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鼻子插大葱的歇后语
1、猪鼻子插大葱——装相,装象
更多关于猪的歇后语
1、脚板心抹猪油——溜了
2、老母猪啃砖头——好硬的嘴
3、小猪钻灶坑——碰一鼻子灰
4、老母猪吃破鞋——心里有底
5、猪八戒搽粉——自以为美;遮不了丑
6、老母猪追兔子——上气不按下气
7、老母猪钻栅栏——进不得,退不得;进退两难
8、老母猪吃桃秫——顺到杆子上
9、属豪猪的——浑身是刺
10、老虎借猪狗借骨——有借无还
11、老母猪逛花园——眼花缭乱
12、盲佬估大猪——乱猜;瞎猜
13、猪八戒吃西瓜——独吞
14、大虫借猪——有借无还
15、小猪吃大蒜——一头一头来
16、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
17、猪八戒吃黄连——苦了大嘴的
18、老母猪进夹道——进退两难
19、嘴上抹猪油——油嘴滑舌
20、老母猪钻进玉米地——找着吃棒子 ;
歇后语什么鼻子插葱装象
猪鼻子插葱——装象(相)是一条歇后语。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
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
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猪鼻子插葱——装象(相)是一条歇后语。猪鼻子里插了比较长的葱,看起来鼻子长了,似乎像大象的鼻子了,其实它还是猪鼻子。这条歇后语是用来讽刺那些装模作样的人,有“假装”“装模作样”的意思,贬义。 歇后语举例: 1.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2.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3.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4.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造句: 1.这个问题他不会,却要装做很懂的样子,分明就是猪鼻子插葱——装象。 2.小明带着个黑框眼镜好像很有学问,真是猪鼻子插根葱——装象。 3.有些江湖医生,身穿白大褂,胸挂听诊器,其实是猪鼻子插葱——装象。 4.看门的大爷对新来的员工工作指指点点,说这说那,有点猪鼻子插葱——装象的意思。