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告诉我们

桃子10个月前 (03-27)阅读数 8#古诗
文章标签课文年轮

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告诉我们

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告诉我们树的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因春夏秋冬,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不同,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也不同,从而在树干上留下一年一年生长的痕迹。

年轮的重复生长现象,是气候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在不同的年份,气候条件不同,年轮的宽窄也会因此产生差异。如一个年轮的宽度代表该年降水的多少,在降水较少年份的年轮通常比较窄,反之则会相对较宽。因此,通过对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树木生长过程中,气候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此外,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也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工具。通过观察这些圈圈,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气候变化情况,如降雨量、温度、湿度等,对于研究环境和气候变化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告诉我们树木的生长过程与气候环境息息相关,通过观察这些圈圈可以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环境的影响。

树木的年轮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作用?树木又是如何形成的?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和常识,引导学生结合实物和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讨论理解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课程资源:1、CAI课件、彩色。

 2、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会怎么办呢?

 生1:找叔叔、阿姨问路。

 生2:可以看路牌或是站牌找方向。

 生3:我找交警叔叔帮忙。

 生4:打出租车回家。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呀!如果是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到处荒芜人烟,身边也没带辨别方向的工具,那可怎么办呀?

 生1:看太阳找方向。

 生2:晚上可以看北极星。

 生3:向日葵也能帮助找方向。

 师:大家说的这些都可以当作什么呢?

 生:天然的指南针。

 师:对。你们想知道怎样用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吗?

 生:想。

 师:那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板书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一些字词朋友,一起来再读一读吧。(多媒体出示字词,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认读。)

 二、创设情境,自读自悟

 1、当别人有困难时,你愿意帮助他们吗?(愿意)有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踏青,本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呀。可真没想到,三三两两结伴游玩时,这几组小朋友忘记时间,也找不到集合地点了。(出示课件:四组小朋友迷路,背景分别为:图1,中午,太阳在南,树影、人影在北。图2,晚上,北极星高挂。图3,阴雨天,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图4,沟渠里一面雪快化尽,另一面雪还很厚。)他们多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们吗?(能)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你能帮哪一组小朋友指路。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指路方法。可动笔在书上勾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好办法。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师:你们找到好办法了吗?(找到了)哪一组同学愿意帮助迷路的小朋友指方向?

 (根据学生的选择,随机指导学生学习)

 (一)学习第三小节。

 1、生1:我想帮助夜晚迷路的小朋友找方向。(出示课件,放大北极星图)我是根据图上的北极星辨别方向的。因为北极星在天空的北方,找到了它,就找到了方向。

 生2:但是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呢?

 生3:听我爸爸说,要先找北斗星。北斗星的形状就如同大大的勺子,勺子的口正对着的最亮的星就是北极星了。

 2、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就让我们来好好读读第三小节吧。(生自由读文)谁愿意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指名读)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流利。但我认为“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要读得重一些,因为北极星很亮。

 师:你说得太好了,能为大家读一读吗?(生读这一小节)同学们也来这样读读好吗?

 3、全体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4、填空练习:夜晚,有星星时,北极星高挂在(北)方。

 (二)学习第二小节。

 师:那一组同学愿意帮助其他迷路的小朋友找方向?

 1、生1:我想帮助有太阳的这组小朋友找方向。(出示课件,放大太阳图)因为中午的太阳在南方,树和人的影子就正好指着北方。这样就可以找到方向了。

 生2:我也想到了这个办法,书中的第二小节就告诉我们了。

 2、师:那我们就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看谁读得好。(生同桌互读)

 3、填空练习:(出示课件)中午,太阳高挂在(南)房,地上的影子正指着(北)方。

 (三)学习第四小节。

 师:两组迷路的小朋友已顺利地找到方向。还有两组的小朋友在着急呢。

 1、生:我来帮助看到大树的小朋友找方向。(出示课件,放大大树图)大树的叶子就能指方向。树叶长得很密,很稠的一面是南方,因为阳光足;树叶长得稀的一面是北方,因为阳光少。

 2、师:仔细看图,这位同学说得对不对?(对)书中哪一小节写了树?认真读一读,准备分男女生比赛读好吗?(好)

 3、男女生比赛读课文。互相评议。

 4、填空练习:(出示课件)阴雨天,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四)学习第五小节。

 师:还剩一组小朋友需要帮助,快来帮忙!(生争先恐后举手)

 1、生:我来帮忙。当沟渠里有雪时,看看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能找到南方和北方了。

 师:可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方还是北方呢?小组讨论一下吧。(生自由讨论)谁来说一说?

 生1:我认为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方,因为太阳在南边。(生七嘴八舌附和)

 生2:你说的不对。看看图吧,这是沟渠里的雪,北面正好朝南,所以化得快;南面背着太阳,化得慢。所以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

 师:你们同意哪种的看法?(同意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看来,沟渠里的雪还真的很特别。那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文。齐读第五小节。

 3、填空练习:(出示课件)沟渠里的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四、课外延伸,拓展能力

 1、师:这四组迷路的小朋友在你们的帮助下顺利地找到了方向。他们一定会感谢你们的。啊!我收到了信息,迷路的小朋友已经回来了。(生欢呼)咦!请同学安静一下,发生了一点意外,有一组小朋友在回来的路上边走边玩,又迷失方向了(生瞪大了双眼)小鸽子带回来一张,(出示树桩年轮图)他们发现了大树桩,你们能想办法帮帮他们吗?

