容纳,包容。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翻译:器皿不存在,方寸海接纳。
2、无欲则刚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ú yù zé gāng。
指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
出处:无欲则刚,出自《论语》。
厚德载物的意思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大意: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德薄而得必害其身 就是厚德载物的对立面,相反的理解就可以了。
“厚德载物”的含义及应用场合
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成语:厚德载物 发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厚德载物”的含义及应用场合
你好,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成语: 厚德载物
发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厚德载物”中的“载物”是什么意思?
厚德载物hòu dé zài wù1、意思: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出处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
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
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
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
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
3、词语大意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 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
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4、启示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
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
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即使你身体有残缺,即使你没有过人的天资,即使别人看不起你。
但是,只要你自强不息,就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就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
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
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5、当代价值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
而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诸种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
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乐善好施;要有道义感,见义勇为;要有道德操守、讲诚信;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见利思义;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以及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勤奋上进、勇于奉献等品质。一个内心缺乏道德精神或道德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横流中随波逐流、腐化堕落。
欲立事,先立人。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格,不仅有益于个体的自我完善,而且有益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厚德载物”有利于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
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源泉。只有精神的充实和道德的追求,才能体验由内而外的快乐与幸福。
儒家推崇的“孔颜乐处”就使人在道德实践中体会真正的充实和富足。儒 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使中国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现实社会中,当传统道德被市场经济冲击时,功利、庸常、浮躁成为一些人的生活写照,物质生活提高之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
厚德载物的具体含义,谢谢,高人指点下,
1.“上善若水”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2.“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 学子成才。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的。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
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
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
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曰透明。
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
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 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
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当然,以上只是水的部分优秀品格,还不是全部。但是,不论水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其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真正的“上善”。
“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至于厚德载物,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
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
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 再说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
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 但是老子认为这还不够。
老子接下去说,处众人之所恶。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要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谦虚谨慎。
所以你不但要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气扬的了。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几于道”。
也就是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
“士”指贵族,“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
道:哲学名词,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若存若亡: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全文释义: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会努力往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自己以为已经把握了,不愿意往实践,光动嘴,不动手。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实在“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握的,不被嘲笑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能够装东西的器物,反而不装东西;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扩展资料: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如李四光两个否定—“否定中国不存在第四冰川”否定中国贫油和石油勘探。毛泽东将读书与实施领导相结合。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告诉我们要“求甚解”。求学期间,因为太多的不求甚解,让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相差甚远;工作以后,因为太多的不求甚解,才让很多工作之初的同事,在退休时不自然的分出三六九等。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不应非常肤浅的嘲笑身边的、或是别人提出的一些论断,随着时间积累,我们应当更有涵养、深沉地去思考、解读一些看似滑稽的事。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大凡做出辉煌成就的科学都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他们决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谓“上道”,所以无法为一般人所理解,当然要被笑话了,“不笑不足以为道。”而爱因斯坦所体现的正如老子所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