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下一句是什么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
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
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成语分别是——不知所云,离题万里。
2、出自:祝枝山评文章。
话说有一天,县太爷把祝枝山请到县衙,拿出儿子写的一篇文章让祝枝山看。祝枝山难以推辞,认真看了一遍,提笔写了两句唐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旁边注了一行小字:打两个成语即为评语。之后,祝枝山就离开了。
师爷们看了祝枝山的评价,纷纷恭维说:上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意思是说文章写得有声有色;下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思是青云直上,指公子前途无量。县太爷眉开眼笑。
祝枝山的好友得知了此事,就到祝枝山家拜访,询问祝枝山的本意.祝枝山说了八个字,恰恰与师爷们理解的意思相反。
3、祝枝山简介: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聪慧过人。弘治五年(1429)中举,后久试不第。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意气相投,遭际与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俯,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名山藏》云:"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云:"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
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全诗
一群白鹭上青天夕阳西下几时还分别是《绝句》作者:唐代杜甫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作者北宋晏殊
《绝句》
作者: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作者: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全诗如下: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请点击输入描述
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