 生:我能利用年轮来辨别方向。年轮密的一面是北方,宽的一面是南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书上查到的。

 师:看书真的能知道很多知识呀!相信这组小朋友一定不会再贪玩了。他们会按照你的指点找到回来的路的。

 2、师:同学们能不能也模仿课文编一段小诗歌呢?(生思考,交流)

 生1:大树上有年轮,年轮就能找方向。宽的一面是南方,窄的一面是北方。

 生2:要是碰上大树桩,年轮也能来帮忙。密的一面是北方,疏的一面是南方。

 师:你们真是写作小能手,我为你们自豪!(热烈掌声)你们还收集了那些天然指南针?

 生1:向日葵早晨头朝东,中午朝南,晚上朝西。

 生2:可以根据蚂蚁的洞穴识别方向,因为蚂蚁的洞口总是朝南。

 生3:野蜂巢喜欢筑在树的南面。

 生4:岩石上布满苔藓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是南侧。

 生5:我们北方房屋的门一般是向南开的。

 ……

 师:大家真的了解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课后把它们编成小诗歌介绍给家长好吗?(好)

 五、朗读全文,尝试背诵

 1、有感情的朗读。师:让我们把这首优美的诗歌再完整地读一遍吧。(齐读、分组分小节读。)

 2、尝试背诵。师:谁记住了这些好办法?能背诵给大家听吗?(生尝试背诵)

 六、总结全文,推荐好书

 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知道了可以利用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的好办法。

 生2:我还学会了一些好词:沟渠、稠、忠实的向导等。

 师:那就快点把它们写进积累本中,看看谁最会用。孩子们,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老师给大家推荐两套好书《十万个为什么》和《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希望大家从那里获取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篇三

教学目标:

 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写句子,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怎样识别方向。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1—4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1—4节。

 3、学习第一至第四节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读题: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教学生字“迷”,区别“谜”,理解“迷路”的意思。

 3、理解“要是、野外”,换词理解“要是”。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怎么办?

 6、课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办法呢?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如果迷路,怎样辨别方向?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准字音。

 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助我们分清南北方向?

 三、讲读课文,理解词句。

 1、学习第一节。

 ⑴、指名读,理解“慌张”,“指南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准确”“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意思?

 ⑵、结合课文教学生字“慌、确”。

 ⑶、指导朗读。[读出亲切的口气]

 2、学习第二节。

 ⑴、在这里天然指南针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理解“忠实”,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忠、导、影]

 ⑵、课文中的两个“它”指什么?

 ⑶、理解“向导”,“忠实”。重点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生字。

 ⑷、朗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节。

 ⑴、自由读,讲到了什么是天然指南针?怎么分辨呢?看课件认识北斗星,北极星,教学生字“盏”、“永”、“闯”。

 ⑵、课文中的“它”又指什么?

 ⑶、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节。

 ⑴、这节讲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分辨南北?用自己的话说说。

 ⑵、学习生字“碰”、“阴”、“稀”。

 ⑶、指导朗读。

 四、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1—4节中出现的生字。

 2、齐读1—4节。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第五节,能正确朗读这一节。

 2、学习其余的生字。

 3、进一步知道怎样用天然的指南针分辨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哪些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

 二、学习第五节。

 1、读后问:第一节与第五节的内容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2、理解:“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使学生知道诗中所介绍的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是靠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证明只有善于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

 3、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说说你除了课文中的指南针外,还知道哪些指南针?(指名说,如果不多请学生多看课外书,多观察大自然。)

 [课件展示:大自然的指南针]

 四、课堂作业:

 试背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汇报课外阅读、观察情况,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指南针?说清如何分辨方向。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

 2、同桌互说。

 三、指导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第2节:先说什么是指南针,怎么给我们指示方向?师生对背,其余几节用同样的办法。]

 1、先自由朗读。

 2、让学生背诵。说说自己是怎样的方法来背的,请学生交流背诵方法。

 3、指名背——集体背——同桌背。

 四、导完成课堂作业。

 1、指导用“千万”,“永远”造句。

 2、完成课后作业题1、2。

 五、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有关指南针方面的书籍。

 板书:

 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总结

 中午:太阳(南)树影(北)

 黑夜:北极星(北)

 阴雨天:树叶稠(南)树叶稀(北)

 细细观察,多多思考——总结

年轮的形成主要与形成层细胞分裂时的气候条件以及水分、无机盐等有关。春季,气候温暖,营养物质充足,这时,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体积大、细胞壁薄,所以,木材的颜色较淡,质地疏松。这部分木材叫作春材。

秋季,气温下降,营养物质减少,这时,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体积小,细胞壁厚,所以,木材的颜色较深,质地致密。这部分木材叫作秋材。同一年内的春材和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但是,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就十分明显,形成了显著的圆环,该圆环被称为年轮。

通常根据树木主干上年轮的数目,可以推断出这棵树的年龄。但对热带乔木而言,此法不管用,因为热带乔木中年生长,多不具明显得年轮。

扩展资料

生长在温带地区和有雨季、旱季交替的热带地区的树木才有年轮,而生长在四季气候变化不大的地区的树木则 年轮不明显。在树木的年轮上,蕴含着大量的气候、天文、 医学和环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同时,在历史考古、林业研究、地质和公安破案等方面,年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上,常用年轮推算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如在浩瀚的大海里,有历代沉没的大小船只,根据木船的花纹(年轮)可确定造船的树种;根据材质腐蚀状况确定沉船遇难的时代,及与该时代有关的某些历史事件。

百度百科——年轮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