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既来之 则安之 若为之 则得知 不作之 将远之 什么意思

泡在奶味里9个月前 (03-27)阅读数 5#古诗
文章标签的人这件事

释 义: 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如果做这件事,就应该知道,不做这件事,就离这件事远点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

出处:《论语·季氏篇》

选段: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既来之 则安之 若为之 则得知 不作之 将远之 什么意思

译文:

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又不能招致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守住;反而谋划在国内动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宫墙之内呢。

文本解读

这一段文字通过孔子对鲁国贵族季氏将攻打小国颛臾的谴责和对学生批评教育,反映其行仁政、施教化之政见。

共三段,首先是孔子责备其学生季氏家臣冉求未尽劝阻之职,正面立论;针对其推卸责任而驳之,并说明为臣之道,用巧喻证其言辞之错误;随之乘势追究其过,疾言厉色,锋芒毕露。末段则条分缕析,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此篇乃《论语》中难得之长篇。句式参差有致,善用比喻,启人思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